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賜亮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國內教育改革的推進,我國高校與外部環境的聯系日益密切,給學生提供多元化發展機會的同時,也給大學生帶來了一些安全問題,對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戰。面對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作為保衛處綜合科工作人員,認清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現狀,并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安全意識;安全管理
一、引言
自1999年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學院開始擴大招生規模,并在大學數量和大學生人數方面取得歷史性進展,以滿足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廣大群眾的需要。2017年,全國高等教育總人數達到3779萬人,高等教育入學率達到45.7%。但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校安全管理問題日益突出,大學生安全問題成為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安全意識現狀
在新形勢下,大學生安全問題認識充分,整體安全意識狀況良好,但還有一部分的大學生安全意識不容樂觀。
(一)安全意識低
許多大學生的生理發育基本成熟,但心理不夠成熟,他們對生活前景不明確,做事不夠穩重,法律觀念薄弱,缺乏思想,社會交往需求強但缺乏經驗,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面對許多安全問題的困擾。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受到金錢、權利、犯罪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忽略了安全防范措施;一些大學生忽視法律知識,在學校學習“法律基礎”的知識,但實際上存在許多法律盲點,法律概念薄弱。許多大學生的“法律基礎”取決于記憶,以應對考試,將法律知識轉化為法律概念,而沒有轉變為法律意識。例如,一些大學生打人之后還聲稱這是有效的防御措施。上述因素導致大學生沒有很好的安全教育意識,缺乏安全教育。
(二)安全防范能力差
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大學生的防范能力是保證大學生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他們在家長的監督和學校的保護下,無憂無慮地進入大學,大多數學生沒有經歷過挫折,社交經驗少,思路簡單,安全意識低,許多大學生不僅表現出沒有安全感,而且缺乏安全預防能力。對于大學生的安全,不建立思想防線,就不可能提高安全性識別能力,也很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例如,在大學生宿舍中,經常有一些熟人如同學或朋友前來參觀,其中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許多同學缺乏基本的打聽習慣和必要的警惕;一些大學生在旅行時不注意隨身攜帶隨身物品,并將行李交給陌生人進行臨時存放;在環境復雜的游戲廳或網吧呆太久,對于不認識的人,隨時告訴自己的真實情況,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等。許多大學生的個人安全和財產受損都是由于預防能力低下造成的,當面臨安全問題時,他們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控制他人的利益,主要表現為一種遇到事情不安靜,不平靜和恐慌的情緒。
(三)潛在安全隱患多
大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將給家庭、學校和社會帶來許多傷害,大學的安全工作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目前高校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盜竊和欺詐,社會動蕩,大學生自殺等。高校存在安全性差、安全設備不足(質量不好)、安全管理系統不完善、安全防范培訓不到位等問題。同時,學校安全教育存在漏洞,對大學生安全具有重大威脅,這可能會導致大學生安全問題的發生。對于早晚都要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實踐經驗非常重要,豐富的社會經驗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判斷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能夠讓自己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高效率查漏補缺。
三、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明確高校安全教育的目標
隨著國家的改革和校園內外環境的變化,大學生逐漸暴露出安全意識薄弱、自救能力弱的缺點;同時,高校中關于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不健全,內容不實質,形式單一,教師資源不足。因此,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明確安全教育的目標。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學生的安全保障。為了確立大學安全教育的目標,要指導,激勵和規范大學生行為,這是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高校有意識地,系統地以教育改革等形式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健全大學生自身“安全”反應組織
大學生的個性特征相似,學生最了解他們的同學,他們的聯系也最頻繁。因此,同學之間的幫助應該是大學生保護自己的重要途徑。它的作用是將不同時期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特定心態與學校、社會和家庭聯系起來,預測大學生的心理安全和行為安全,并制定及時和適當的方法。大學生自身“安全”組織應著眼于提高法律意識,安全意識和自衛能力,及時傳達高校安全穩定的各種信息,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進行各種安全檢查。如及時調解,轉移各種矛盾和學生之間的糾紛,因為這種可能會加劇公共安全問題的發生。大學生“安全”應對組織應由大學生安全機構直接領導。它由一定數量的大學生組成(數量一般可根據宿舍人數確定,適合學生總數的1/8到1/10),可以確定5到10名學生作為大學生“安全”響應組織的負責人,如班級和住宿樓層(具體情況可根據班級人數和每層樓人數確定)(宿舍),并構成“安全”響應組織的永久組織。
(三)培養大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在安全教育中,要注重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等,并向大學生介紹相關的安全知識,危險預防知識和應對技能。高校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學安全意識的起點,需要課堂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可以通過假設安全問題和虛擬場景來模擬安全問題,提高大學生應對危險問題的能力。但這并不一定表明安全教育的成功,只有在突發事件,特殊情況和現實情況下,我們才能看到個人的個人安全反應和處理能力,從而了解安全意識的有效性以及學校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識是一個概念層面,具有引導實際安全防范能力的作用。相反,能力的形成增強了安全意識。因此,培養具有較高安全性和預防能力的大學生是大學安全教育目標的關鍵。
四、結語
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和學生管理的重點,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建立的重視,幫助學生提高安全意識,避免安全問題的產生和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給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董友林.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淺思[J].保衛學院研究,2012(5).
[2]丁小浩.中國高等院校規模效益的實證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陳耀輝.游金輝.論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