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國聰
大年初四,我第一次看到紹興的另一副面孔:陰雨綿綿,云層低厚,天空呆板得像在跟誰生氣。
從咸亨酒店后門出來,沒走多遠就到了土谷祠。我沒進去,一是我進去過多次,二是土谷祠不大,幾乎一覽無余。江南地區(qū)的寺廟祠堂大多小巧玲瓏,少有內(nèi)地那么雄偉壯闊。如果沒有魯迅,小小的土谷祠也許早就沒了。
細雨潤過的魯迅路上,游人不多,春節(jié)的氣氛卻濃。路面、店鋪、臺門、房屋、花草和行人,都經(jīng)過了精心打扮。冷風刮面。滿街的熱鬧硬生生擠進了冬天的寒意里。我真希望自己有些特別能耐,用燦爛的陽光、潔白的云朵、溫煦的春風把天空打扮一番。
我問小嫂子,紹興人是怎么看待魯迅先生的。她說,他們很少談?wù)擊斞浮K?jīng)接待過一撥臺灣客人,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魯迅是誰。我想,嘴上不說,不等于心無所想。我平時談?wù)擊斞福步?jīng)常口是心非。其實,知不知道魯迅,喜不喜歡魯迅,絲毫不影響魯迅的價值。魯迅從來不想被誰收編,也不想收編誰。
經(jīng)過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我都沒隨游人排隊進去。在“魯迅故里”招牌墻下,我嚴肅地與魯迅頭像和他叼著的香煙合了個影。魯迅是戰(zhàn)士,香煙是他的另一種武器,煙蒂就是他干掉的敵人。我從來不喜歡蹭名人流量。與名人同框的人,不一定是名人。一輩子服侍偉人的仆人,也不可能成為偉人。每次到紹興,我只想逛逛魯迅路,聞聞魯迅的氣息。可十多分鐘逛完魯迅路,連臭豆腐的味道都沒聞到。也許,光鮮的魯迅路,容不得任何異味。
在我看來,名人故里,即使不是迷宮,也應(yīng)該讓游人有點汗顏。我禁不住亂想,如果魯迅先生出生在某些地區(qū),紀念他的地方多半不會這么“寒酸”。我真替紹興名人叫屈,大畫家徐渭至今還住在那個逼仄陰暗的地方,出了幾百年的大名,還是沒有闊綽起來。也許是紹興名人太多了,照顧不過來;也許是現(xiàn)在的土地太珍貴了,沒有余地為他們挪。
與小哥一家在咸亨酒店晚餐,我專門點了一道我和宓月都喜歡的梅干菜扣肉。她說,小時候,這道菜,頭天聞到香味,第二天才能吃到。因為這道菜要蒸很長時間。我自恃有個喝白酒的胃,根本沒把黃酒放在眼里,豪情萬丈地擺出來者不拒的架勢。可我們最終只喝了兩瓶甜甜的黃酒。宓月再三警告我,喝黃酒是慢慢醉,喝醉了可不那么容易醒來。無論白酒黃酒,大都來自糧食。水質(zhì)不同,酒類不一。據(jù)說,黃酒之所以是黃色的,只是因為加了焦糖。魯迅嗜煙,但不清楚他是否好酒。竊以為,黃酒不是烈酒,貪幾杯也無所謂。
在咸亨酒店吃飯,真是與眾不同。因為沒訂到包間,我們就在當年“孔乙己”喝酒的大堂用餐。生意好的酒店很多,但在這里,我們既是客人也是服務(wù)員。點好菜,要自己動手去拿。酒店服務(wù)員只忙著收拾飯桌,有時候還站在你身后,好像只等你馬上放下碗筷,巴不得早點攆走客人。拿碗筷端飯菜斟酒之類的事只好客人自己做,即使這樣,我們也沒有多吃多拿,更沒有少給錢。我不知道,如果魯迅在世,孔乙己來用餐,他們會怎樣做。
因為燈光,黑夜已經(jīng)不再純粹。從咸亨酒店出來,還不到八點,新建路上已見不到一個人,魯迅路上也像退潮后的景象,只有紅燈籠、店招格外凸顯。在“姓名題詩”店鋪里,我興致勃勃地排出320元大洋,買了一把紙扇。老板說,他們八點半就關(guān)門,意思是說優(yōu)惠了我。我將信將疑,許多地方的夜生活十二點才開始呢。
