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頔



[摘要]目的:探究在確保攝影圖像質量的同時有效實現攝影輻射劑量降低的方法。方法:選取乳腺數字化攝影設備,在手動曝光(以下簡稱“MEC”)與自動曝光(以下簡稱“AEC”)的拍攝條件下對于乳腺模型進行曝光測試并對每一種條件下腺體的注射劑量(以下簡稱“ESD”)與平均劑量(以下簡稱“AGD”)進行記錄,選取專業影像科醫生按照相關標準對所得到的影像進行評判,對不同條件下ESD、AGD以及圖像的質量進行對比。結果:當固定管的電壓為28kV時,ESD與腺體內AGD與電流大小呈正比例關系;當固定管的電流為56mAs時,ESD與腺體內AGD與電壓大小呈正比例關系;通過分析表明,固定管電壓和電流變化后所得的圖像在評分上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上進行乳腺數字化X線檢查的攝影過程中,采用MEC模式可以實現患者輻射劑量的有效降低,從而實現輻射劑量最優化的目的。
關鍵詞:數字化攝影;乳腺檢查;輻射劑量;應用價值
現階段,乳腺癌已經成為了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該病的死亡率在惡心腫瘤中位居第四,對于女性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威脅。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表現出上升的趨勢,發病年齡也有逐漸年輕化的勢頭,因此,對于醫療工作者而言,有效促進該病診療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實現患者的有效治療,從而降低其死亡率并促進5年生存率的提升[1]?,F階段,臨床上對于該病的診斷方法主要是乳腺X線攝影,然而,在攝影過程中,對于輻射劑量的使用仍處于探索的階段,本研究旨在有效分析不同攝影條件中圖像的質量,從而在有效促進輻射劑量減少的同時確保攝影圖像效果的優化?,F將研究數據匯報整理如下。
1、研究設備信息
本次研究采用的設備信息如下:(1)乳腺數字化攝影設備(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2)BARCO醫療用顯示設備(岱嘉公司生產);(3)影像傳輸及存儲系統(岱嘉公司生產);(4)乳腺質控模型(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生產):該腺體模型可以視為脂肪與腺體組織比例為1:1,且壓迫厚度控制在45mm的標準女性乳房的模擬物。其中,模型內包括15組測試對象,具體可以分為微小鈣化灶模擬組5例(直徑在0.14~0.52mm);腫塊模擬組5例(直徑在0.15~2.10mm);纖維組織模擬組5例(直徑在0.45~1.60mm)。
2、研究方法及評價標準
2.1 研究方法
使用相關X線攝影設備在不同攝影條件(即AEC模式與MEC模式)下對乳腺模型進行拍攝。具體操作如下。
2.1.1 AEC模式? 對X線機上進行模擬壓迫板的安裝,令其保持在校準狀態,取設備的頭尾位置實施8次連續曝光,根據曝光所得的數據進行設備的自動校準。在AEC模式下對乳腺模型進行5次連續攝影,對曝光條件與輻射劑量進行記錄,并對平均值進行有效計算。
2.1.2 MEC模式? 將乳腺模型置于影像探測器的平板之上,使其與胸壁邊緣對齊。在攝影過程中,通過壓力的施加,確保其厚度與壓迫情況與模型相同,壓力應控制在70N。在使用MEC模式時,應將對設備采用兩種方式進行測試,一種方式對電壓進行固定,測試電壓為28kV時,固定管內電流分別為40mAs、45mAs、56mAs、63mAs、71mAs、80mAs、90mAs、100mAs、以及120mAs時的相關數值;另一種方式對電流進行固定,測試電流為56mAs時,24~34kV電壓的相關結果。上述每種攝影條件進行3次測試,以便對ESD與AGD的數值進行記錄與評價。
2.2 評價標準
測試內容包括患者的模擬腫塊、模擬鈣化灶以及模擬纖維組織等三項內容。
2.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軟件負責數據的處理工作,以“x±s”用以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在統計學內部存在意義。
3、結果
研究表明,ESD與腺體內AGD與電流大小呈正比例關系(圖1)。此外,當固定管的電壓為28kV時,與之相對的管電流在40~120mAs之間,在圖中,白色箭頭表示AEC模式的評價結果,黑色尖頭表示MEC模式的評價結果,由此可以得出,MEC模式的各項評分均有所上升,并且圖像的評分與電流之間無直接關系(圖2)。
當固定管的電流為56mAs時,ESD與腺體內AGD與電壓大小呈正比例關系(圖3);圖中黑色箭頭表示曝光條件低于27kV時,相關評分有上升態勢,且圖像評分與電壓的上升無關(圖4)。通過分析表明,固定管電壓和電流變化后所得的圖像在評分上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現階段,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臨床上已經將乳腺X線攝影公認為早期乳腺癌篩查工作中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2]。然而,由于乳腺對于輻射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因此,作為患者而言,越來越多的患者逐漸開始關注輻射劑量對自身造成的影響與潛在風險。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開始了全新的研究與探索,旨在有效降低輻射劑量的同時提升圖像的情緒度與準確性,以便為臨床診斷提供幫助[3]。
本次研究表明,在AEC模式下,其所產生的輻射量并非目前最低的輻射劑量。在圖像質量達到標準的前提下,通過手動對管電壓與管電流進行降低,有利于促進輻射劑量的下降。由此可以證明,MEC模式更依賴于醫療人員的素質與經驗,若醫療人員經驗豐富,則可以采用MEC模式,以便有效降低輻射量,若技術能力較弱,則應選擇AEC模式,以便有效避免由于圖像質量不佳造成了的重攝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
綜上,在臨床上進行乳腺數字化X線檢查的攝影過程中,采用MEC模式可以實現患者輻射劑量的有效降低,然而,其需要醫療人員有效強化自身素養,從而實現輻射劑量最優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進良,袁華,馮劍楠,孫皓,謝長軍.全數字化乳腺攝影降低輻射劑量的探討[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02):85-88.
[2]施雄,傅晶,夏慧敏.全數字化乳腺攝影輻射劑量與乳腺厚度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08):858.
[3]劉江,柳杰,趙穎如,徐文貴.數字乳腺X線攝影技術的研究進展[J].國際醫學放射學雜志,2016,39(04):4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