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王子 劉朝
摘 要:牛兆濂作為陜西省近代著名文化人物,其治學思想對近代陜西傳統文化影響極大。但這樣一位地方文化代表人物的歷史痕跡卻面臨著消失的危險,其故居遺址近年來保護現狀堪憂。本文擬對牛兆濂藍田故居實地調研,并提出具體保護開發意見,供相關部門參考,從而更好傳承弘揚優秀文化、助力地方建設。
關鍵詞:牛兆濂;故居調研;保護開發;歷史文化
名人故居是名人成長和生活的見證,是保存和傳承名人信息的場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個時代的變遷以及歷史的發展軌跡。從這一點來看,名人故居是一本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歷史書”,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1]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長期以來,西安藍田的牛兆濂故居不被關注重視,冷落荒涼,這一問題亟待重視解決。牛兆濂的藍田故居承載深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對其保護開發有助于深度理解認知關中歷史文化。
1 牛兆濂其人
1867年,牛兆濂出生在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新街村。牛兆濂小時候就是鄉里出名的“神童”。26歲時他北上三原縣,拜理學家賀瑞麟為師。賀先生指點他遵循程朱理學之路,他自此專注儒家為己之學,身體力行。儒家的關中學派注重格物致知、經世致用,具有積極的入世精神。牛兆濂一生奉行“學為好人”之道。
光緒十五年(1889)牛兆濂應鄉試,中舉人。后因父歿母病不能進京應試,按例應除名,陜西巡撫端方以孝廉奏請朝廷得以幸免,并特賜內閣中書銜。但他不意功名,力辭不就。此事還被《申報》刊登,可見其名聲之顯。[2,《本館接泰電音》]光緒十六年(1890)牛兆濂治關學(宋代關中形成以張載為代表儒學派別),成為關學在近代最后一位代表性人物,著有《近思錄類編》等作品。牛兆濂還曾于清末任咨議局議員,是一位有影響的文化人物。[3,卷五]
1912年初,原陜甘總督升允率兵攻陜,企圖復辟。牛不顧個人安危西出禮泉,曉以利害,使升允罷兵,這成為《白鹿原》經典鏡頭。此后他專事講學,宏揚儒學。盧溝橋事變后,日本進攻,患病在床的牛兆濂聞訊后病情日漸加重,于當年7月21日辭世。
2 牛兆濂故居現狀
雖然牛兆濂有著一定的歷史文化影響力,但今時今日他的故居保護情況卻令人堪憂。早在十多年前,關于牛兆濂故居遺址破敗不堪的消息就曾被報道過,但一直都未受到重視。直到隨著近年來《白鹿原》電視劇火爆,其中角色“朱先生”的原型牛兆濂也再度受到關注。2016年,西安市牛兆濂文化研究會成立,借此來提升地區文化旅游價值。關于牛兆濂思想的一些文章在近年增加陸續出現。項目組也因此決定對牛兆濂藍田故居展開考察,為西安地區文化建設建言獻策。
當項目組到達牛兆濂故居所在的藍田縣華胥鎮新街村鶴鳴溝后,卻發現故居遺址目前的狀況依然十分堪憂。在一片灌木叢中,兩口顯得比較破敗的窯洞在其中,一股說不出的凄涼感撲面而來。牛兆濂的故居由三個廳構成,一個約4*17m的大廳,一個約3*5m的小廳和一個2*5m的小廳,這三處都仍有使用過的痕跡,內部保存狀況相對完好,沒有坍塌的地方。此外還有一個地下室,但由于入口較小,出于安全考慮并未進入。縱觀牛兆濂故居及周邊,只有縣政府立的一塊石碑表明了身份,無任何其他舉措加以保護。
令人欣慰的是,當項目組向牛兆濂故居所在村莊居民詢問牛兆濂其人時,絕大多數人都表示知情,也知道故居的位置,并以“牛才子”稱呼牛兆濂。我們還在藍田縣城對過往路人進行采訪,發現大部分的民眾對其知情并希望可以對牛兆濂故居實施保護開發(見表格)。在調查對象中老年人對牛兆濂了解最多,而青年人雖有不少人不了解的,但因思想活躍也樂于見到當地開發旅游產業以帶動增收。反對開發的多認為需要大量資金。
3 牛兆濂故居保護開發意見
城市名人讓城市更具活力。名人故居和重要事件遺址承載了特別重要的歷史遺存。項目組試圖為在對牛兆濂故居進行實地調研以及對附近居民進行走訪的基礎上,立足于傳承文化與可持續發展,梳理出一條適宜藍田牛兆濂故居保護開發的思路。
3.1投入資金對牛兆濂故居進行修繕是當務之急。牛兆濂故居雖尚未坍塌,但保存狀況已經很差。若想對其進行旅游開發首先就要搞好故居遺址的修繕工作,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2對牛兆濂故居進行旅游品牌策劃。以《白鹿原》大熱為依托,開發“朱先生”原型之藍田牛兆濂故居旅游項目。同時,在完成修繕后對周邊進行整體開發,形成以牛兆濂故居開發為主,兼而宣傳陜西關中近代文化的態勢。[4]
3.3完善名人故居遺產保護制度與評價體系。現行的《文物保護法》與地方保護性法規對牛兆濂故居遺址的保護仍不全面。因此,我們應針對牛兆濂故居的創新開發利用作出一個比較全面、系統的保護規劃,并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總之,名人故居遺址的保護與開發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當地群眾通力合作。習總書記曾有過“讓文物說話”的寄托,項目組希望“讓故居說話”,深入發掘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西北大學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西安藍田牛兆濂故居調研及保護開發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011。
參考文獻
[1]陳建強.《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的相互關系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8年08期.
[2][清代]《申報》[J].1900年5月22日.
[3][民國]《續修藍田縣志》卷五[M].民國三十年鉛印本.
[4]荊曼,宋佳佳:《地域性文化旅游資源視域下名人故居開發研究——以江西省贛州市蔣經國故居為例》,《長沙大學學報》2018年06期。
[5]杜娟:《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紀實》[J].《法制日報》2015年01月10日。
作者簡介:
方王子(1999-),男,漢族,安徽省馬鞍山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2017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歷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