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京生
摘要:在世界上,足球具有十分強大的影響力,受到很多青少年的喜愛。在當前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很多學校都逐漸開展足球教學,以期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能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足球;核心素養;足球教學
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從足球體育文化入手,吸引學生眼球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基礎;在教學時需要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健康意識、體育品德以及身體素質,增加足球訓練的趣味性,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使學生能樹立起終身體育的理念,主動參與到足球訓練中。
一、開展足球體育文化教育
要想借助足球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就需要教師將足夠的起源、演變過程利用有趣的方式講解給學生,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在體育課堂中了解足夠的規則,掌握更多的運動知識,并實現學生綜合素養和認知能力的同步提升。此外,利用足夠體育文化展開教學,還能有效增強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
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從網絡上搜集與足球相關的視頻、動畫等,在上課時與學生一起觀看,了解足夠的發展歷史,詳細介紹足夠的運動器具,準確把握足夠的相關規則,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動畫和視頻等可以吸引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增加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了解足球,并積極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實現學生運動能力的穩步提升。
二、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安全意識
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教給學生豐富的足球知識,還需要重視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1]。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足球運動所帶來的好處,使其認識到體育運動的必要性和積極性,進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足球訓練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在培養學生健康意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人體機能方面的知識,了解足球對人體機能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參與足球運動與不參與足球運動人員的身體對比。這樣的方式可以給予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刺激,使其能真正認識到足球的重要性,以此實現學生健康意識的提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的身體機能將會得到大大提升,并逐漸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此外,教師要需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在足球運動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摩擦、碰撞的小事故,而這就可能會對學生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重視安全教育,規范學生的運動行為,教給學生保護自己的方法,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安全第一”的意識。在講解足球技巧時,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哪些行為可能會導致自己受傷,在訓練時需要加以防范。只有教師能給外重視安全教育,反復強調不安全的行為,學生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從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與其他的體育運動相同,足夠運動也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能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實現其運動素養和能力的同步提升,鍛煉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進行足球教學時,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當前的實際身體情況,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逐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首先,在正式進行足球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與學生一起進行熱身訓練,拉伸學生的身體,活動學生的關節,防止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意外事故;其次,教師就需要開展基礎訓練,練習變速跑、跳躍訓練、曲線跑、后退跑、變向、急轉、急停等動作,促使學生能在基礎訓練中逐漸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最后,在完成熱身與基礎訓練后,教師就需要開展適當的足球訓練,可以先從簡單的踢球、停球、顛球開始,逐漸學會搶斷球、運球等技能。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不僅能掌握更多的足球理論知識,還能掌握更多的足球技巧,參加多樣化的足球訓練,顯著提升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提高學生的體育品德
足球教學并非只是技能訓練,也并非只是體能訓練,而是要實現學生知識能力、身體素質、道德品質的同步提升[2]。因而,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努力拼搏的道德品質,磨練學生的意志。在足球訓練中,需要進行強度較大的訓練,很多學生都是流血流汗不流淚,為了團隊的榮耀而努力拼搏。即使學生遇到挫折、出現摩擦,也能夠做到不抱怨、不放棄,能夠相互鼓勵、相互理解,為了集體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小利益。從這些方面就可看出,足球訓練能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使其能逐漸成長為一名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3]。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需要認真指導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各小組內需要相互配合,培養默契度,提高整個小組團結合作的能力。教師在教學完某一動作后,各小組需要展開訓練,并挑選出優秀的學生在前方進行示范,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之后,教師就可以開展小組間的競賽,激活學生參與競賽的熱情,可以為了小組的勝利而努力。足球教學需要教師能重視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將集體利益和榮譽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提高學生的比賽能力
當學生已經掌握足夠的足球技巧后,教師就可以開展比賽訓練,全面分析和了解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在比賽中,教師需要充當裁判,全體學生需要秉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比賽原則,遵守足球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如果教師發現學生存在違規行為,就要進行嚴厲的懲罰,借此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使其能在比賽中形成正確的體育精神。在完成比賽后,教師需要認真點評學生的表現情況,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學生比賽能力的提高并非是短期內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長期堅持。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比賽的形式,增加足球訓練的趣味性。在比賽中,學生能掌握更多教材中沒有的知識,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其在體育課堂中更加快樂地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足球教學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因而需要引起體育教師的重視。面對當前新的教育形式,小學體育教師需要認真分析足球教學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恰當的訓練活動,最大程度提高足球教學的有效性,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欣.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足球教學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2):63-64.
[2]曾萬華.核心素養思想推促小學足球教學有效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2):106+113.
[3]林沛春.小學足球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