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榮
摘要:寫字教學是小學基礎之基,多年來,寫字教學得到了廣大學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們的重視,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新課程改革階段,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寫字教學的功能的內涵和外延應該更豐富和多元。其中,認識和傳承祖國的歷史文化,培養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陶冶學生品行,擔負時代責任等內容須在寫字教學中得到整合。因此教學生寫好漢字不僅僅是“術”的問題,還必須融入教育之根本,育人之大“道”寫字教學具備民族文化教育的特有屬性。漢字是中華民族歷史、精神的重要載體和表征,漢字是中華文化之根,小學生認識和書寫漢字是對祖國文化的認識、傳承和打下祖國文化烙印的過程。
關鍵詞:寫字教學 ?教學方法 ? 策略 ? ?摹寫 ? ? ?臨寫
俗話說字如其人,可以看出寫字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硬筆書法則成為當今學生學習的重要位置。這對小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祖國的語言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通過合理的寫字教學,也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熱愛祖國藝術的情操。為了使寫字教學達到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并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的目標,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寫字,提高課堂效率,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給學生以示范
教師職業具有示范性,教師的示范對學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學習寫字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做到以身示范,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示范可以讓學生直觀、生動地感受到寫字運筆的輕重緩急和間架結構的勻稱、協調,從而對字的結構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能讓學生通過直接的觀察,體會到漢字的結構美。基于這種認識,總結出諸多具有價值的寫字方法和策略:
(一)確立了讀、摹、臨、校、寫“五環節”課堂的訓練法
在實踐中驗證其實用性,同時創造了觀察訓練法、感受力訓練法、記憶訓練法、理解力訓練法、表現力訓練法、創造力訓練法等多種訓練方法,取得了極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書寫努力和綜合素質
(二)教給學生“寫字六字訣”
“寫字六字訣”即“看、記、想、寫、評、改”。一看:看清結構。看位置,看運筆。如“明”字,左窄右寬。關鍵筆畫是寫好一撇。二記意在筆先。胸有成竹。如“木”的豎畫要寫在豎中線上。三思:即默默地想,把字的樣子與筆順牢牢記在腦子里。把“眼中之字”變成“心中之字”。四寫:分描紅|仿影、臨寫。五評:評價自己或別人寫的字,指出優缺點。六改:改正不足,把字寫得越來越好。教學中既重視臨摹訓練,又注意學用結合。臨摹訓練時注重學生讀帖的習慣,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字的筆順變化。字的間架結構的安排等?!巴ㄟ^視其‘形’以記其‘意’、感其‘情’、覺其‘神’,”然后動筆。
(三)“物化遷移,以物引趣”教學模式
“物化遷移”就是教師根據漢字的象形意義,引導學生把字和某個具體的事物聯系起來,在頭腦中把“字”遷移轉化為“物”,感受二者相似形態特征,以“物”的特征來促進學生對“字”的形態特征的準確理解和把握,學生能夠“望形生意”??吹綕h字的形態,就會了解其內在的意義,再根據意義捕捉形態特征。比如,學生在學寫獨體字“馬”的時候,常常把握不好其結構特點,要么把首筆橫折的“橫”寫得過長,要么把豎折折鉤的“折鉤”寫得太僵直。此刻,單靠教師的反復強調顯然是既生硬,有無趣。而物化遷移,以物激趣的教學方法,就使這一難點得到化解。我們可以將“馬”字與馬的實物圖片一同呈現出來,引導學生觀察二者形態上的相似之處。老師邊書寫,邊口述:首筆橫折如同馬的頭部和頸部,“折”便是馬的頸部,要略長些,你一定仿佛看到了頸部上面那一排濃密的鬃毛在風中微微飄動吧;“豎折折鉤”就是駿馬的身體,折橫要寫得長一些,以表現出馬背的展擴,騎手落座于此?!罢坫^”這一筆既要寫出斜度,又要寫出弧度,斜度能表現出馬的奔跑,弧度則表現出馬的強壯檦悍。這樣的教學,使單一的漢字有了畫面感,教師情趣化的語言描述取代了生硬的講解,學生“按圖索驥”,書寫效果自然理想,寫出“馬”字也仿佛有了靈性,有了生命。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教學手段多樣化
1.巧用多媒體手段。相信小學低年級的教師一定遇到過無數激發學生興趣的尷尬。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之一。通常情況下,教師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對每名學生進行逐一指導,更加之一些教師書寫的不夠美觀,造成了不能讓學生欣賞到漢字的美、課堂效率低、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的后果。其實,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教師解決了板書不美觀、書寫不流暢等問題,如果多媒體技術得到適當的運用,會令我們的課堂增色不少。
2.將獨體字教學趣味化。要想寫好一個字,就需要對這個字的結構、各部分組成有充分的了解。其實要想讓學生寫好一個字,首先要讓他寫對這個字,而如何讓學生準確且快速地記住字,是教師在教學中應思考的問題。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我在字教學中通常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二)興趣的強化
寫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學生不能一直依賴教師,一定要將興趣變成一種習慣,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把字寫端正、寫規范。為強化學生的練字興趣,由教師在黑板上規范書寫好字,讓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下筆順序和運筆特點,并規范地在書法本上練習。久而久之,每周一節書法必修課和周三下午拓展課,學生在書寫上有很大的進步。
三、教給學生方法和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應該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應該注意教給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寫字也是如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會以下幾點:
(一)學會觀察
首先,學會觀察。學會寫字,必須先學會觀察,并養成觀察的習慣。所謂觀察,就是指學生靜心地看字帖,要吸引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觀察字的結構——觀察字的形態——觀察字的筆畫。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逐漸感受到字的美。
四、 保證練習,查評到位
練習是鞏固的最佳手段,在寫字練習上要堅持“先求質量,再求速度”的原則。在加強寫字的過程中,每天安排利用時間進行寫字練習,并引導學生給自己制訂合理的訓練計劃和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和評價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生完成了每天的目標后,教師應對學生的練習給予客觀的評價和及時的鼓舞,讓學生講寫字練習演變成一種習慣,時間久了,每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唐小楷靈飛經》洪亮主編
2、《美術教學資源庫》李芳
3、溫州市小學教學常規(20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