對魯迅先生,世人已有無數(shù)的高見玉見,我即使有幾塊磚也不敢拋,拋出來也沒用。我只想接近魯迅,偶爾妄想走進魯迅。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像許多人一樣,只想“把魯迅存進銀行吃利息”,可是,多年來,我深感“利息”趕不上“通漲”、“跨越式發(fā)展”。我不得不尋覓抵達魯迅的途徑,通過他的作品,通過他的生平,通過文獻,通過時人和后人的評論,但是,我始終感到有障礙,有溝壑,有長長的距離。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唯有黑夜亙古不變。在白天,很難還原上世紀魯迅的生活情景,但是,說不定在夜色的掩護下,我能夠抵達魯迅。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真相恐怕只有死亡和黑夜。
望著停泊在夜色里的烏篷船,我邊琢磨“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邊在迷茫的夜色里踟躕徘徊。我確實想回到魯迅時代,呼吸一下那時的空氣。有時候,我不得不佩服津津樂道民國時期的專家學者,他們好像是科幻人物,可以在時空中隨意穿越。他們對民國的如數(shù)家珍讓人可疑,他們匪夷所思的假設(shè)只能糊弄自己。歷史、過去和未來都無法假設(shè),都不是“如果”“想象”造就的。
我盡量放輕腳步,不想踏破大地的寂寞。可仍然屏蔽不了城市的聲音,那不是汽車的喇叭聲,不是行人的腳步聲,而是城市的喘息、咳嗽和吶喊。
一個人成了文化符號后,要么被復(fù)雜化,被過度解讀,要么被簡單地貼上標簽,被單一的抽象化。好像活生生的人也只有A面,而沒有B面、C面。我們往往習慣于非此即彼地定義人物,這樣,就不用再勞神費力地去了解去思考。這種淺薄的認知,是沒有真正理解人物的緣故,既傷了自己,又害了他人。
魯迅是一個文化符號,更是一個可感可思的人。魯迅把文字變成匕首、投槍,試圖用這種尖銳的方式,讓國家走出昏聵,民眾不再麻木。“一個都不原諒”的魯迅,沒有仇恨、沒有扭曲的靈魂、沒有丑化的人格,他只有哀和怒,“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魯迅柔軟的內(nèi)心深處,一定勾畫過理想中的故鄉(xiāng)模樣,為生活在這個理想國度,他在沒有路的曠野,用文字鋪出了一條條路。在魯迅筆下緩緩展開的故鄉(xiāng)生活圖景,有寧靜美麗,更有揮之不去的陰霾。烏篷船、集鎮(zhèn)、村莊農(nóng)舍、酒店、氈帽、社戲,無憂無慮的少年轉(zhuǎn)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閏土、長媽媽、阿Q、祥林嫂……讓他既愛又痛的故鄉(xiāng)人。
在魯迅故居門口,冷雨淅瀝,我忽然感到寒意襲人。這里的店鋪八點半就關(guān)門歇業(yè),魯迅八點后就沒人陪伴了。魯迅是孤獨的,在孤獨中,他練出了一副最硬的骨頭。魯迅的頭發(fā)不會飄揚,卻可以刺破天空。
三味書屋就在對面,卻聽不到讀書聲。百草園就在不遠處,卻看不到蟋蟀和油蛉。我是不怕蜈蚣的,多年前我患面癱,生吃了幾十條蜈蚣。我也不怕美女蛇,妖魔鬼怪。只有小孩子害怕,成年人都喜歡。
十點的魯迅路上,除了路燈,幾乎看不到人影,偶爾的幾個行人,都是急匆匆抄近路回家的人。大多店鋪已打烊關(guān)門。只有街上的雕像和花臺還在堅守,路燈、店鋪、臺門上掛的紅燈籠還在跟白晝較勁。
