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揚
一、讓孩子熟悉家居環境,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告訴孩子家具、電器和廚房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要讓孩子認識到他在家庭中的任何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后果,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中的主人,要為家庭及自身的安全負責。
鼓勵孩子提出解決家庭問題的辦法、處理瑣碎家務的措施等,使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以及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根據孩子的愛好和實際能力,給孩子分配適當的家務,以增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二、允許孩子在家里的不同地方干自己喜歡的事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把家里弄臟或翻亂,還有的家長將孩子反鎖在房間里,讓孩子在家里感到壓抑、拘束。殊不知,這樣會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家長應該按家中不同區域的使用價值教育孩子,比如讓孩子在客廳做手工或鍛煉身體,在書房看書,在陽臺種花,等等。還可以啟發孩子自己去探尋在家中不同區域能夠干些什么,充分利用家中的空間,讓孩子愛上家庭生活,增加對家的依戀。
三、家中至少有一個開放式的空間,方便親子交流和溝通
很多家長和孩子一吃完飯就關上各自房間的門,各干各的事。表面上看是互不干擾,實際上是關上了家長和孩子的心扉。如果條件允許,家中應至少有一個開放式的空間,既可以使家中的空間更寬敞,又有利于親子溝通。
家長可以在開放式的廚房、客廳、書房、陽臺等地方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觀察孩子的舉動,或者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和關注,也讓親子間的交流更顯親切、自在。
四、和孩子一起布置房間,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開始意識到該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家居空間了,但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審美觀,家長切忌自作主張替孩子決定房間內的布置或擺設。
例如,家長買了新房子,從拿到裝修設計方案開始就要和孩子一起討論,真心聽取孩子的意見,并讓孩子參與設計、布置自己的房間。不要敷衍孩子。如果家長遇到不能接受的事,諸如,孩子過分追求另類的裝飾風格,這時候再給孩子合理化建議,最后折中決定設計方案。
五、在對孩子的房間進行裝修時,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天性
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一個愛做夢的階段,家長不妨多花一點兒心思,根據孩子的性別、年齡、性格特點,把孩子的房間墻壁粉刷成孩子喜歡的顏色。窗簾、床單、被罩等也要選擇孩子喜歡的顏色和圖案。孩子房間內小擺設的造型設計也要盡量符合孩子的喜好和心意,讓孩子每天心情愉快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六、家長應盡量給孩子布置自己空間的機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每個孩子與生俱來就對自我的生存空間有著豐富的想象,因此,家長要努力為孩子提供相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和安靜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這個空間里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獨自面對生活中的瑣事。例如,讓孩子自己睡,自己上鬧鐘,自己起床,自己決定房間的布置,自己安排空間的利用。讓孩子學會收拾床鋪、疊被子、打掃房間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而減少孩子對家長的依賴。
七、鼓勵孩子參與家居用品的制作
讓孩子自己動手制作一些手工藝品,如果有客人來訪,不妨向其介紹這是孩子做的,這樣孩子就有成就感了,也就更愛家了。
例如,教孩子給兒童椅刷色。需要準備一張未經涂色的兒童椅(舊椅子也可以),幾支扁刷子、尖頭毛筆、鉛筆,再買一些環保型的顏料。家長可以先將椅身用白色丙烯顏料均刷一遍,用砂紙打磨表面,拭去打磨下來的粉塵。然后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力,隨心所欲地在椅子上刷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這一動手過程中,家長不僅可以指導孩子制作一件實用的家居物品,更可以為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參與意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讓孩子從小在充滿創意的家居環境中成長。
八、 “多變”的家具更適合孩子
孩子房間的空間有限,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對家具的高度、大小,甚至風格的要求會不斷變化。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隨著孩子的成長頻繁更換家具是不現實的。因此,在為孩子選擇家具時應該充分注重家具的實用性、組合性和多用性,以便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調整家具的組合功能和擺放方式,使家具隨著孩子的生長而“長大、變形”。例如,把睡床、床梯、衣柜、書架設計成一體式的組合家具,鼓勵孩子按照個人習慣組合。
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可以隨意拆裝、重組的家具,這樣能讓孩子自由組裝出自己理想的家具,讓孩子的房間不斷發生新的變化。這種家具的 DIY 特性、百變的造型可以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孩子真正做自己空間的主人。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