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圍繞核心素養,明確核心素養階段性要求,提升自身能力,轉變思想,做到教學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嚴格按照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詞匯、語法等知識,還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全面提升,通過英語學科的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教學;教學實踐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義
(一)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各科學習最基礎的要素,更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中之重。語言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的能力,尤其是在英語語言知識建構方面和表達方面的能力;二是使用英語口語和書面語進行表達的能力;三是對英語的理解和英語學習的一些意識和認識,具體說來,就是對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的重要性的認識,對學習英語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對英語與文化、英語與思維之間的關系的認識;四是對各種題材和體裁的英語口語和書面語篇的理解能力;五是運用語言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對民族文化的興衰具有決定性意義,是當下人們對中外文化的理解,是新形勢下對優秀文化的認同,也是新時代社會高速發展下表現出的人文素養、文化修養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只有增強對學生文化品格的培育才能使學生樹立增強國家認同感和家國情懷,學會做人做事,才能用世界眼光看待問題,才能成長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接觸大量的英語國家社會現象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在學習大量的英語文章時對社會背景和現狀的了解尤為重要。
(三)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人類在思維活動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和采取的手段,主要表現于在不同方面的特點及其差異,也被稱作智慧品質。學習和使用語言要借助思維,學習和使用語言又能夠進一步促進思維的發展,因此語言與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很多活動能夠促進學習者思維能力的發展。程曉堂嘗試性地結合英語語言的特點和英語學習過程的特點,探討了有可能通過英語學習促進發展的十種思維能力。在學生英語學習,可以豐富思維方式,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就是學習的方法與技巧,是學生必須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會學”。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對中國的中小學生來說,學好英語并非易事。因此,掌握英語學習的要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顯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核心素養的學習能力,并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策略,對英語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持續的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成就動機,能夠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
二、探索英語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提升
(一)積極引導,樹立正確價值觀
把握正確的價值觀,是國家、社會、人民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是涉及民族發展、國家興亡的頭等大事。英語教師的心中要時刻裝著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改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教材為本位”的教學格局,要清楚把握每一位學生適應未來發展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要將英語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核心素養聯系在一起,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好英語學科的知識,更要讓學生認識人生的價值,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學會感恩,學會認識當今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從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加強道德培養,提升文化品格
道德培養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以德為先是亙古不變的理念。對學生道德品質和文化品格的培養,是中學英語學科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中一個重要內容,廣大教師應采取多手段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過學習強國APP等媒介,不斷挖掘優秀人物的優秀品質,從而增強對學生意志品質和道德素質的培養。教師也要不斷加強學習,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以自身的行動和人格魅力修養不斷對學生進行熏陶,切實起到“言傳身教”的示范指導作用。
(三)以問題為導向,引領思維品質
毛澤東同志說:“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思維是智力與能力的核心,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在通過問題激活學生的主動思維,培養思維的敏捷性。進入課文學習后,學生通過閱讀能很快地發現答案,從而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四)創設情境,培養語言能力
教師要想切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開展情境設計教學活動,營造課堂交流互動,從而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根據課本提供的場景,也可以設計一些比較實用的場景,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場景,安排學生飾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張開嘴,積極參與對話、表演,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充分堅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使教學活動根據學生主體的發展需求來開展。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開展朗讀、背書比賽或演講比賽,既提高了口語,又鍛煉了學生的膽量,使學生更加自信。
(五)課外延伸,提高學習能力
教師在講授課本知識內容的同時,一定要注重以課外延伸閱讀和實踐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英語課外閱讀書目或一些外國名著,讓學生分小組地進行閱讀和交流。這樣既可以為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提供機會,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情誼,這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引導學生通過登陸國外相關的官方網站來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衣食住行、生活習慣等,利用教材以外的網絡信息資源來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觸英語國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育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對教學軟硬件投入,創造更多教師的培訓、學習機會,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從為學生全面發展出發,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和應對全球化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具備綜合素養的高素質國際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英語教學如何強化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J]. 茍麗紅. ?課程教育研究. 2019(29).
[2]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實踐探究[J]. 王培蓉. ?課程教育研究.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