橘黃色的天空,像張巨大的烙餅。我躲在墻角、樹蔭里瞥見的夜空,并沒有什么異樣。就時辰而言,天易變。就年來說,也就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春節(jié)不是氣候,不是溫度,甚至不是節(jié)日,而是一種輪回。我終于明白,魯迅先生生活過的夜晚,與我現(xiàn)在身處的夜晚并沒有多少差別。還原魯迅,比還原魯迅生活過的天空大地還難。
在“魯迅故里”招牌墻下,發(fā)現(xiàn)只有三個小孩雕塑伴著魯迅,我突然感到了魯迅的孤獨寂寞。我和宓月不顧寒夜,又在魯迅頭像下互相合影。其實,我的擔心純屬多余。魯迅喜歡熬夜,魯迅的膽子特別大,魯迅能經(jīng)風雨雷電,魯迅不怕孤寂。再黑的夜,都無法遮蔽魯迅。再黑暗漫長的夜,魯迅都能熬出一個白天來。魯迅的煙頭,能燃燒出一個光明燦爛的明天。
人造燈光,撕裂著夜的完整性。久居城市的我,很難享受到夜的寧靜。此時此刻,城市的喧囂已經(jīng)平息。我終于聽到了魯迅的吶喊,我終于感到了夜的冷清。凝望著朦朧燈光里的魯迅頭像,我覺得,魯迅不是傳說,而是現(xiàn)實。
魯迅是幸運的,他的幸運之一,在于他有那么多敵人和對手,生前有,死后也不少,我相信未來都不會消失。成就魯迅的,他的敵人和對手都功不可沒。當我們總結(jié)自己一生時,最悲哀的可能不是有沒有人愛過我們,而是有沒有人恨過我們,那種千方百計要滅了我們的恨,時間都消失不了的恨。愛很容易,恨一輩子卻難。愛,有時是削弱我們的同伙;恨,卻可能是強勁我們的陪練。
自古以來,許多人要么缺乏批判能力,要么不敢批判。批判,首先要有判斷力,沒有判斷力,批判就難以讓人信服。魯迅的偉大在于,他敢批判,而且有批判能力。他的雜文、文學作品,幾乎都以批判為主題,既有宏觀的批判,也有具體事務(wù)的是非判斷。所謂魯迅的偏激,只是淺陋的誤解。
有時候,我感到腦袋里塞滿了東西,可一睜開眼睛,它們就像怕見光似的,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僥幸的是,我的記憶力不好,腦袋不夠用,關(guān)不住它們。否則,它們在腦袋里搗蛋不說,出來傷到人我可負不起責。我偶爾寫點文字,都用“一指禪”,寫得再差,電腦都能為我還原成正楷。而且,所有的電腦都內(nèi)置了糾錯機制,我從不擔心犯文字錯誤。魯迅用的是毛筆、紙墨和他的心血肝膽。我那些過濾過的文字根本無法與魯迅的文字相提并論。
夤夜無聲。
曾以為比較了解魯迅的我,依然覺得只有一知半解。無論在魯迅路上徘徊多久,我只是個普通的游客。反復(fù)讀魯迅,我也只是個普通讀者。但是,在魯迅故里,能不能抵達魯迅已不重要,有一點感悟和胡思亂想,我已感到滿足。
耳朵最賤
曾以為人體器官最賤的是嘴巴。
自小就常被責罵嘴饞,饞嘴貓。大人們經(jīng)常要我把嘴巴閉緊。犯了錯誤要掌嘴,好像所有的錯誤都是嘴巴犯下的,任何過錯都要嘴巴來承擔。打耳光多半是打嘴巴。嘴巴是臉面的俗稱,可它時常給我們丟人現(xiàn)眼。我們自己也常常打自己的嘴巴。每次戰(zhàn)爭都是由打嘴仗肇始。人們常說,禍從口出,死在嘴巴。錯話、大話、空話、套話都出自嘴巴。造謠誹謗的家伙被稱為嘴賤。打胡亂說的家伙被稱為尖嘴巴。滿嘴跑火車的家伙被稱為大嘴巴。它們都是沒教養(yǎng)、自以為是、尖酸刻薄的代名詞。
沉默是金,是對嘴巴的獎賞。可不少人的嘴巴老實不想做飯桶的替罪羊,不甘只體現(xiàn)吃飯呼吸功能,不到死就是閉不上那張臭嘴。
