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禮屏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教育部門對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立定跳遠作為體育學科重要教學內容,也應在當前背景下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就快速提升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進行相關研討,旨在更好的發揮出立定跳遠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快速提高
在立定跳遠教學中,經常會出現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造成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偏低,難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因此為保障立定跳遠課教學質量,教師不僅需明確新課標改革對體育學科整體改革提出的要求,更要認清立定跳遠課教學期間存在的局限性,不斷應用創新教學模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立定跳遠課程的參與感,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立定跳遠技巧。
一、立定跳遠技術分析
立定跳遠是學生體育健康標準測試重要內容,可更好的培養學生下肢爆發力及彈跳力,提升學生上下肢用力協調性。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包括預擺、起跳、騰空及落地等環節,因此為保障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就要以提升學生力量為基礎,以傳授學生起跳前預擺及蹬地技巧為核心[1]。不僅如此,教師在設計立定跳遠課教學內容時,也需從動作高度、遠度、準確度等方面入手,保障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立定跳遠理論知識后,再進行大量的實踐練習,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正確技術動作,實現身心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
二、立定跳遠課教學局限性分析
(一)理論與實踐授課安排不合理
就目前來看,立定跳遠課中理論與實踐授課安排不合理,部分教師為盡快提升教學效率,大大縮短了理論教學時間,使學生沒有完全理解立定跳遠技巧及規范,造成學生在立定跳遠實踐中遇到諸多困難,如蹬地角度小、小腿未前伸等,嚴重影響到了立定跳遠教學質量。
(二)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較大
由于學生身體素質受成長環境及遺傳因素影響,差異性較為明顯,進一步提升了立定跳遠教學難度,部分學生因力量不足,上下肢協調性及靈活性不好,難以掌握立定跳遠技術技巧,逐漸對立定跳遠課失去學習興趣。因此需教師積極應用分層教學法,針對學生身體素特點,設置不同教學任務,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三)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部分立定跳遠課中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師為更好提升實際教學效率,讓學生通過競賽等方式不斷重復練習立定跳遠技巧動作,使學生學習壓力大,課堂疲倦感強,對立定跳遠課失去興趣。
三、提升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一)應用分層教學模式
為更好的解決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較大問題,教師可采用分層教學模式,以身體協調性、力量及體育學習經驗為標準,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并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特征,設計出難度適宜的學習任務,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因材施教。
1.起跳分層教學
在立定跳遠起跳教學時,部分學生會因蹬地不充分、起跳角度小而出現跳不高、跳不遠等問題,因此可在距離起跳線10至20公分處按照前高后低的方式擺放不同起跳高度及遠度墊子,讓學生可感知到具體學習任務,在需跳過墊子時有意識的蹬力向前方跳[2]。同時,教學內容需從根本上體現出學生課堂中心地位,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起跳分層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男生往往對高難度學習任務充滿信心及挑戰欲望,傾向于選擇高出其自身素質的學習任務;而大部分女生則會對擺放墊子此種方式充滿恐懼感,更傾向于選擇低于其身體素質的學習任務,因此需通過設置任務晉級標準,如未完成高難度任務時,需降低任務難度;完成三次以上學習任務,需提升學習任務難度等來提升實際教學效率。
2.騰空分層教學
騰空是立定跳遠課的教學難點與重點。在實際教學期間,部分學生會出現做不出空中收腹動作或收腹不夠快問題,造成騰空高度不高、騰空時間較短[3]。因此為讓學生可有意識的做出收腹舉腿動作,可將體操墊按照兩高的順序擺放。在起跳時將體操墊向前移或向后移20至30公分,劃分出新起跳線,后面擺放墊子增加遠度設置,讓學生能夠在有意識的收腹后將腿伸直。而在一些身體素質較為薄弱的學生群體中,可通過擺放不同高度的體操墊來延長其騰空時間,提升立定跳遠成績。
3.落地分層教學
在立定跳遠技術動作中,落地動作對學生立定跳遠最終成績具有直接的影響,要求學生能夠在落地使將腿積極的前伸,以增加跳的遠度。同時,立定跳遠技術動作還要求學生雙腳同時落地,腳后跟先著地,過渡到腳掌使屈膝緩沖,以保障身體免受傷害,避免身體因前沖不穩而出現后倒情況。因此在落地分層教學模式的使用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前低后高的方式擺放體操墊,將體操墊高度控制到20至40公分,使學生可有意識的提前糾正自身落地動作,提升立定跳遠成績。
(二)應用游戲教學模式
游戲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可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更多 體育技巧。但由于部分教師對立定跳遠課中游戲教學模式的設置存在誤解,將由于放置在相對獨立的地位,隨意性較強,反而降低了教學效率[4]。因此為快速提升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在應用游戲教學模式時,也需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如青蛙跳競賽等,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提升自身下肢力量及爆發力,為更好的掌握立定跳遠技巧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應用分解式教學模式
注重在立定跳遠課教學中應用分解式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及身體素質,將立定跳遠按照順序劃分為不同教學環節,強調教學環節中技術細節。具體來說,立定跳遠可分為預擺、起跳、騰空及落地等環節,在預擺時應保持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后擺動時兩腿伸直等。
(四)應用檔案式教學模式
在立定跳遠課教學過程中,課后練習也是十分關鍵的環節,需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鞏固與延伸[5]。具體來說,教師對學生身體素質及課堂表現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在學生練習后測量及記錄立定跳遠成績,及時表揚取得進步的學生,加強與成績不變或落后學生的溝通及交流,幫助學生找尋到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的練習,切實提升在立定跳遠課中的參與感及積極性,從根本上提升立定跳遠課教學效率。
(五)應用口訣式教學模式
為幫助學生盡快的掌握立定跳遠技巧動作,體育教師也可采用口訣式教學模式,通過精煉的語言幫助學生熟知技術動作要點。舉例而言,立定跳遠口訣為:一擺二蹲三起跳,快速蹬腿展身體、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著地向前起。讓學生通過對立定跳遠口訣的理解,明確立定跳遠各個環節要點,切實提升自身立定跳遠成績。
(六)應用設問式教學模式
在立定跳遠課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出現不清楚正確用力方式、身體不協調等問題,使得在立定跳遠課中無法發揮出自身的最大潛力。因此需體育教師應用設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作用,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切身投入到立定跳遠實踐中找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立定跳遠教學中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四、總結
總而言之,現階段立定跳遠課中依然存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安排不合理,學生主觀學習意識不足等問題,需教師更好的明確學生學習需求,積極運用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盡快掌握立定跳遠運動技巧學習規律,提升自身立定跳遠成績。
參考文獻:
[1]邱謙.面向全體學生的差異性教學——以一節立定跳遠課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4 (08):64-65.
[2]洪道毅,姚唯未.對“體育中考項目教材化”的理解——以立定跳遠項目為例[J].體育教學,2015,35 (09):28.
[3]顧建華.統籌“教”與“學”盤活常態課——以《立定跳遠》課為例對低段體育教學語言運用的思考[J].體育教學,2016,36 (05):46-47.
[4]陳昌福,俞培明.基于項目特征的課堂觀察量表制訂與使用——以浙江省九城區聯盟研討活動中立定跳遠展示課為例[J].體育教學,2017,37 (09):22-25.
[5]董富秋,李玲.以立定跳遠為例,談體育教學“增密提效”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7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