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孟君 張欽枝 徐本茹 路振義
摘要:本文綜合使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江蘇省高級中學中學生的健康素養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發現:1、技能方面:72.7%的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兩項以上的技能,58.8%的學生熟悉掌握突發事件的規避方法,54.4%的學生可以熟練操作心率、脈搏測試。2、知識方面:了解某些疾病的傳播途徑、有效拒絕吸煙酗酒的方法、不良情緒對身體的傷害,熟悉情況較好。3、行為方面:關注體育事件、每天鍛煉1小時這兩項比例過低。4、品德方面: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具備較好的體育品德。提出改變中學人才培養計劃、加強中學運動競賽的娛樂性和趣味性等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健康素養;調查與分析
1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8月21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重要講話,自此“健康中國”建設拉開了新篇章。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指導思想。“十三五”時期不僅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更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階段。我們應以此為契機,全方位推進國民健康素養的建設。中學是培養國家人才的橋頭堡,中學生健康素養水平不但直接體現我國高素質人群的健康素養水平而且關系到我國下一代的健康與素養,所以研究中學生群體的健康素養水平具有現實代表意義。
目前,中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為方面所表現的問題比較嚴重。從個人角度出發,低素養會導致個人身體素質較低,無法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從國家角度而言,會提高公共衛生成本,增加慢性病的比例,還對教育、種族等方面產生影響。健康素養現狀直接映射出中學生自我健康意識、行為的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當前低素養水平。所以在此基礎上,改善保健意識、不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生活能力,提高人口健康水平都可以從這方面出發。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健康素養的內涵分為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健康信念及健康技能四個基本指標。“體育與健康”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是一個公認的名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就是最好的例證。體育活動是影響中學生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健康素養研究的內容偏向于體育健康素養,把健康素養界定為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環境和學校體育的影響所形成的,包括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行為和品德等要素的綜合素質和修養。不論是體育素養還是健康素養其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身心健康,將兩者進行結合更有研究意義。
2對江蘇省高級中學中學生健康技能素養現狀的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數據可知,有72.0%的學生“熟練掌握至少兩項體育運動技能”,所以,大部分學生利用體育課可以學會一些運動技能,但也有一些學生無法學會。這些學生可以和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有54.3%的學生對于“心率與脈搏”相關知識是比較了解的。一方面能夠借助于體育活動,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運動量,防止超出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而剩下的學生沒有掌握這一知識,體育老師需要重視到這一點,在日常教學中投入更多的精力。48.8%的學生,可以“熟練掌握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這一比例并不高,導致部分學生在受傷后,往往是采用揉捏和熱敷的方式。這些方式是不正確的,也容易加重傷情。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必須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學會如何處理傷情。只有42.4%的學生能夠“熟練學會常用的救生方法”,這項知識是非常有用的,應該讓老師示范,讓所有的學生都學會。而58.2%的學生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冷靜面對,可以采用學到的知識來降低傷害。突發事件的應對,一方面能夠讓自己遠離危險,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親人和朋友。因此,不會該技能的學生要多請教老師,爭取掌握。通過分析問卷數據可知,整體上,中學生的技能掌握方面是比較好的,但也有部分學生不熟悉。所以,老師在后續的課堂上,要因人而異,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采用多種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學會基本知識,了解相應的技能并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3 對江蘇省高級中學中學生健康知識素養現狀的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數據可知:有57.2%的學生“熟悉”在不良環境中進行體育活動對身體的危害,最近幾年,一些地方的霧霾現象可謂屢見不鮮,如果在這種環境下從事體育活動,容易產生肺部感染,更厲害的會導致肺癌,影響了所有的學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大家的重視。30.9%的學生“熟悉”不良情緒對身體的危害。如果能夠知道這些知識的話,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控制,但是也存在11.2%的學生不了解這些知識,在他們看來,不良情緒是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更不會加以防范。38.3%的學生“熟悉”疾病的基本傳播途徑,也懂得一些防范防范。只有懂得這些知識,才能針對性的加以防范,這樣就可以提高身體素質。25.8%的學生“熟悉”在身體不適下不應該參與體育運動,當前,一些學校出現了學生在運動時猝死的情況,這些情況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緊密的關系。如果身體不適的話,就不能參與到這些活動。37.9%的學生“熟悉”如何去拒絕酗酒、抽煙等不良習慣識。有27.3%的學生“熟悉”一些重要的體育事件,很多學生還是比較關注體育事件的,能夠借助于課外事件去了解這些方面的知識。有35.5%“熟悉”合理膳食和飲食衛生能夠促進身體健康,能夠生活中加以重視。對于那些不了解這一知識的同學來說,就需要加以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總的來說,中學生對于體育和健康之間的關系是比較了解的,已經具備一些相關知識。