后來覺得眼睛最賤,因為眼不見心不煩的眼睛喜歡偷窺,是窺陰癖的始作俑者;四肢最賤,懶惰得除了喜歡東摸西摸而外就不想做事;鼻子最賤,只想打噴嚏、流鼻涕,鷹鉤鼻、掀天鼻就更招人厭了;肚子最賤,經(jīng)常腹誹;腦袋最賤,不僅胡思亂想,連睡覺都不消停地夢魘,陰謀詭計都是腦袋瓜干的;心最賤,愛作弄人,經(jīng)常使我們心想而事不成;肛門、盲腸這些器官就賤得更不用說了。
那時候,覺得最不賤的就是耳朵。這邊耳朵進那邊耳朵出,從不得罪人。逍遙自在,還身居高位。耳朵是享受清凈的六根之一。耳朵是喧囂、聒噪、雜音的天敵。沒有耳朵,就不知道世界的動靜,享受不到絲竹管弦之樂。古人稱耳為“窗籠”“聽戶”,把耳朵大視為有福的象征。兩耳垂肩是富貴的標志。佛的大耳垂最引人注目。連古代偉大的哲學家老子都姓李名耳。因此,經(jīng)常忘記耳提面命的痛,即使叫招風耳、豬耳朵、耳目也算不了什么。醫(yī)學專家說,耳朵是人體的縮影,幾乎所有臟器的變化都能從耳朵上表現(xiàn)出來。科學研究也證實耳朵的大小與人類的壽命有一定的關(guān)系。“耳者,腎之候。”(《白虎通·情性》)“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權(quán)篇》)。到了耳順之年,那就更了不得了,簡直可以說國泰民安,人生圓滿。那時的我,只想做一只耳朵。
昨天,因一件小事被愛人批了一頓。雖然她沒有揪我耳朵,也沒發(fā)獅吼功,但我仍覺刺耳,認為那些溫言軟語都是雜音,還想搖唇鼓舌地狡辯。事后一想,我做的那件事,確實不光彩。而且,我發(fā)現(xiàn),這么多年來,自己成了一個被耳朵支配的家伙。小時候,干了傻事錯事,還聽得進父母的罵聲;長大之后,干了傻事錯事,被提醒批評時,還想起“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訓(xùn)。漸漸地,提醒批評之聲越來越小越來越少,及至中年,提醒批評之聲幾乎消失,好像我已不會干、也沒有干過任何傻事錯事。不知不覺中,耳朵進化出了屏蔽功能,被慣得愈發(fā)嬌貴,有時候還發(fā)點小脾氣——裝聾作啞。
每當想起自己的眼睛、嘴巴、腦袋、腸胃、四肢,就覺得過去誤會了它們。無論如何,幾十年來,眼睛讓我看到了大千世界,嘴巴讓我品嘗了美味佳肴,雙腿把我運載到了現(xiàn)在,腦袋讓我擁有了那么多奇思妙想,心讓我感受到了那么多愛和溫暖,即使盲腸、肛門,也幫我驅(qū)除了無數(shù)的污穢。而耳朵,卻使我再也聽不進逆耳忠言,一點異音都受不了,恨不得砍去四肢、摳去眼睛、干掉腦袋,只留兩只獨裁的耳朵。我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最賤的人體器官是耳朵。它沒有思想沒有觀念,只喜歡美言媚語,好像沒心沒肺的冷漠看客。
民間有句俗話:只要話說得好,牛肉都可做刀頭。
從古至今,只要聽到好聽的話,人們就會像狗一樣恭順,管它是根比雞肋還無用、無肉、難啃的骨頭。帝王將相、政治家,包括許多知識分子,深諳耳朵的特性,從來不說不順耳的話。他們公開說的話,就字面而言,也確實正確美好,幾乎沒有一句不激動人心,甜蜜得足以糊弄所有人的嘴巴張不開。反復(fù)聽了那些好聽的話,許多人便信以為真,也不管累死累活的四肢、腦袋、心靈,心甘情愿地在好聽的話里被侮辱、奴役,成了被耳朵支配的家伙。好像耳朵聽順了,肺也順了,腦也順了,心也順了,天下也就成了太平盛世。無數(shù)的賤耳朵成就了無數(shù)的賤人,無數(shù)的賤人成就了平安無事。
一個被耳朵支配的人是可憐的,一個被耳朵支配的民族是可悲的。
我雖然還沒到耳順之年,但我一定不讓自己的耳朵成為賤耳朵,我要做一個不被耳朵支配的人。
夏天,蚊子的世界
