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祎男 胡慧嫻
摘要:第二外語是英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它面向的多是零基礎的學生,但是要在有限的課時內兼顧到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各個方面。只靠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僅無法滿需學生的多元化需求,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主要從第二外語(日語)的教學現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及翻轉課堂模式下的第二外語(日語)課程幾方面來探究該課程教學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第二外語(日語);翻轉課堂;教學
隨著中日兩國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的加強,日語成為英語專業學生在選擇第二外語時的第一選擇。只靠傳統的課堂教學既無法滿需學生的多元化需求,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差強人意的學習效果,打擊了學生學習日語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對第二外語語種的選擇。翻轉課堂這種啟發式、探討式教學的模式,能夠激發學生能動性,有效解決第二外語(日語)教學現狀中學生需求多元化與課時分配少、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之間的的矛盾。
一、第二外語(日語)教學現狀
1 課時分配相比英語專業課明顯少
第二外語因為其特殊屬性,處于專業課程的邊緣位置,在課程設置上,與英語專業精讀課程課時量相比明顯減少。以筆者所在的大學為例,第二外語從大學二年級下學期起開設三個學期必修課,每周四課時;大四上學期為選修課,每周兩課時,只有專業基礎課課時量的五分之二或五分之一。第二外語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教學時要兼顧聽、說、讀、寫、譯等各個方面。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往往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注重單詞和語法的講解,從而忽略其他方面。
2 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
筆者對所教學生做過問卷調查,81.6%的學生只是因為要修學分,不得不去學習第二外語,只有18.4%的學生才是由于有考研需求而學習第二外語。對日語的新鮮感在學習初期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性,課堂教學效果良好。但隨著大量單詞和語法的涌入,學習熱情慢慢減退,再加上學習目的性不強,從開設第二外語(日語)課程的第二學期開始,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
3 學生多元化的需求
把日語作為第二外語的第一選擇,一方面是因為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日漢同形詞,對于中國學生而言,降低了學習日語的難度,這樣有利于取得學分和在考研中取得滿意的成績。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學生對日本文化、日本動漫、日本歌曲、日本飲食等感興趣,他們希望在學習日語的同時,能更多的了解日本的各個方面,在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應用到所學的知識。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提出
1996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師Maureen J和Glenn J. Platt首次提出了“翻轉課堂”的設想,并在《微觀經濟學原理》課程中以大二學生為對象進行實踐。研究發現,建立學習小組,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與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熱性。翻轉課堂這種啟發式、探討式教學,在激發學生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既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率,又便于學生在課下鞏固所學知識和拓展新的知識。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教學模式的構建一直是翻轉課堂實踐研究的重點,不同的教育階段,不用的信息平臺,構建的模式也不同。哈弗大學埃里克·馬祖爾在高等教育的實踐中,提出了“哈弗模式”,即組織了“課前知識積累”——社交網站上發布問題——教師收集梳理問題——設計教材——協同答惑”的教學模式。將這種教學模式應用到第二外語(日語)課程的實踐中,可以使第二外語(日語)教學現狀中學生多元化需求與課時分配相比英語專業課明顯少、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之間的矛盾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翻轉課堂模式下的第二外語(日語)課程
1 日漢同形詞對比學習
在日語中有許多漢字,因為有的字形和含義與漢語相近甚至相同,給初學日語的同學帶來了不少方便,二外教學中,運用日漢對比,既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日語的積極性和信心。同時可以避免在學習中這類詞語的誤用現象。可以將所要講授的日漢同形詞以試卷或資料的形式發給學生讓他們提前預習。課前的日漢對比學習可以讓將傳統的被動“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2 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因為課程設置相對于專業課程明顯少,將課前準備時間最大化,提高課堂效率,以緩解有限的教學時間和較高要求之間的矛盾。利用網絡平臺在課前將學習資料發布在網絡平臺上,如上面提到的日漢同形詞詞性、詞義、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區別、本課教學難點和重點等。
3 微視頻模式下的第二課堂
提高第一課堂效率的同時,也要重視課下的第二課堂,外語學習,課后的復習與不斷練習是不可缺少的,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結合已學內容進行情景對話,并將對話錄制成微視頻。學生組錄制微視頻過程中會不斷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和吸收,微視頻的內容不單單是局限于語言應用方面的知識,也可以是日本文化、動漫或歌曲等,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性,滿需學生的多元化需求。
4 以科研促學習
第二外語開設的第三、四個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日語知識,教師在進行科研活動時,可讓有能力的學生參與進來,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又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共同改變第二外語處于專業課程的邊緣的狀況。
四、結束語
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是基于語言文化對比學習、利用網絡分享教學資料、微視頻檢驗學習效果、帶領學生進行科研實踐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注重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也起到了促進學生學習、反撥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龍晶晶. 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
[2]雷霏. 基于“V-D-W-C-R”模式的第二外語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
[3]段春雨.國內翻轉課堂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 重慶高教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