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晨
摘要: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內容中,電學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其中的重點知識。應新課改的要求,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以及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電學應用題常常會使學生感到束手無策,并且利用公式記憶等傳統方法并不能有效掌握知識,或是即便掌握了,也不會利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基于此,老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的解題思路。本文主要闡述了集中電學應用題教學中的解題思路。
關鍵詞:初中物理;電學應用題;解題思路
引言:
初中階段的電學知識點由于涉及面較大、難度較高等特征,對于智力發育尚不夠成熟的初中生來說一直都是最為棘手的教學內容。部分電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老師則可以對這點進行有效地利用,并進行引導,為學生梳理解題思路等,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知識,并提高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只有明確解題思路,才能夠將解題過程簡易化,并提高教學的效率,為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提供條件。
一、組合法
組合法指的是把所有所給條件以及問題整合起來并尋找其中的規律以及聯系,之后按照所找出的規律和練習進行解題。電學應用題通常較為層次化,并且也常常會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物作為素材,其中會出現一些量數。學生只有仔細審題,并理清其中的關系,排除一些問題陷阱,將原本看似較為復雜的應用題進行化簡,才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解題。比如:已知空調和燒水壺功率為1000W、電視的功率為200W、電腦的功率為200W、電飯煲功率800W、風扇的功率150W。如果這時候一邊用電飯煲煮飯,一邊開著空調玩電腦,那么這幾樣電器的總功率為多少呢?若是這些電氣每天的使用時間平均為4h,一個月又會消耗多少度電呢?若想節約電費開支,該怎么做?
三個問題層次化明確,同時也體現出了電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雖然給出的條件中告知了多種家用電器的實際功率,但是在第一問中卻有著局限性,也就是說只有電飯煲和電腦以及空調在運作,也只計算這三種電器的功率,所以將其進行代入便可列出“P=1000W+200W+800W=2000W”。而第二問則需要代入公式“w=pt”。第三問看似較為簡單,但是卻是在第二問的基礎以及公式“w=pt”上才能進行問題的解答,在解題時,“p”與“t”一個是時間,一個是功率,而若想節約電量,最好的方式便是從“t”也就是時間下手,解題過程中需要涉及這方面知識,節約電器的用電時間即可。
二、畫圖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電學應用題通常都會配以圖片來進行題意的說明,以便于學生理解。但這畢竟并不是專門為學生找到解題方法而設計。所以學生想通過圖像來明確其中的關系和原理就需要進行標注、自行畫圖、畫輔助線等。利用畫圖以及標注的方式,能夠充分地將應用題題目所給的條件轉化為圖像,使其更加具象化,有利于學生進行問題的理解和梳理。電學知識和物理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通過畫出電路圖的方式,并在圖中標注相關的數值,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有時甚至能直觀地看出正確答案。
三、電源電壓不變法
電學應用題通常都具有一些規律。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綜合,大致分為幾種:當電路開關的關閉條件若是產生變化,那么與其相關的電路連接也將發生變化;若電路相同,阻值的變化會對電流產生一定的影響等。其中是有規律可循的,也就是電源電壓不變。這些應用題在初中階段的物理題目中較為常見,重點便是考驗學生的思維敏捷度和問題的解決能力等。針對這類問題,都可以根據電源電壓不變法來進行思考與分析,進而提高解題的效率。而老師在進行這類應用題教學時,則需要幫助學生結合電源電壓情況來分析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比如:電熱絲AB和電熱絲BC,AB端點與穩定電壓的電路進行連接,電路功率若固定為60瓦,AC端點再與該電路進行相接,那么功率則為15瓦,那么如果將BC端點和電路連接的情況下,功率會是多少呢?
在解題過程中,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分析電源電壓具體情況,也就是三條電阻絲依此與相同的電路進行連接,其中電源電壓是不變的。據此來按照公式來進行計算,便能夠計算出電熱絲AB與電路連接時,功率為,并根據該公式來推出其他兩組電熱絲的公式。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審題,并利用電源電壓不變的規律來進行解題,通過公式導入的方式將數值代入到公式中,能夠明確問題的答案,并且將原本復雜的問題進行化簡。分析應用題的題目思路,并進行解決,通過不斷的實踐與知識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水平,進而保證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知識點中,不僅電學有著實用性的特點,同時電學應用題的考查點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更加貼近與實際。而這就代表著學生要在解題過程中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并且能夠針對問題進行全面性分析,才能夠找出正確的答案。而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則需要根據電學應用題的具體情況來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并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在解題中總結解題思路,實現知識的高效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立坤.淺談初中物理常用的解題思路[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6期):19-19.
[2]劉琴.初中物理電學應用題解題思路淺談[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4(4):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