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臣
摘要:豐富多彩的民間傳統表演藝術不僅有著濃厚的文化色彩,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旅游價值。針對表演藝術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進行保護和傳承,以旅游開發的方向進行發展與傳承,并將這些優秀傳統表演藝術作為主要產品,傳統表演藝術配合秀麗的自然景觀,以及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進行融合,不管是針對當地旅游文化形象的構建,還是進行表演藝術的保護與發展來說,都有著重大意義。本文主要針對傳統表演藝術旅游資源的開發進行分析,提出了集中開發模式。
關鍵詞:傳統表演藝術;旅游資源;開發模式
引言:
表演藝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最主要的表現之一,同時也和當地地域文化以及風俗文化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歷史價值。傳統表演藝術也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以及載體,在提高文化影響力以及文化發展方面起到了關鍵性的效果。因為地方傳統表演藝術文化對人們產生文化的影響,所以其作用更加直接,也更加深入。根據旅游資源和產業特征,給予旅游產業表演藝術元素,并將旅游作為媒介,推動傳統表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一、文化主題公園模式
目前,我國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主題公園有大唐芙蓉園以及宋城公園等。強者作為西北區域規模較大的文化主題公園,不僅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同時也有著多種優秀的文化產品,結合秦腔以及雜技和舞蹈等各種表演藝術,而這也是保證大唐芙蓉園具有較高影響力以及穩定發展的主要條件。而宋城公園則融合了傳統表演藝術的交響樂以及歌舞等,集結于傳統戲曲表演過程中,這種新穎且具有文化特色的表演藝術極具吸引力。傳統表演藝術文化主題公園不僅結合了主題公園的發展模式,同時也具備了主題公園的各種優勢,而旅游業的發展以及與傳統表演藝術文化也能夠利用這一平臺優勢進行融合。文化主題公園模式的建立需要將傳統文化作為重要內容,并且能夠凸顯文化的地域性和獨特性,以及通過動態和靜態融合,以及對比差異等方式,重點為游客提供更加新穎的視覺體驗,同時在體驗傳統表演藝術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體會當地表演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
二、區域文化及民俗文化展示模式
我國各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文化沉積和獨特的區域文化,比如甘肅省。該省也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中原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匯。比如隴右大地有著絲綢之路和敦煌文化等文化背景,有著多樣化的民族文化藝術。其他的例如天水旋鼓和隴南影子腔以及秦腔等各種傳統民間表演藝術也都充分展現出了甘肅省的民俗文化以及區域文化特征。所以,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將傳統表演藝術當作資源是一種全新的融合,不僅是產業的創新發展,同時也是文化傳承方面的創新。通過營銷城市等手段來推廣傳統表演藝術,來進行文化的傳播,以及構成文化層面的聯想,比如讓人一聽到敦煌便聯想到壁畫,一聽到天水便在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秦腔等。
同時,通過該省的節日文化以及民族禮儀文化等,將群眾作為中心,利用傳統表演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出當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原生態文化。比如天水市太昊伏羲祭典等,在舉辦祭典過程中,還會有著其他民間表演藝術,比如曲子戲等。這針對區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推廣,以及旅游產業和傳統表演藝術的融合來說能夠發揮顯著的作用,并且也能夠讓表演藝術成為旅游產業的主要代表性特征。
三、傳統表演藝術博物館模式
雖然目前傳統表演藝術博物館數量并不多,而部分省份也存在著傳統表演藝術沒有博物館的現象,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可以參考其他省份或區域戲曲文化博物館的建設模式以及相關經驗,來進行具備區域文化特征的秦腔博物館的建設,進一步展現區域文化的文化特征和歷史特征,對其發展和傳承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第二,深入發掘以及整合,傳承隴南永靖儺戲等各種傳統表演藝術,以此來構建儺戲文化博物館;第三,構建慶陽隴東傳統表演藝術博物館,將各種傳統表演藝術素材進行收集與整理、展覽。
四、傳統表演藝術旅游模式
其一,各地按照相關的一些著名歷史事件來進行探索,將這些歷史事件和戲曲等傳統表演藝術進行結合,挖掘與旅游景點有關的表演藝術模式或是進行戲曲內容等,并進行深入開發。比如根據臨洮一些歷史事件,將空城計和秦腔進行融合,根據具體情況來設計一些三國中著名的事件作為演出核心,運用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并將這些歷史文化進行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來,不僅能夠讓游客感受到演繹內容的悲壯之美,同時也能夠感受當地戲曲文化以及戲曲所創建的歷史情境;其二,設計與規劃含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歌曲及舞蹈旅游項目,讓國內外來自各地的游客都能夠體會到地區少數民族歌舞的文化魅力,同時結合甘肅各區域傳統表演藝術和旅游服務。同時,在開發與挖掘文化旅游模式時,還需要進一步表現和傳統表演藝術文化相關的其他相關產品,比如服飾等物品,提高開發力度,并促進傳統表演藝術旅游業的發展,拓展地域文化的傳播影響力等;其三,針對甘肅省旅傳統表演藝術游資源開發來說,可以利用節日慶典與旅游進行融合的方式,同時多個區域已經與旅游管理單位合作獲得了一些實踐經驗,比如蘭州的太平鼓、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中荷花舞等。
結束語:
文化旅游是近些年出現的一種新興概念,指的是旅游與特色文化的融合,
利用旅游來進行文化的體驗以及了解的過程,通常情況下的異地傳統文化以及文化遺蹤等所舉辦的文化活動都可以作為文化旅游的主要目標,而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享受,所以文化旅游也逐漸成為了人們的一種新追求。而我國有著豐富的傳統表演文化,這些表演文化甚至能夠成為當地的代表性文化特征,而文化旅游的發展也離不開傳統表演文化,傳統表演文化使其文化價值的主要體現,所以制定合理的資源開發模式不僅能夠保證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能夠促進傳統表演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及為二者的充分融合提供不可或缺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楊淑鴻,辛春霞,葉竹梅. 傳統表演藝術旅游資源開發模式研究[J]. 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37(01):70-71.
[2]楊淑鴻. 甘肅開發傳統表演藝術旅游資源的必要性分析[J]. 學理論,2011(23):123-124.
[3]單福彬.民間表演藝術旅游開發的適宜性評價——以遼寧凌源皮影戲為例[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4(02):2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