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 要:當代大學生存在政治意識、國家觀念、集體觀念淡薄,由于他們涉世未深,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不足,容易對社會上的很多現象認識不清,對一些政治現象不能做出客觀理性的判斷,對待班級管理中的具體問題時,往往也會表現出冷漠的態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班級管理
一、輔導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確引導不足
當前,高校部分大學生的政治判斷能力較差,容易受西方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的沖擊。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擇業觀上深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因此在畢業就業時背負著較大的壓力。市場經濟的影響具有雙面性,它一方面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形成獨立的擇業意識,另一方面也弱化了這部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缺乏政治判斷能力,滋生了比較嚴重的個人主義。
輔導員群體長期以來的工作重點都放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中,尤其是針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多數都以檢查學生的上課出勤、夜不歸宿、上網問題及其他紀律管理方面為主,面對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輔導員大多采取強壓制,力求不出大事就行,從而缺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尤其是在班級管理的細節問題中,沒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監督和思想引導體系,使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很容易受到社會負能量的沖擊,直接導致了班級管理質量的下降。
二、輔導員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重視不夠
高職院校因生源質量的差異,輔導員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較大程度重視學生的學習及行為規范的養成,工作重心也比較偏向事務性管理,只要學生服從管理,校園秩序穩定就是最大成功。以至于沒有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及整體素質能力的培養,因此,這樣的管理模式下很難培養出適合新的歷史時期和社會大環境下的全能型人才。
很多輔導員沒能根據學生的不同年級制定培養學生成長成長方案,也沒能通過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活動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多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大多數輔導員還只限于日常班級管理,沒能重視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的活動所帶給學生的教育意義。事實上,輔導員帶領學生共同參加課外活動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一定遠超空洞乏味的教育模式。
三、輔導員對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培養欠缺
班干部是班級骨干力量,同時也是輔導員的左膀右臂,輔導員如何培養合格的班干部群體是非常重要的。擁有一支辦事效率高、工作能力強的班干部團隊,可以說會給輔導員的工作減輕很多負擔,因此,在選拔、任用班干部問題上,就需要輔導員具有一雙“慧眼”,同時也要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和考察。班干部工作能力相對較低,則會成為制約高職院校班級管理質量提高的一大要素。
很多班干部在工作中存在著工作熱情較低,相互推卸責任等問題,導致班干部群體內部容易產生矛盾,普通學生對班干部的意見也相對較大,這種現象如果不能解決,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輔導員班級管理工作。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輔導員群體對班干部工作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缺乏對班干部在工作能力方面的有效培養是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根本所在,目前,大部分輔導員更多的是將班干部看作是為自己工作,分擔壓力的學生群體,卻忽略了班干部工作的態度、工作方式方法等問題,導致班干部管理班級的效率低下,學生的認同度也非常低。因此,培養班干部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且善于“利用”班干部開展班級工作已經成為輔導員不可回避的責任和義務,這同時也是為班級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輔導員對學生的就業及創業缺少專業指導
近些年,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擴招,學生生源結構的復雜化,輔導員的工作越來越偏向日常管理。學院面向學生招生就業、生活服務、安全保障等一線工作最終都落在輔導員身上,繁雜的事務性工作過后,輔導員很難再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指導中。
另外,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問題,輔導員在工作中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創業指導的重要性沒有達成共識,大多數輔導員認為就業及創業指導是招生就業部門的事情,是職業指導教師的事情,因此,對于學院安排組織的就業培訓、創業培訓也是應付了事。這樣,在面對學生擇業創業問題、困難時自然很難給予一個全面的分析和專業的指導。
輔導員對國家有關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方面了解不深,因此貫徹相應的政策和方針不夠徹底,尤其是在大學生專業技能培訓、就業所需綜合素質提升、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方面,無法真正的給予學生有價值的指導。
五、輔導員自身素質存在問題
(一)輔導員個人進取動力不足
輔導員隊伍群體對于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很多輔導員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什么含金量,不用備課,不用學習,只要學生不出事,安全畢業就行,這種思想目前普遍存在于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群體中,輔導員個人進取的動力不足使得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嚴重缺乏;更有甚者,部分輔導員不思進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導致整個輔導員群體缺少生機和活力。
(二)輔導員工作成就感低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整個學校教師群體中,往往是處于最底層的群體,學校里任何一個行政部門都可以給輔導員安排工作,這就導致了輔導員對于自身工作認同感的降低;另外一個方面,一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僅僅把工作當成一個跳板,并沒有對工作自身產生一定的認同。此外,由于輔導員工作自身的特點,幾年辛勤的工作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和成績,同其他行業相比,不能在職稱、經濟基礎等方面有明顯提高,致使高職院校輔導員缺乏工作成就感,認為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三)部分輔導員責任心不強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雖然在整體教學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表現在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廣闊的學生生源,更加完整的師資隊伍,但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還是趨于弱化。部分輔導員只關注書本上的內容,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等不良道德行為置之不理,縱容學生懶散的行為,導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加難以引導。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
參考文獻:
[1]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問題的探討[J].程學朋.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20).
[2]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現狀與對策初探[J].龍春莉.教育教學論壇2015(14).
[3]輔導員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創新與實踐[J].楊森清.大眾文藝.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