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摘要:中職學校的德育課堂在傳統教授教學方式下并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式教學的引入加大了教師學生間的互動,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得學生充分融入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如今的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參與式體驗教學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參與式體驗;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
引言:
如今,中職德育課堂上經常能夠看到大批學生玩手機、講話、打瞌睡等不認真聽課的行為。思考原因則能發現,一些中考“失利”的青春期學生在老師傳統教學模式下被灌輸過于理性的德育知識,使得學生無心聽講以至無法融入課堂。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中職學校應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使得學生充分投入課堂。下面便介紹的是參與式體驗內涵,現實需要以及實踐運用。
一、參與式體驗的內涵
參與式教學作為體驗式教學的一種,是指通過一定的教學條件,創造相應的場景和氣氛激起學生的共鳴,將學生帶入相應環境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參與式體驗能體現出一定的心理學基礎,據心理學描述,人分為外在和內在需求,而人們往往是由內而外去追求和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結果往往比單純的外在灌輸要好得多。參與式體驗便是運用了這種心理學知識,利用資源創造學習條件,在老師的引導下,成為了學習的主體,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主動方,更容易接受老師教授的知識,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易感受到疲勞。與傳統教育相比,這種德育教育更強調實踐性和主體性,能夠使中職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實踐能力不足并且主動參與到德育體驗中,因此參與式體驗更適合基礎知識薄弱的中職學生。
二、參與式教學的現實需要
(一)、中職教育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學模式的改變
對于社會上不同型人才的培養,學校要以不同型的服務為宗旨,要以學生未來就業方向為前提,進行專業對口的教育教學,推動教學制度的改革與發展,培養未來社會高技能型人才【1】。與中考過后進入高中繼續接受理論教育的高中生不同,中職學校的學生更加需要的是職業能力的培養,中職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過硬的技術理論,如何將技術理論運用到實踐操作中是更值得注意的事情。德育課堂是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自己職業的基礎知識,所可能涉及到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規。然而,若是強加硬塞一大堆枯燥無趣的理論知識給學生,學生也必將會對這門課產生厭惡的心情,從而達不到授課目標。因此,改變教學方式,使用參與式方法,才能加快實現國家想要培養高技術、高素質人才這一宏偉目標。
(二)、當今社會傳統教學模式諸多弊端的體現表現向參與式教學模式轉變的必要性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中,一直是以老師授課,學生吸收為主,也許是過去的文明并不發達,因此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并未體現那么明顯,而在當今的時代里,傳統的授課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收益甚微。除此之外,在傳統模式教學下,學生甚至出現了消極的學習態度,與老師構造了不良的師生關系,這就提醒我們,必須趕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說,學生聽,但究竟吸收了多少,是否真正能夠將知識運用到實踐操作上都是個未知數,而參與式教學強調的是學生本身【2】,老師在其中只是一個引導作用,學生在主動學習知識技能的同時,便能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上,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更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參與式體驗為中職學校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方向
其實,參與式教學在大學里普遍運用,是因為大學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允許這種模式的普遍使用,而高中和中職學校的設施對該種模式的推廣有著不可避免的阻礙,因此想要完全實現參與式體驗教學是很難實現的,但這仍然可以為中職學校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方向,例如將傳統模式教學與參與式體驗教學融合起來,由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老師負責答疑與督促檢查,給學生提供自我學習時間,將學生看為學習的主體。這樣既能保證課堂完整性,也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好處明顯可見。
三、參與式教學的實踐運用
(一)、教學前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情產生了興趣,那么他對這件事的堅持以及做成這件事的成功率都要遠遠大于被動式接受,因此,學會教學引導是參與式教育中教師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例如,當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話題,讓學生加入到互動參與中,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興趣,以探究信任為例,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提出問題:你是否有一個信任的人?你覺得有哪些人信任你呢?這樣可以激發起學生討論的學習氛圍,【3】接下來便可以繼續提問:信任是一種什么體驗?怎樣才能證明信任?通過學生的回答來挑選參與者進行學習。
(二)、教學中要投入感情引起共鳴
在老師引導學生參與回答和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要最大程度的投入自己的感情,來營造出相信的學習氛圍。拿唱歌為例,歌手唱歌時若包含情緒,聽眾也會被帶入相應的歌曲氛圍中,情緒也能被所聽的歌而牽引。因此老師在提問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動作和神態,用一定的方法去渲染課堂氛圍,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注意給學生留下思考空間并鼓勵學生自我歸納總結
在參與教學體驗的學生會有很多的自我感性認知,這時老師所要做的便是為學生提供自我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為接下來問題的理解做準備,教師并不是沉默不語,讓學生思考,而是在學生思考過程中繼續為想要參與體驗的學生提供條件,【4】使學生能夠達到更充分的理解。在教學結束后,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歸納總結,老師可以從學生參與體驗感出發,讓同學闡述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自我總結歸納這節課的知識點,并鼓勵學生課下繼續進行,使德育課堂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充分運用到現實生活,達到教學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小華. 體驗式教學在中職德育課中的應用--以模擬面試為例[J]. 現代職業教育, 2016(17):97-97.
[2]張仕杰. 淺談中職學校德育活動課中參與性教學方法的運用[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26).
[3]黃麗娟.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y y[J]. 考試周刊, 2019(24).
[4]張麗. 體驗式教學在中職基礎會計課堂中的應用 ——以"材料采購與產品銷售業務"為例[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7(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