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茹
摘 要:智庫對于每個國家來說,都具有無足輕重的作用,尤其在決策科學化領域,智庫更是起著力可扛鼎的角色。隨著對知識創新的進一步重視,我國民間智庫不斷發展壯大,當前,我國智庫呈現出更加國際化、產業化的特征。
關鍵詞:我國;民間智庫;發展現狀
一、智庫發展更加國際化
現代社會,國際經濟和社會成為一個整體,國與國之間,家與家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因此國內政治、經濟問題須置于全球視野方可達到高屋建瓴,全面布局的最佳效果,在此基礎上尋求解決方案?;趪H與國內的雙重環境,智庫發展的趨勢也很明顯,一是向國內政策發展獻言獻策,二是與國際合作,融入國際發展與國際競爭的大平臺中,如此方可與國際智庫發展同進退,并進一步引領智庫發展前沿,向尖端,經典邁進。
在國際活動中,智庫發展特點主要表現為:廣泛開展國際交流,提高國際影響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這一《意見》出臺使智庫建設這一話題再次提上日程。《意見》出臺是我國開天辟地第一次對智庫建設的歷史性重視,這說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打造于十八大提出后,使智庫又好又快運行的步調在我國已經真正邁開。而在《意見》中提出我國智庫現階段發展最關鍵的問題就在于缺乏管理運營人才,在現代社會,人才是社會前進成長的根本,而對人才的渴望也是全社會的一個大勢所趨,尤其是對于高精尖等高素質的管理運營人才,也只有掌握了這些人脈方面的發展潛力,我國智庫才可以向更高一步邁進,確立自身對全球問題的話語權,在國際地位中更有影響力。而我國民間智庫發展要走向國際化所缺乏的正是這方面高精尖的高素質人才。
二、智庫發展趨于產業化
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發展,黨和政府更重視智庫在政府決策創新和輿論引導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積極鼓勵相關研究機構成為黨和政府的“智囊團”。有數據顯示,我國智庫現在數目已達2000左右,智庫的社會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而當代,我國需建成一個有明顯中國特色的智庫體系,但也不排除可以借鑒一些優秀智庫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理念,并讓相當一部分智庫成為黨和政府的“外腦”,西方媒體輿論所提及的,智庫實際上是在新聞、立法、政府后的“第四部門”。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智慧服務中,“第四部門”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調查和情報中心的作用。二是顧問和“參謀部”的作用。三是策劃和協調管理的作用。
當前社會,知識、信息、新媒體已成為國與國競爭的關鍵因素,智能制造、綠色能源和數字服務的新產業革命異軍突起。最初的生產方式與組織結構都有可能被再造甚至顛覆,競爭已從最開始的資源資金,轉向相當程度上對“智力”的競爭?,F代競爭的新方式、新手段也必然依托專業性的民間智庫系統。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現在,我國智庫發展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涉及領域更具戰略性、宏觀性與前瞻性,這是當前智庫推進得一種特殊表現。
三、民間智庫發展更加注重知識創新
智庫發展核心在于智庫決策咨詢研究,而其生命力及活力的源泉在于創新。在現代社會,創新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F代智庫如果想使自己在推動人類發展和城市進步方面顯示出自己的特有創造優勢,第一,要堅持新型創新型道路,源源不斷解放思想,增強創新意識;第二,要重視學科創新和建設。結合不同學科的優勢,形成學科互補,學科關聯創新,運用思維風暴,戰略管理,統籌謀劃等策略使智庫創新再上一個臺階。第三,要知道我國大的方向性方針政策,了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走向。形成新思維,新思路,新觀點,對一些相關學科進行跟蹤研究,使宏觀經濟政策與社會發展及智庫發展同步。第四,培養推出新一代的智庫研究人才。穩步實行智庫崗位聘任制,加強專業人才和引進、培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第五,重視創新型團隊建設。團隊建設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建設現代新型智庫必須更加注重科研團隊合作的力量。會用人,用好人,在新型智庫道路上給青年人即新一代群體提供更多的機會,嘗試使他們擔當大任,并使之發揮學科領域帶頭人的優勢,使社會智庫發展朝著全方位互動模式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莉麗.《大學思想庫建設的國際經驗及其走向》[J].重慶社會科學,2012,(8):106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www.gov.cn
[3]張成福,黨秀云.公共管理學修訂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