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生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們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時候,在對他們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要對其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尤其是在身體素質方面。很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通過中長跑的基礎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心肺功能,發展耐力素質,提高其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從而為他們的身體健康成長提供更多可靠的保障。中長跑這項體育運動結合了速度的轉換、耐力的控制及技巧的靈活運用,通過科學的、高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可以為初中生的心肺功能帶來更多的益處,從而提高中長跑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 中長跑; 策略探討
隨著當今社會物質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也隨之嬌慣和不愛運動了,這些都導致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其他運動能力水平的降低。而體育中的中長跑訓練是現實生活中最常用的鍛煉方法之一,它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既需要力量又需要協調性,對于中學生來說,是最好的身體素質訓練方法之一。且通過中長跑訓練,還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勇于進取等優質的品質,從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會有更大的提升。因而應用科學正確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中長跑的熱情,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中長跑能力。本文中,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體會來指出初中生中長跑學習和訓練中的主要問題并以此來談一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中長跑能力的策略。
一、初中生長跑心理障礙
(一)產生心理障礙原因
進入初中后學生逐漸對體育有了了解和掌握,但是許多教師沒有正確引導,導致學生盲目認識體育,根本沒有意識到長跑能夠促進自身的生長發育,錘煉意志品質。學生對于中長跑還有的抵觸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這種體育項目認識不清,認為其“枯燥”又“無用”,又加上在長跑過程中出現的身體不適的生理現象,是學生在中長跑的訓練中難以堅持下來。一旦在長跑中發生不適應感,必然引起學生恐慌,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與自覺性。而且初中生的心理處于發展階段,依賴性強、意志品質差,也會影響到他們參與長跑。
(二)心理障礙的現象
初中生對長跑的心理障礙主要有厭倦、怕苦、怕累以及恐懼幾種現象,下面就對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初中生從小學畢業走進初中之后,教材中就屢屢提到了長跑,但是學生感到枯燥單調,激發不出他們的興趣。加之長跑屬于劇烈運動,許多學生鍛煉中可能出現生理反應,感到十分艱苦,自然就會給他們心里造成條件反射般的害怕。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一旦沒有正確引導,沒有采用多方法、多手段實施教學,然給他們心里造成負擔,進而產生厭倦、抵觸及恐懼心理,還有些初中生缺乏獨立性與刻苦精神。這些孩子自身體質較差,心就對長跑充滿膽怯,使在被迫情況下完成長跑,極易出現怕苦怕累的心理。
二、提高初中生長跑應對策略
(一)加強體育知識的傳授
體育教育中不能夠忽視理論教育,而且在理論教學時要給予正確引導,教師要給學生講明白長跑的作用與意義,讓學生樹立出正確學習動機。中長跑可以鍛煉初中生韌帶的柔韌性,增加其關節的靈活性,在長期的堅持中以使自身的骨骼力量得到不斷的加強,身體的抗壓能力得到持續地提高。同時,中長跑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初中生的心肺功能,促進自身的血液循環,使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水平得到不斷的提升。這樣持續的鍛煉,又能使初中生的神經系統得到有效地刺激,促使其大腦活動始終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因此,只有加大科學的理論知識宣傳,才能使初中生更好地認識中長跑,從而激發他們主動參與的熱情。在一些體育課上,老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關中長跑科學講述的視頻,通過這些視頻的播放,以及老師的講解,使學生們能夠比較深入地理解中長跑的科學有效性,培養孩子們對中長跑的更多興趣。
(二)結合初中生身心特征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
對于初中生來說,由于其身心都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就使得其對于運動量的承受力非常有限,而在心理上也顯現這一種不成熟的特質。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實際中長跑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對初中生身心特點進行考慮,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培養初中生對于中長跑學習的興趣。比如,在體育課上,老師們根據學生們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分組,且都讓每個小組通過相互之間的比賽進行競爭。可以先以400米或600米等等作為測試項目,學生們在不同的小組中通過自身的特點都可以在自由地發揮,這樣就可以調動初中生的參與熱情。在比賽中感受中長跑的魅力,也可以通過這些小型的比賽,促進初中生相互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不同小組的隊伍凝聚力,增加他們的榮譽感、使命感,使學生能夠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鍛煉動力。
(三)逐漸提升運動量
剛剛走進初中校園的學生,因為缺乏體育系統教育和實戰,不要馬上測試他們的耐力水平,要采用循序漸進聯系方法,讓初中生慢慢適應距離上的增加,有效避免學生出現不良心理障礙。(1)可以開展的是定速跑,讓學生依照一定速度慢跑,從短到長,鍛煉一段時間之后就能夠增強他們有氧耐力水平與長跑適應能力,也能夠使他們逐漸提升自己中長跑的適應能力以及耐力的水平;(2)也可以定期開展定距離跑的練習,開始距離不能太長,比如定400 米等,要求學生的速度有序、穩步提升;(3)速度與距離搭配,一定要注意運動量適中,合理調節初中生情緒,結合他們心理與生理基礎上循序漸進。并且在練習的過程中努力調整好學生的情緒,從而有效地在同學生生理以及心理相適應的情況下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穩步的提升。
(四)高效系統的練習方法
由于學生自身個體環境、主觀能動性、遺傳、性格以及自身發育等方面的差距,就會使得學生無論是自身的運動能力個體的發育狀態都存在較大的不同。初中生的身體素質較弱的客觀條件決定了老師們在進行中長跑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教師要區別對待、合理安排多種形式的跑,并將學生比較感興趣內容穿插進去,進而調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效系統的教學。初中生對于中長跑的認識總是停留在枯燥乏味的階段,因此,初中的體育老師就應該用新穎高效的練習方法,如領先跑、健身跑、障礙跑、定速跑等各種模式輪流來,讓學生不但感到趣味性還感到老師花樣多、有新意,進而感受到長跑的樂趣。
總的來說,對于我國現今的初中生來說,需要能夠在日常學習的同時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中長跑是一個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體育項目,初中生中長跑的學習是一個 科學的工作,只有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通過正確的思想引導,各種訓練方法、手段,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科學和正確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中長跑能力,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長跑中來。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邱曉霞.世居高原、平原大學生體質的比較研究[J].網絡財富,2010 (5):103-104.
[3]王學勝.淺談初中生中長跑心理障礙及其克服[J].魅力中國,2011 (6):276.
[4]周桃月.初中生中長跑的心理障礙及對策[J].體育,2010 (8):152.
[5]宋淑華,劉堅,高春剛,翟波宇.遞增負荷運動對中長跑運動員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 (1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