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朝
體育是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主要課程之一,基于傳統教學中體育教學的邊緣化地位,素質教育從“以生為本”“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了學生身心健康是教育之本的觀念,重視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落實的細化內容,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環境的影響,體育核心素養包括體育知識、體育意識、體育行為、體質水平、體育技能、體育品質、體育個性等方面。在體育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改的核心內容。
一、關于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內涵
體育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中所形成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品質和基本經驗,是體育知識的具體化和綜合化。體育核心素養主要是運動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健身實踐能力三個方面,整合了學生的知識技能、方法過程以及情感態度,是教師在教學中確定學科的課程標準、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行科學的質量評價的標準和依據,能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學科知識結構和基本的技能體系。
剖析體育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其運動認知能力就是學生獲得、評價和轉化教師所傳授的體育健身知識、運動健康知識以及相關的運動技能等,它會隨著學生主觀意志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其變量因素包括學生的思維理解和感悟活動,能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健身的意識和習慣。顧名思義,健身實踐能力就是學生完成既定的體育運動任務、通過參與時間進行強化練習、持續健身和比賽運用的決策能力,表現了學生運動的內在動機、思想態度和價值觀念等,是自主健身的外在表現形式。
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增強互動教學,創設開放課堂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結果和目標達成,情景創設能強化體育課堂的自由性、開放性和趣味性,從而引發學生的體育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豐富實用的體育技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地位,通過多樣化的體育鍛煉加深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和理解。在開放性的情景中,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多樣化的運動訓練方式,積極主動地完成訓練任務,大部分學生都能采用自主學練的方式,結合教師的指導和示范進行反復練習,大大提升了鍛煉效果。也有部分學生能積極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合理地進行搭配組合,發揮自己的長處,互幫互助,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盡快掌握規范動作和相關技巧,提升了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優化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氛圍
師生關系是優化課堂教學的紐帶,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才有更強的學習激情和學習動力。教師可以借此創建一個輕松、平等、愉悅、和諧的教學環境,啟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創造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構建一個融洽的學習集體。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是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轉變傳統教學單一呆板的形式,轉化教學觀念和思維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推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學中展現自己的個性,關注自我成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完善教學形式,發散學生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和技能信息進行思維拓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基礎思維上進行拓展是引發創造性思維的關鍵環節。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不但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還需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生動的教學語言,引領學生進行大膽的新思維創造。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以社會發展的趨勢為依據,通過知識的深究和拓展,為學生營造一個廣闊的思考空間,幫助學生突破固有思維的限制,在大膽的想象中創新思維模式和學習方式。將體育知識和思維創造相結合,能培養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本質,歸納總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此,完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思維發散的核心在于時間和空間,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自由選擇體育活動,并引進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除了基本的球類運動,還有游泳、瑜伽、健美操、武術等,鼓勵學生合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運動意識和運動習慣。
(四)強化德育觀念,培養道德品質
新教育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于傳統教學中“高分低能”的問題,目前的教育中在逐步強化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要求各級各學科的教師都應該在本學科的日常教學中加入基本的德育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培養助力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強健的體魄是生活學習發展的基礎,體育可以強國,教師要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理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在身體運動之余,開展文化知識小課堂,向學生普及我國體育文化的衍生和發展歷程,了解我國歷史上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正能量,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體育精神。
(五)講解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習慣
體育核心素養中包括了正確的體育知識和基本的運用技能,體育是鍛煉身體的活動,但是缺乏技巧、不正確的體育鍛煉不僅無法強健體魄,還不利于身體健康發展,所以要求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掌握正確的健康知識,其教學過程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專業的技能訓練。目前的體育教學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學生健康行為和健康知識的缺失,這已經成為阻礙體育教學和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因素。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優化課程結構,專門開設健康知識講解和專業技能訓練的課程,如運動前必須熱身、運動后不能喝冷水、投籃的技巧以及預防籃球運動中手指挫傷的辦法等等,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健康知識理論框架,形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是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要深諳新教育改革的重點,掌握時代發展的規律,從大局觀出發,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必須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體育核心素養中的諸多內容,引導學生內外兼修,豐富其體育運動技巧和文化內涵,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長遠發展。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