夏季的白晝時間長,太陽出勤率高,地球生物多而活躍。在明朗的夏天,我看世間萬物更真切,哪怕是神出鬼沒的蚊子,也逃不過我的明察秋毫。
一天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我回到家里,坐在花園的木椅上歇息。我家是底樓,我經(jīng)常把小區(qū)的公共花園看成自家花園。如血的夕陽,渲染出一個宏大而美麗的背景。涼風習習,石榴樹上的嫩芽綻放著亮麗的綠意。點燃一支香煙,我想好好享受這恬然的時光。突然,手背感到一種銳刺般地細疼。我抬起手,發(fā)現(xiàn)一只花蚊正認認真真地佇立在我貧瘠的手背上。
我沒驚動它。我好奇地欣賞著這只不知從何而來的蚊子。歷經(jīng)秋、冬、春的我,好像忘了世上還有蚊子這種東西。
被蚊子叮錐的疼痛清醒地告訴我:夏天降臨,蚊子又回來了。
蚊子,是夏季無法忽視的存在。我不得不又一次與蚊子周旋起來。
去年初夏,我提前準備好了對付蚊子的辦法:買滅蚊器、藥片、氣霧劑、電子滅蚊拍、滅蚊燈,又找出扇子、蒼蠅拍以備不時之需。我相信自己敏銳的眼睛、足以一掌斃命的力量。蚊子好像害怕了,很長一段時間沒來招惹我。我?guī)缀醮_信蚊子要不是被嚇死了,就是被我們逐出了地球。
不久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了敵情——越來越多的蚊子。滅蚊藥片已不起作用。滅蚊燈空空如也。雖然扇子趕走一批,蒼蠅拍拍死一些,手掌偶爾撩倒幾個,但是,都無濟于事。蚊子人多勢眾。即使能一以當十當百當千當萬的我,終究抵不過它們的千軍萬馬。
夏天,成了蚊子的世界。
面對蜂擁而來的蚊子,我痛苦地發(fā)現(xiàn),我唯一的出路就是逃跑,躲避。然而,我無法逃離地球,無法躲避社會化了的人生。左思右想,我冒著被人譏為倒退落后的風險,心疼地花了幾百塊錢,買了一頂蚊帳,躲進去。
躺在蚊帳里,我得意洋洋地想,任你嚶嚶嗡嗡,我自巋然不動。很快,我便勝利地睡著了。半夜里,我突然被驚醒,倒不是因為惡夢,而是蚊子。打開燈,發(fā)現(xiàn)蚊帳上爬著不少鼓鼓囊囊的蚊子,我的胳臂上還有不少血跡。蚊子是怎么鉆進來的?連囈語夢話都難以穿透的蚊帳,還擋不住蚊子?
我禁不住透過天花板,仰望星空:我確實已把自己關(guān)進蚊帳里,可沒把蚊子關(guān)在蚊帳外。
整個夏天,我都在盼望,冬天趕快到來。
我靜靜地盯著這只白紋伊蚊,今年夏季的急先鋒。它還是幼蚊,瘦弱、稚嫩、怪可憐見的。它也許是從附近的一個小水凼起飛,飛到我手臂上空突然感到累了,就歇了下來。它的六只細爪緊緊地貼在我蒼白的手背上,尖細的嘴輕輕地移動著,仿佛在尋覓一處膏腴之地。我抬手的動作也沒有驚飛它。蚊子也很挑剔,它不會在我廢墟般的骨頭上停留。當它的嘴麻利地刺進肉里時,我突然被感動了。它是一只雌蚊,喜歡我,喜歡我的血。我只要輕輕一巴掌,它就會一命嗚呼。但我默默地告誡自己:不能驚動它、趕走它,更不能打死它。
花蚊的肚子開始鼓脹。一縷透亮的光輝從它身上煥發(fā)出來。我的鮮血使它顯得更加美麗動人。待它吸飽喝足,我怕它在我手背上睡著了,就輕輕用嘴送去一絲溫暖的風,它立即展開翅膀,心滿意足地飛走了。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手背已有一點紅腫,癢癢的, 仿佛麻藥剛見效的跡象。我撫摸著紅腫的地方,這是蚊子光臨過的鐵證。蚊子再厲害,也不可能想到離開時消滅證據(jù),這說明了人的智慧的確要勝蚊子一籌。
這個夏天,第一次與蚊子相遇,彼此還算滿意。它嘗了一點鮮,我有了一點感觸。
蚊子曾被列為四害之一,簡直就是無知。你沒有病毒,它怎么能傳播疾病?
