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摘 要:“托卡塔”是一種炫技性的器樂體裁,王千一先生將西方作曲技法和中國民族音樂特點相結合,創作了這首《托卡塔》,筆者從作品本身出發,總結出了在演奏該作品時應注意的技術難點以及如何把握該作品的音樂情緒,以便更好的演奏《托卡塔》。
關鍵詞:王千一;托卡塔;音樂情緒
一、《托卡塔》的背景及特征
“托卡塔”又叫炫技曲、觸技曲,它是一種自由的即興性的器樂曲體裁,起源于十六世紀意大利?!巴锌ㄋ边@種體裁表現在它的結構非常緊湊,速度特別快,技巧高超難度大,最早主要用于管風琴和大鍵琴等鍵盤類的樂器。正因為這類作品極具炫技特點,所以對于當時文藝復興的作曲家和觀眾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到了十七世紀,托卡塔的炫技性特點更為顯著,并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無窮動式的單一的依靠技巧性樂曲。到了十八世紀,托卡塔的音樂性得到了加強,并更能充分的展示出作曲家的技藝。直到十九世紀后期,具有民族性、炫技性等其他類別的作品相互結合的特點都融入了“托卡塔”這種體裁里。
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引進了西方的鋼琴音樂,作曲家們將西方的作曲技法與我國民族音樂相結合,于是大量的中國鋼琴作品應運而生,1989年,我國作曲家王千一先生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并加入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創作了一首“托卡塔”體裁的鋼琴曲。這首作品結構緊密精湛,一氣呵成,自問世以來深受好評,要想彈奏好該作品,得掌握一些演奏技巧。
二、《托卡塔》的演奏分析
《托卡塔》這首作品充分展示了“炫技性”這一特點,樂曲以急板的速度運用雙手交替為技術特征,并且巧妙的結合了經過句跑動,和弦震音等技巧。這首曲目一共可分為三個部分,從開頭到第26小節,旋律簡樸輕盈,即使在持續重復音的階段左手的旋律依然清晰可辨,第27小節至74小節可劃分為第二個部分,樂曲對第一部分的音樂有一個短暫的呼應,隨之繼續發展到高潮,作曲家仿佛讓人有種眼花繚亂的感覺,但是兩只手彈奏的不同色彩對比卻又鮮明,第75小節至104小節是最后部分,這一部分將前面的主題旋律稍作再現,然后以漸強再到漸弱的方式結束全曲。
樂曲一開始是以右手和左手相互交錯的同時展現了旋律的跳動,右手持續重復G音,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靜態,而左手則演奏主旋律,我們可以理解為動態,那么兩只手的演奏即為動靜結合,它的經典之處在于不僅運用了西方作曲技法,還巧妙的將我國美學思想融入作品中。在練習該作品的時候,可以將左手的旋律刻意突出一些,而右手重復的音更應該把握力度均勻,手臂放松,將所有的力量集中到指尖,指尖一定要勾緊,這樣才會彈奏出有顆粒性的音色。從第8小節起,左手的低聲部出現了保持重音,一直延續到13小節,這個連續的重音構成了一組音階式的上行音列,在堅定有力中逐漸把樂曲推向了高潮,與此同時,雙手由單音的交替變為了雙音與單音交替,也進一步起到了推動作用。在整首樂曲中,踏板的使用也尤為重要,切忌過多使用踏板,避免聲音渾濁不清,在重音的地方可以適當使用踏板。在第一部分中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指法的變化,指法的正確使用可以確保聲音過渡平穩不突兀。
樂曲從第15小節開始,音樂色彩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力度由強轉變為了中弱,音色由鮮明輕快變得纖細靈巧,音區也移高了一個八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使音樂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從19小節到21小節,左手出現了不規則的重音,打破了6拍子的律動,同時這些重音又構成了一組下行音列,使樂曲變得別有一番風味。這里的左手低音要彈得有顆粒性,右手要運用手腕彈得輕巧生動。從第21至24小節,是樂曲出現的第二個高潮,左手出現了非三度疊置的帶有色彩的和弦,重音由前面的不規則回到自然的拍子重音上,練習時應當設計好指法,做到右手旋律一氣呵成,這一部分音的進行打破了傳統自然的分解和弦進行規則,但從旋律性上來講,音樂顯得自然流暢,另外在彈奏此段時,不要過高的將手指高抬,影響觸鍵敏捷性,手指需要平穩,力度可作跌宕起伏,使音樂更具有表現力。第25、26小節雙手交替上行過渡,音樂重新變得安靜放松,這為后面的高潮出現做了恰當的鋪墊,從第36小節開始,音樂情緒變得激動起來,直到第44小節,這種音樂情緒得到升華,右手不規則的重音推動樂曲以不安和躁動的情緒進行,隨著樂曲的進行,重音也越發密集,將音樂情緒再次推到高潮,在演奏該段時,越是音密集就越得放松身體,大小臂與手腕都需松弛,所有力量集中到指尖彈奏。第56、57兩小節快速的經過句后,鋼琴仿佛變成了一件打擊樂器,雙手以和弦進行的方式快速交替,抓住人心,在彈奏高音區疊置和弦的時候身體向右傾斜,靈活運用手腕,將大小臂的力量輸送到指尖,肩部放松,音色一定要集中不能散。
在第63小節稍作休息的時候又再次將音樂推到高潮,雙手在高音區以三十二分音符的震音持續彈奏,力度保持在ff上,需要注意的就是拍子掌握準確。第66小節開始是一個華彩樂段,彈奏這一段時,才開始不需要表現明顯的力度變化,只需要表現出音樂的張力即可。緊接著力度開始變弱,在最后幾個音的時候可以漸慢以便更好的接67小節,這一部分演奏難度較大,對彈奏者來說也是一個考驗。接下來過渡的幾個小節從結構上看它又把音樂與開始相呼應,這幾小節給人一種愜意寧靜的感覺,從87小節開始音樂又似乎緊張不安,這一部分演奏者得注意情緒的把控,不能彈得過于激動,音色應當保持清澈明亮。從第99小節開始,音樂從張揚變得含蓄,音響效果有了強烈的對比,結束句以左右手反向進行,以漸強開始,漸弱結束,彈奏者需要彈得果斷干凈,毫不猶豫。
參考文獻:
[1]楊祝祥.王千一鋼琴作品《托卡塔》的演奏分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0.03:38-39.
[2][美]露絲·史蘭倩絲卡著、王潤婷譯,《指尖下的音樂》,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