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梅蘭芳大師在藝術事業(yè)上的刻苦專研和創(chuàng)新精神值得敬佩,其端莊大氣之美,崇尚心靈美、儀表美是梅蘭芳大師創(chuàng)造獨特的梅派藝術。獨創(chuàng)藝術,是其個性的體現(xiàn)。在學習梅派藝術的幾年里,了解到梅派唱腔圓潤甜美,自然流暢,較為平淡,被人們常說沒有特點,但這清新自然的梅派唱腔才是其突出的特點,才是更為人所知的“易學”、“難精”。梅派演唱藝術取得的成就,使京劇旦角藝術推向的新的高峰,其具有端莊嫻雅的古典美,含蓄的梅派韻腔,顯現(xiàn)出內在的魅力。戲在人演!感受劇中人物的真實情感,以情代唱,以唱抒情。
關鍵詞:京劇;梅蘭芳;梅派;唱腔;中和
梅派區(qū)別于他派的首先是大方,自然,不買弄,拿捏的十分到位。梅先生意義中的中和,是源于中國文藝思想史上占主導地位,包容萬物,天人合一的中和思想。梅先生的表演風格是細膩而不瑣碎,平和又有味道著稱。出生在梨園世家的梅蘭芳,京劇自然與他有著不解之緣,祖父是與譚鑫培同一時代,為時人所敬的旦行演員,父親也承其父業(yè),工旦行,伯父是著名琴師與譚鑫培長期合作演出。生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受到家庭的熏染也勢必要子承父業(yè),所以長時間的熏陶使梅蘭芳對于戲曲表演藝術有了他個人獨有的認識:“對于舞臺上的藝術,我一向采取平衡發(fā)展的方式,不主張強調出某一部分的特點。”剛柔并重、不溫不火,不拘于繼承傳統(tǒng)一工一行的表演方式,而是集唱、念、做、打于一身,把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特點中和,最終完成了“花衫”行當?shù)膭?chuàng)造每出戲的一言一行,梅先生不但要求每個動作必須合拍節(jié),也使每個人物更完美,且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舞臺上,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這種絢爛歸于平淡,平淡中見功力的表演形式體現(xiàn)出古代的中和之美。
梅派藝術,內在美的表演風格,用雍容華貴、端莊大氣來形容都不為過。甜潤、優(yōu)美、動聽的唱腔,以人們形容的珠園玉潤之美形成了梅腔。梅派念白,抑揚頓挫,色彩分明。從念白中分明喜、怒、哀、樂,內心中的痛苦與美好,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歷史人物。
一、梅派聲腔的演唱特點
人們常說:氣乃聲之源。 從人物性格的塑造出發(fā),演員應運用好氣息的輕、重、抑揚頓挫,平穩(wěn)的托住氣息。梅派發(fā)聲位置比較靠前,小腔豐富細膩,唱腔圓潤平滑,聲音寬甜明亮,旋律優(yōu)美,柔媚至極。
藝諺中有這樣一種說法:“腔無情,不見人,腔不巧,不見好,腔不美,淡如水”。戲曲的唱腔音樂是舞臺塑造形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許多京劇流派中,梅派的唱腔曲譜相對簡單,聲腔較為平緩,很少大起大落。梅蘭芳大師通曉音律,講究吐字歸韻, 在字音與唱腔相互的承接上十分講究。以皮黃唱腔作為基本,吸收了昆曲唱法的特征,咬字靈活、清潤,梅派唱腔唱出的每一個字都是就由字頭轉到字腹,最后收住字尾,聽起來更加的貼近生活,更顯自然。他的唱法,始終保持住平穩(wěn)的氣息,旋律優(yōu)美,自然流利。以潤腔的技巧和行腔規(guī)律,創(chuàng)新出音色純凈飽滿,感情豐富含蓄,韻味醇厚的唱腔體系,可以說是無腔不新,又無腔不失傳統(tǒng)。梅先生的嗓音之寬,莊重典雅,越是高音,越是甜潤,并加重尾音,恰到好處的強化女性聲音嬌柔的特點。這些被人們淺識的梅派知識,其實,說來容易,做到卻很難。
二、梅派聲腔音樂旋律特征
關于梅派的唱腔旋律特征,基礎分為“五聲性相鄰音級進”、“四度跳進與五聲性鄰音級進”等。梅派唱腔擁有獨特的音區(qū)和潤腔方法:唱腔音樂音區(qū)比較高,多為上行的音調,呈現(xiàn)明亮的音色和婉轉流暢的旋律,還有極具特色的從上行到下滑的尾音和倚音處理。在傳統(tǒng)音樂音樂結構層次中屬最小單位的腔音列,一般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所構成的樂音音組。
腔音的用途是:使唱腔更有韻味;有助于行腔中“正字”;同時對唱腔的情感表達有很大幫助。
在唱腔中腔韻也有不同的層次結構,同時一般每一句戲詞的旋律都是一個腔句、一對上下句所組成的是一個腔調,最終形成了成套的唱腔,就是腔套。京劇唱腔主要的腔系有西皮腔系,反西皮腔系,二黃腔系,反二黃腔系等等。其腔系可細分為西皮原板、西皮散板、西皮流水等,與西皮相似的腔系南梆子也可算在內。二黃原板,二黃散板等,另與之相似的腔體四平調也可納入二黃腔系,還有反二黃原板,反二黃搖板等板式。
京劇唱腔既存在著固定的唱腔結構套式,又有獨創(chuàng)流派自己的獨特套式,也就此形成了流派各自獨特的腔套結構,豐富了京劇唱腔音樂。
三、結語
梅蘭芳先生在藝術事業(yè)上的刻苦專研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值得令人敬佩和學習的。梅派藝術崇尚中庸之道,其主要內涵是“中和”,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模式,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京劇藝術反映生活,主導生活,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無論是道德、人生、學習,處處影響著我們。梅蘭芳大師用他的一生,創(chuàng)造出梅派藝術的精髓,演繹了豐富多彩的人生。京劇是梅蘭芳的生命,梅先生演了一輩子戲,但對自己演技從未感到滿足感。梅大師總是在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用畢生的精力執(zhí)著的探索與追求,終修成梅派藝術和梅派精神。藝術生命,將因梅派的韻律魅力而恒久遠。
參考文獻
[1] 參見仲立斌:《京劇梅派唱腔藝術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