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新 王元兵
海船船員適任證書到期前,需要完成知識更新,學習相關國際海事公約,港口國監督檢查及船旗國監督檢查,國內法律法規,船舶通信與導航,海事調查與案例分析,通過相關考核后申請換發新證書。
一、海船駕駛員適任證書再有效的相關要求
依據?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培訓合格證簽發管理辦法?,海船船員適任證書到期換發新的適任證書之前,需要進行知識更新的培訓,內容包括:國際海事公約,港口國監督檢查及船旗國監督檢查,國內法律法規,船舶通信與導航,海事調查與案例分析。
二、海船駕駛員適任證書再有效的知識更新內容
(一)國際海事公約
包括?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STCW),?海事勞工公約?(MLC)。
(1)SOLAS公約
SOLAS公約對船舶的結構設備、人員操作、公司和船舶的管理、船舶保安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標準,以保證世界海運安全。該公約包括公約正文、1978年議定書,1988年議定書和公約附則及附錄。核心內容是附則部分,共14章:總則;構造-分艙與穩性、機電設備,構造-防火、探火和滅火;救生設備與裝置;無線電通信設備;航行安全;貨物裝運;危險貨物的裝運;核能船舶;船舶安全營運管理;高速船安全措施;加強海上安全的特別措施,加強海上保安的特別措施;散貨船的附加安全措施;符合性驗證;極地水域營運船舶的安全措施。
(2)MARPOL公約
MARPOL公約為防止船舶故意或意外排放油類和其他有害物質,避免造成海洋環境污染。該公約包括基本條款、2個議定書和6個技術性附則,其主要內容為6個附則,分別為防止油污規則、控制散裝有毒液體物質污染規則、防止海運包裝有害物質污染規則、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規則、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規則、防止船舶造成空氣污染規則。
(3)STCW公約
STCW公約規定了國際上可以接受的船員的最低標準,統一世界各航運國家關于海員的培訓、發證與值班標準,以提高航海人員的整體素質。公約包括正文和附則兩部分,正文17條,闡述了制訂公約的宗旨、締約國義務、適用范圍等,附則共8章,分別為:總則;船長和甲板部;輪機部;無線電通信和無線電人員;特定類型船舶特殊培訓要求;應急、職業安全、醫護和救生職能;可供選擇的發證;值班。
(4)MLC公約
海事勞工公約目的在于保障海員權益,其主要內容包括海員上船工作的最低要求包括年齡、健康情況;就業條件包括工資、工作和休息時間、休假的權利以及職業發展等方面;起居艙室、娛樂設施、食品和膳食服務;健康保護、醫療、福利和社會保障保護;遵守與執行包括船旗國責任、港口國責任。
(二)港口國監督與檢查
港口國監督與檢查,是指港口國對進入本國港口的外國籍船舶實施的檢查行為,目的在于監督這些船舶是否遵守和符合其所適用的國際公約的規定和安全標準。為了協調地區港口國監督實物,全球成立了多個港口國監督備忘錄組織,如巴黎備忘錄、東京備忘錄等。
港口國檢查的程序包括選船、常規檢查、詳細檢查、缺陷判斷、報告簽發、復查、缺陷關閉。
迎接PSC檢查的準備。船上人員按照崗位職責,對船舶安全技術條件是否滿足法定要求的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同時聯系公司岸基部門獲取相應港口近期檢查的重點與特殊要求,必要時及時聯系國家的相關官方機構尋求幫助。
檢查缺陷的糾正。港口國檢查官員根據相關的公約法規,根據缺陷的性質,結合港口修理能力、糾正的難易程度氣象海況等,正確合理的提出處理意見,有點需要開航前糾正,有點需要在下一港糾正等,對于查出的缺陷,船舶應積極整改,完成后可以向某一備忘錄組織內的任一港口國申請復查,對于缺陷有疑慮的,可以向相關的機構提起申訴。
三、國內法律法規
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培訓合格證簽發管理辦法?,?船員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
四、船舶通信與導航
(一)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GMDSS
主要用于船舶遇險報警、搜救協調通信、救助現場通信、救助現場尋位、海上安全信息播發、常規公眾業務通信。
(二)電子航海
e-航海是通過電子的方式,在船上和岸上,收集、綜合和顯示海事信息,以增強船舶泊位到泊位的全程航行能力,增強海上服務,加強安全、保安、環境保護能力。
e-航海的整體構架包括五個部分,即船上環境、岸上環境、物理鏈路、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通用海上數據模型。
(三)遠程識別和跟蹤系統(LRIT)
LRIT系統是一個全球性的船舶動態管理系統。船舶在海上可以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在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自動發射船舶ID、船位、時間等信息至陸地數據中心,該信息可用于反恐、環保、搜救和航行安全監管等領域。
(四)海事調查與案例分析
海事調查與案例通過查明事故的相關事實,分析事故的原因,認定事故的責任,總結事故中的經驗教訓,提出安全管理建議,減少事故的發生幾率。
五、海船駕駛員適任證書再有效的培訓安排
上述培訓內容總共要求24學時,其中國際海事公約5.5學時,港口國監督檢查4學時,法律法規2.5學時,船舶通信導航4學時,海事案例與調查分析8學時。
六、結束語
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履約過渡期結束后,為滿足海船船員適任證書再有效的現實需求,務必嚴格按照培訓內容及時間安排,保障海船船員適任證書再有效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交通部教育司.國際海事條例簡明教程[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典型案例調查分析[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