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蓉
技術升級會帶來繁榮紅利。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知識產權逐漸成為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企業圍繞知識產權展開的競爭也愈加激烈,有些競爭行為甚至已經超越了法律界限,落入不正當競爭的范疇。但是,絕對不能將現有的不規范的競爭局面歸咎于創新技術的出現,而是應該更多地從行業規則與權利保障的角度審視當下競爭不規范的問題。
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從法律層面和技術層面對新興的發明加以監管。科技的創新已經進入到人類的生活場景、社交場景之中,只有重視知識產權制度對科技創新的保障與激勵,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科技創新。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中國發展知識產權事業對促進經濟建設、人才培養、產權保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申長雨指出,2019年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完成重組之后的開局之年。
新的一年,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配合做好《專利法》修改,加快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制定完善商標權、專利權確權和侵權判斷標準,推動建立地理標志統一認定制度。要提高知識產權運用水平,深化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發揮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作用,促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發展,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助力精準扶貧。要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知識產權基礎信息和資源平臺的統籌整合,加快國家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立項建設。要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實現首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創新支持中心掛牌運行,加強“一帶一路”和小多邊、雙邊知識產權合作,更好支撐國家對外開放。要加大干部人才工作力度,增強綜合保障能力,為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的知識產權工作與往年相比,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做好知識產權工作,應更多地深入基層,了解創新主體、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實際需求,知識產權工作才能為中國創新驅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