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君
在學習數學學科知識過程中,即使是綜合能力較好的學生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錯誤,然而犯錯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一直犯錯,甚至錯誤越來越多,最終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造成嚴重阻礙,因而如何盡量降低學生出錯概率就成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努力的重要目標。但具體分析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實情況可以發現,很多教師每天都忙于發現學生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并指導他們改正,但最終收效甚微,學生的出錯概率只稍微有所降低。為了改善上述現狀,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學生自主糾錯能力方面,借助多樣優質策略對學生進行科學培訓,使他們逐漸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發現錯誤、改正錯誤,進而避免以后再發生同樣錯誤,這樣即使沒有教師的時刻檢查,學生們也能夠在高質量學習活動中提升數學綜合能力。
一、重視知識儲備,夯實學生自主糾錯鍛煉基礎
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之所以會經常犯錯、經常難以及時察覺并改正自己所犯的錯誤,極為重要的一項原因就是他們知識儲備不夠豐富、牢固,不足以為他們的糾錯活動提供有力支撐。因此,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加大學科知識的傳授力度,提升其學科素質,從而為高中生進行自主糾錯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函數及其表示》部分的時候,為了盡可能讓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相關知識內容,我加大了重視程度與教學力度。首先在課前,我將部分輔助資料以及課件等推送給了學生,要求他們自主進行有效預習,這樣學生們就可以提前理解掌握基礎知識,明確自己的學習難點,從而增強課堂聽講的針對性,有益于自身知識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其次,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我還為學生們布置了一定量的課下復習作業,其中既包括基礎性的復習鞏固任務,也包括進一步的實踐練習任務,并對學生復習練習活動設定了相應的目標,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對課上所學知識的鞏固升華效果。
二、設立懲罰制度,培養高中生的自主糾錯習慣
在平時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高中生都沒有自主糾錯的意識和習慣,每次做完習題作業之后就上交給教師,讓教師從中檢查出錯誤并標記出來,自己再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改正學習,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糾錯能力發展的,同時會對其數學水平的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設立一定的懲罰制度,以具有一定強制性的手段幫助學生們漸漸養成自主糾錯的意識與良好習慣,有益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例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函數的基本性質》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完成基礎教學任務進入課堂練習環節之后,我就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定的練習題,其中包括“假如奇函數f(x)在[3,7]這一區間是增函數,而且最大值為5,那么f(x)在[-7, -3]區間是怎樣一種函數?最大值是多少?”等。在學生們正式開始做題之前,我宣布了一項懲罰規定,即學生們在完成習題解答任務之后,每一個人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檢查自己所做答案,及時發現其中出現的錯誤并進行改正,如果哪位同學沒有按要求做并且錯誤較多的話,就懲罰其將錯題抄寫十遍,同時還要加做一部分其他相似練習題目。在此制度影響下,班級幾乎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進行了題后檢查,慢慢地這種意識就會與學生內心認知相融合,最終養成自主糾錯的良好習慣。
三、鼓勵自主探因,增加學生糾錯實踐鍛煉機會
受傳統教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都習慣性多做,有時候甚至將學生們的自主鍛煉機會都剝奪了,從而導致學生能力提升受到了一定限制,這就需要各任課教師做出一定的改變。在平時學科教學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就所犯錯誤探索研究原因,并及時加以改正,這就使所教學生擁有了充足的糾錯實踐鍛煉機會,有益于自主糾錯能力逐步增強。例如,針對《函數模型及其應用》作業布置環節,根據課堂講解知識內容,我為學生們設計了系列練習題,如“一家工廠產值的月平均增長率為P,那么年平均增長率是多少?”等等,要求學生們課下完成。之后,在下節課的時候,我抽出一部分時間將習題的正確答案公布給學生們,然后為學生們布置了進一步的課下任務,即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對自己所做錯題進行深入綜合分析,從而找到自己犯錯的原因并總結。在此自主探因訓練過程中,學生慢慢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自主糾錯能力顯著提升,在下次做題的時候自然就可以及時避免錯誤的發生,提高做題正確率。
四、引入比賽活動,深挖高中生們的糾錯積極性
數學知識學習活動通常情況下都缺乏一定的生動性,這也就大大削弱了學生們的積極興趣,不利于其堅持鍛煉,逐步提升,這種狀況在學生所進行糾錯實踐過程中同樣有所體現。對此,在平時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針對性鍛煉學生自主糾錯能力的時候,就可以靈活引入比賽活動,借助榮譽的激勵和同學的刺激深入挖掘高中生們的糾錯實踐積極性,從而為其相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主觀基礎,有益于預想教學目標的達成。例如,在為學生們講解完《直線與方程》這一章所有課本知識內容之后,經過一段復習練習時間,為了幫助學生們進行知識查漏補缺,同時也為了使他們得到進一步鍛煉,我就為學生出了一套測驗試題,具體包括“如果ax+2y+2=0與3x-y-2=0兩條直線平行,那么系數a的值為多少?”等題目。當學生們做完試卷之后,我沒有按照以往習慣進行對答案、講解等一系列活動,而是組織學生們開展了一次糾錯比賽活動。具體而言,我鼓勵班級學生們自由與他人結成兩人小組,然后規定了比賽時間,要求他們在此期間分析對方試卷進行糾錯,看誰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出最多對方所犯錯誤,對于優勝者,我則為他們準備了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幾乎所有學生都積極投入糾錯活動中,并從中體驗到了一定的學習樂趣,進而對平時自主糾正自我錯誤積極性的增強提供了助力。
總之,自主糾錯是學生們需要具備的一項良好的學習習慣,基于此,學生們通常可以更加科學高效地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提高學科能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就相關教學策略展開一定的研究工作,以給予學生科學指引,實現預想學生能力培養目標。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