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信息革命的蓬勃發展,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創立于工業經濟初期的勞動價值論面臨著諸多挑戰。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我們一方面應該繼續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另一方面又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來對其發展和深化。因此,需深入推進知識經濟時代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將非生產性勞動的價值創造作用提到更重要的高度,堅持按勞分配與按要素貢獻分配相結合,充分重視知識要素的作用。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知識經濟;馬克思
馬克思在揚棄英法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揭露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剩余勞動的本質,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勞動與資本組合方式的不同,人類社會可以劃分為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及知識經濟時代。
當今人類社會正處于后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跨越的歷史進程中。而馬克思所處的生活年代是19世紀中葉,當時正值工業經濟初期,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至今,生產力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且生產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使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無疑面臨著諸多挑戰,同時也為其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創新與發展的機遇。
馬克思創立的勞動價值論具有豐富的涵義,著名政治經濟學家逄錦聚教授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內容做了經典概括:“商品具有二因素,價值與使用價值一起共同構成商品的實體;勞動二重性決定商品的二因素,價值是人類勞動一般即抽象勞動的產物;商品價值量決定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是一種經濟關系與社會概念;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勞動力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理論是以價值規律為基礎而產生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由勞動的二重性推導出商品的二因素,闡釋了商品價值的勞動源泉,由此揭示剩余價值的實質,進而揭密勞動與資本的對立關系。
然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所論述的勞動,主要是指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中工人的體力勞動,這在19世紀中后期無疑是合理的。但由20世紀下半葉以來由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而引發的勞動結構變化和經濟形態的變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解釋力不可避免地受到質疑與挑戰。“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我們不能苛求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創造的科學勞動價值論能夠解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切具體問題,也絕不能教條地堅守傳統的認識陣地。
在馬克思發展勞動價值論時,價值創造的主要方式是物質產品的生產性勞動,非生產性勞動并不創造價值。
當今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勞動的內涵及形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生產性勞動,還有科研、管理、教育、服務等所謂非生產性勞動,這些勞動也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例如,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可以把服務勞動分為兩種:一種是為物質生產服務的勞動,另一種是為生活服務的勞動。為物質生產服務的勞動盡管不是直接作用于勞動對象,但卻間接地為物質生產服務,屬于生產性勞動的范疇。傳統觀點認為,為生活服務的勞動屬于非生產性勞動,這些勞動本身并不創造價值,這一認識是值得商榷的。為生活服務的勞動,是服務于勞動者的,縱然不直接生產物質產品,但通過作用于勞動者,使勞動者身心愉悅、放松,有助于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效率。可見,這類服務勞動通過服務勞動力,間接作用于生產,進而增加商品價值及剩余價值。在世界第三產業迅猛發展的今天,需要明確服務勞動等非生產性勞動在價值創造的作用,這有助于拓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適用領域及范圍。
馬克思并不否認勞動之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對財富創造的貢獻,他通過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劃分,明確商品價值的真正來源。
就使用價值生產而言,勞動確實不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因為只有勞動是制造不出物質產品的,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使用價值這一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但從價值的生產來看,創造價值的只有人類的勞動,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可見,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而勞動創造了商品價值。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得除勞動外的其他生產要素發揮了愈加重要的作用。為了充分調動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并且能自發地進行資源優化配置,達到生產要素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合理化配置,促進財富的積累與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依據生產要素的產權,按生產要素投入及在生產過程中所做貢獻參與分配,獲得相應的報酬。“按要素分配是在市場配置資源過程中,由要素使用者按照要素的價值或價格向其所有者支付報酬”。生產要素作為一種物化勞動,盡管不能創造價值,但財富的創造卻離不開各種生產要素的作用,因此除按勞分配外,還須大力鼓勵資本、技術、信息、產權等生產要素按財富創造的貢獻參與分配。
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仍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同時,結合所積累的實踐經驗,對勞動價值論進行充實和創新,建立起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新時代知識價值理論體系,以促進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知識經濟時代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1,(48).
[2]龔慶秀.知識經濟時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再認識[J].南方論刊,2010,(4).
[3]逄錦聚.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繼承與發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劉占富.淺談學習馬克思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現實意義[J].前沿,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