李洪勇
摘要: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小學體育課程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本文將具體探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德育路徑,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體育;德育
就目前來看,大多數小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自幼受到父母的寵愛,道德缺失問題屢見不鮮。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擔任著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對學生進行身心教育,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體育教師應該擔負重任,將道德教育和體育教學整合在一起。
一、小學體育課程的德育功能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社會對體育教育更加關注。在小學教育體系,體育課程占據重要位置,只有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才能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德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素質教育的不變話題[1]。德育和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社會所需的全面發展型人才,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小學體育教育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其與德育的聯系成為必然。教師對學生提供教學指導、教育引導,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道德教育功能重大:首先,德育可以優化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組織形式。其次,德育可以實現身體素質培育和品德思想培育的整合。再次,德育可以實現體育教學的終極目的。當前小學體育課程中的德育比重較低,德育工作需要進一步落實。
二、新課程背景下發揮小學體育德育功能的重要路徑
(一)挖掘德育因子
對體育課程進行分析,發現很多體育項目中都能找到德育素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分析體育項目的特點,對體育項目因子進行科學整理。以籃球足球等球類項目為例,這一類項目需要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積極性,需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比賽勝利即團隊勝利,通過參與這一類活動,學生可以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在一起。球類體育項目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凝聚力。對于部分性格孤僻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投入到集體活動之中,感受團隊合作的魅力。
以長跑等耐力項目為例,這一項目可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力,使學生戰勝自我,堅持贏得勝利。很多學生生活在父母構建的象牙塔中,嬌生慣養,吃喝住行都由父母代勞,自主生活能力相對較差。一旦面臨學習競爭、工作競爭,這些學生將背負沉重的心理壓力,甚至會出現極端行為。耐力運動是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教師應該定期開展耐力項目,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以乒乓球、羽毛性等項目為例,這些項目可以使學生沐浴在良好的比賽風氣之下,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喚醒學生的好勝心理,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開展分組競賽,使全體成員共同努力配合,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2]。
(二)優化德育內容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秉持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育內容。除了符合教育部規定的課程內容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地域風俗文化,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內容。以武術課程為例,體育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上滲透中華傳統武術知識,使學生學習一些武術技能,培養學生的鄉土自豪感,激勵學生傳承中華武術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些地區受到外部自然條件的影響,自然災害頻發。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中增加一些防災逃生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在面臨危險時保持冷靜。在教學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師的選擇空間進一步拓展。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狀況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既符合新課程標準,又能凸顯德育價值。
(三)做好德育滲透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為了規范學生行為,教師需要成為學生的道德楷模,發揮道德表率作用。一方面,教師應該不斷汲取教育知識、心理學知識等,傳授給學生待人處事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學習現代化的德育技能,采用多元德育手段,使道德教育落到實處。
在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應該滲透德育內容。秩序是道德約束的利器,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道德約束的作用,讓學生遵守課堂秩序。在授課時,教師要讓學生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在比賽時,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遵守比賽規則,和對手公平競爭。
教學評價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教師采用滯后的教學評價標準,以成績論英雄,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很多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畏難情緒。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教師應該優化教學評價體系,挖掘教學評價的德育功能[3]。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小組競賽成績、對團隊的貢獻、對教師工作的支持等納入到期末評價之中,并采用學生互評等多種方式,形成規范的評價標準。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教學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面臨一些新變化。中小學校是人才培養的重鎮,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應該落實新課程標準,發揮道德教育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郭道剛.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體育教學實效的策略研究[J].電腦迷,2018 (11):206.
[2]姜英花.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 (17):69+88.
[3]廖俊.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之淺談[N].山西青年報,2018,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