我與大多數(shù)人差不多,只是個雜食動物,只敢吃死去的動物。蚊子是嗜血飛蟲,在地球上有3300多個品種及亞種。而地球人,即使按民族劃分,也就幾百個。如果再說下去,我就可能違法,有種族歧視的嫌疑。
蚊子這一稱謂,足以證明它是受人尊敬的生物。“蚊”,由蟲和文組成,說明蚊子有文化,或者我們希望它有知識。“子”的稱呼,多少人夢寐以求而不得。
蚊子的出身也很浪漫,羽化成蚊。
蚊子不像蒼蠅之流,嗡嗡而來,像五大三粗的莽夫。蚊子細聲細氣,在空中婀娜多姿,有曲線,有淺唱低吟,被譽為“空中小姐”。蚊子不像嫌富愛貧落井下石的蟣虱,對男女老幼一視同仁,一個都不放過。蟣虱是可捉可逮的,而蚊子卻很難逮著。蚊子有智慧,不乏幽默感,喜歡與人捉迷藏,酷似睿智之士。
蚊子和蜘蛛都很聰明。蜘蛛的聰明在于善于等。蚊子的聰明在于善于抓住時機主動進攻。等有等的好處,攻有攻的機智。
蚊子與蝴蝶都有逍遙的慧根。蝴蝶是遁世的逍遙,喜歡山野,與綠樹紅花為伴。蚊子是入世的逍遙,喜歡與人為伍,敢對強大的牛、獅子、大象哼哼嚶嚶。趁其不備,它就悄悄地叮你的皮,吮你的血。當你被疼痛發(fā)現(xiàn)時,它已吃飽喝足而不知去向,把紅腫騷癢留給你去享受,即使丟掉小命也不退卻。
蚊子只吮血,不要你的命,并不貪婪。它不咬人,而是錐人,事后不會留下足判死刑的證據(jù)。它從不開口,只用翅膀、尖嘴打招呼。它一旦吸飽肚子,就躲到角落里。你在看書時,他一般不會打擾你,一旦你昏昏欲睡,它就會及時把你叫醒。當你沉浸在冬天的寒意里, 它會告訴你,溫暖燥熱的夏季己經(jīng)光臨。蚊子不怕環(huán)境惡劣,不怕臭氣熏天。蚊子群體意識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蚊子不怕犧牲,同伴倒下了,它們永遠在前赴后繼……
對于蚊子,白天不用怕,晚上怕;清醒時不用怕,睡著時怕;冬天不用怕,溫暖的夏天最可怕。沒人敢說他一輩子都沒遭到過蚊子的青睞和偷襲。因此,與蚊子周旋數(shù)十載,也積累了一些不足道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其一、盡可能地善良。要滿懷舍身飼虎,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豪情。蚊子僅是吮點血。這點血對你而言無關(guān)痛癢,但對蚊子來說,足以養(yǎng)家糊口,延續(xù)子孫后代。因此,你要讓它錐,讓它美美地吸,就當無償獻血。看到它干癟的身子因你的鮮血而鼓脹油亮,你還應(yīng)該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滿足感。
其二、想法躲藏起來。這是我從其他動物應(yīng)對蚊子的策略中獲得的靈感。犀牛對付蚊子的辦法就是躲藏,躲在水里,藏在泥土里。人比犀牛的智商高,就把自己關(guān)進蚊帳,關(guān)進空調(diào)屋,關(guān)在有殺蟲劑的空氣里,體現(xiàn)一種共患難的義氣和英雄氣概。
其三、采取避孕措施,絕育辦法。這種妙方對其他生物有效,對蚊子卻效果不佳,也使我們顯得不地道,有失作為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風范尊嚴。因此,當你憐惜自己的細皮嫩肉時,就應(yīng)為它們多制造些垃圾。
其四、采用殺蟲劑之類的生化武器。這對不屑與蟣虱為伍的蚊子而言,有失公允。作用也不大,就像滅鼠藥,天天滅,年年滅,耗費了多少才華和糧食,老鼠不僅沒有絕種也沒減少。竊以為,用殺蟲劑,對我們自己也不好,相當于慢性自殺。
其五、采取最徹底的辦法:消滅夏天,讓世界永遠處于冬天。可我們并非上帝,我們也需要溫暖,需要陽光。我還擔心,如果那樣,我們會跟蚊子同歸于盡。
我相信,蚊子的歷史比人類歷史悠久。1.7億年前的侏羅紀,就出現(xiàn)了蚊子的始祖。按時間先后論,蚊子絕對是我們的前輩。我們的許多習慣、性格、行為都是向蚊子學習、借鑒來的。無論怎樣努力,消滅蚊子都是徒勞,我想,能不能想法改變它們?據(jù)說,澳大利亞的蒼蠅就被澳大利亞人徹底改變了。它們只吃一種樹的油脂,不再喜歡糞便、污穢。
我期待有一天,所有的蚊子也不再吸血,不再喜歡骯臟。
我希望有一天,夏季不再是蚊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