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關鍵詞:康復護理;專業知識與技能;人才培養;優質服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康復行業也有了較快發展。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自身生活質量。這也使得康復行業獲得了大幅度的發展。但由于康復行業興起較晚,大多從事康復科護理的人員,為臨床護理人員或中醫護理人員。缺少相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制定專項的康復護理培訓計劃,我們對醫院的康復護理人員進行了調查,其結果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我院為二級甲等醫院,康復科的實際開放病房為35張,護理人員9名,均為年齡25~45歲的女性,平均年齡為35歲。專業人員有主任醫師4人,護師3人,護士2人。本科學歷5人,專科學歷4人,均是護理學專業畢業生。
1.2方法
采用自設問卷的調查方式,對本院內康復護理專業的9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去調查內容涉及康復專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康復治療前,對病人心里準備、皮膚準備、活動準備所需的要求以及不良反應的處理等方面的知識。
二、結果
多數護理人員對調查內容中所涉及的康復專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康復治療前,對病人心理準備、皮膚準備、活動準備所需要的要求以及不良反應的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均有不同程度的知識盲點。 其中主任醫師對調查內容基本掌握的占35%,基本了解的占65%;護師基本了解的占100%;護士對調查內容基本了解的占50%,不熟悉的占50%。不過其中87%的護士都認為有必要學習專業的知識并加以深造,以提高自己相應專業能力。
三、討論
3.1醫院康復護理的現狀
目前我院大多康復護理人員均為臨床醫學畢業生,從事康復護理的時間不長,所從事的康復護理活動主要是根據臨床護理對病人進行基礎護理、治療措施以及健康教育。缺少對康復專業知識的掌握,因此護理人員不能及時地對患者進行治療前的心理準備、皮膚準備以及發生不良反應后的緊急處理,等導致醫患關系緊張。
康復醫學是具有獨立的理論基礎,功能測評方法,治療技能和規范的醫學應用學科,旨在加速人體傷病后的恢復進程,預防和減輕其后遺功能障礙程度,幫助病傷殘者回歸社會,提高其生存質量。包括康復基礎學,康復功能評定學,康復治療學,臨床康復(神經康復,內外科疾病康復,肌肉骨骼康復,傳統康復方法學),社區康復。而作為康復護理人員康復醫學所需的知識是必須要掌握的。所以對于康復護理人員的培訓應從基礎知識與技能開始。在進行培訓時,可以采用一帶多的形式。讓康復科護理人員中一些對知識與技能掌握熟練或年齡較長的醫護人員,來帶領其他醫護人員,傳授給他們專業知識與技能,然后按一定時間進行考核,將其中的成績優異者或表現優良者以及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熟練者,送至省級或國家級康復培訓中心進行學習。對于一些暫時不具備外出能力或專業知識掌握技能欠缺者,在院內進行專業的培訓。待其能力具備時在進行高層次的培養。醫院內所有的康復醫護人員要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從而與醫生更好地配合,為患者制定更加高效合適的治療方案,正確指導并幫助患者進行康復。并及時發現康復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加以規避。
結束語:護理學現在已經被定為臨床一級學科學,而康復醫學為一項專業知識與技能要求條件較高的醫學學科。而技能只有在實踐中、訓練中才能提高。如果僅僅滿足于已有的知識現狀和技能,而疏于實踐,那么原有的知識也會漸漸淡忘。所以對于康復護理人員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為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德才兼備的康復專業人才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是提高護理質量的核心。康復護理人員要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包括康復醫學知識和邊緣學科知識,如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鼓勵在職人員繼續教育,新上崗護士要進行崗前培訓;積極參加團隊業務學習及知識講座,以總結經驗、交流信息,了解國內外康復醫學的進展,以深化學術思想,提高護理科研水平。派護理骨干外出學習、參觀、培訓,借鑒先進的康復護理管理經驗與技術;開發與發達國家、地區間的科研合作項目,共享資源。
參考文獻
[1]盧青英,章慧燕.綜合性醫院康復科護士的角色轉變[J].職業與健康,2016,19(3):142-143.
[2]王桂榮,施宇,趙明惠.康復護理現狀與教育模式初探[J].吉林醫學,2017,28(8):1040-1040.
[3]蘇善英.康復科護士業務學習的改進及成效[J].中國康復,2015,24(6):379-379.
[4]羅文波.專科康復醫院院內培養康復護士實踐體會[J].現代康復,2017,4(7):1097-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