4對江蘇省高級中學中學生健康行為素養現狀的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數據可知:68.2%的學生可以養成自覺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的習慣,在體育課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做的并不好;有36.9%的學生在一個星期里可以進行三次或者以上的體育運動,35.7%的學生在運動時,其強度是“中等”,35.0%的學生在參與運動時,能夠保證時間超過半個小時。如果可以同時滿足上面3個要素的話,就表明這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的習慣是“良好”的。但是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做到這一點。作為校領導以及體育老師來說,需要對這種情況加以重視。不僅可以利用體育課,而且可以利用課外的活動,讓學生更多的參與進來。有28.8%的學生堅持每一天都利用1個小時的時間去參與鍛煉,這部分的學生已經意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而其余的學生往往是因為學業課程等壓力,忽視了體育運動。所以,要讓他們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好的身體,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不行的。46.2%的學生每天能夠充足的睡眠,這也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的效率比較高,但是剩下的學生卻不能做到這一點。這是一種不好的生活習慣,學生們需要加以克服。30.8%的學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加以實踐,這樣不僅能夠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而且可以防止在運動中受傷。只有25.8%的學生有關注體育賽事的習慣,也喜歡發表評論。剩下的學生都不會太關注,事實上作為學生來說,應該了解一些體育賽事,能夠讓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加完整。有35.1%的學生可以利用上網和其他方式來掌握相關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總的來說,的絕大部分的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的習慣,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
5 對江蘇省高級中學中學生健康品德素養現狀的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數據可知:76.7%的學生的生活方式是健康,能夠讓這些學生健康成長,但是也存在部分學生的生活方式并不好。36.3%的學生可以在自己運動的同時,也帶動伙伴們參與。一方面身體得到了鍛煉,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情感。當然,大多數的學生習慣于一個人鍛煉,這些學生占到的比例還是比較大的。有62.8%的學生能夠“尊重”他人參與體育鍛煉,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好,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改進,因為只有尊重他人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有53.3%的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不故意”傷害其他學生,但是將近有一半的學生卻做不到這一點。在運動中應該對所有的學生都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如果出現了故意傷害的話,是非常不好的,甚至是一種可恥表現。很多學生不會歧視那些體育不好的學生,這部分的學生比例為53.5%,剩下的學生卻做不好。有57.9%的學生在參與運動,可以尊重裁判和規則。這也是一種體育精神,是所有的學生都應該做到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一些學生做的不好。57.7%的學生參加體育運動,有一種團結意識,能夠把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也存在部分學生關注于自己的利益,這樣的學生也容易被大家孤立。有53.8%的學生在運動當中非常堅強,58.8%的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可以積極的面對,有一種樂觀的精神。這說明這部分的學生的意志比較好,心態調整能力強。總之,從上表的統計來說,學生在體育與健康品德方面,總的情況是比較好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進一步改進。
6建議
改變中學人才培養計劃。對于中學來說,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知識,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僅要傳授相關的傳統體育課堂知識,也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要在體育教學中引入品德教育、健康知識教育等等,培養高素質、全面人才。
多渠道培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素養。想要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不能單純的依靠體育課,還需要采用其他形式,比如說中學組織專題講座等等。
加強中學運動競賽的娛樂性和趣味性。一方面要組織好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組織相關的競賽活動,利用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體育鍛煉當中。
參考文獻
[1]沈莉,孟國祥. 南京某中學中學生健康素養調查分析[J].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123-126.
[2]徐日泉,邱遠. 關于中學生健康素養的調查研究[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5:41-43.
[3]郭靜,杜正芳,馬莎. 北京市中學生健康素養調查[J]. 中國健康教育,2011,06:442-444+450.
[4]蔣元源,姚穎. 武漢市中學中學生健康素養與生活方式調查[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1,03:31-32+35.
[5]陳暉,盧言瑤,馬海燕,劉春娣,胡進,趙紅. 浙江省杭州市某中學中學生健康素養現狀分析及對策[J]. 中國健康教育,2011,12:9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