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浩宇
摘要:戲劇作為一門綜合藝術,融合了音樂、美術、文學、舞蹈等藝術形式,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教育意義,幼兒教育中是一種強烈有效的教育模式,將幼兒戲劇運用在教育中最早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英美等西方國家教育者進行課程實踐探索,如今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和教育需求,幼兒戲劇的重要性越發的被研究和探索,尤其是針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教育者更是積極探求幼兒戲劇的合理模式。
關鍵詞:戲劇教育;學齡前兒童;藝術教育;幼兒戲劇
一、幼兒戲劇教育概念
幼兒戲劇即學齡前兒童的戲劇教育,從屬于藝術教育中的一種。從目前的資料中顯示,幼兒戲劇仍然屬于一個概念,并沒有哪一家一派進行具體統一的劃分,英國學者彼得認為每個兒童都具有戲劇表達的特質和天賦。[1]中國的一些研究學者有這樣的界定“幼兒戲劇指適合于幼兒接受能力和欣賞趣味的戲劇”。[2]通過翻閱前人研究,筆者認為幼兒戲劇便是:“通過戲劇的表現手法(包括戲劇語言、表演、思維等元素)進行有助于幼兒階段的身心發展的教育活動便是幼兒戲劇教育”。
二、幼兒戲劇教育的作用
(一)幼兒語言發育的作用
幼兒階段的孩子正是語言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把握好語言教育對其日后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何種戲劇教育形式都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當幼兒去學習、表演戲劇的時候,戲劇臺詞、故事講述等方式加強鍛煉了幼兒的發音,情景表演能夠加強幼兒組織和表達能力;在進行戲劇教育的時候,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大腦,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尤其是一些即興戲劇教育過程中,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有利于學齡前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豐滿
幼兒戲劇教育是充分調動幼兒綜合能力的教育方式,不僅在對語言的培養和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對于幼兒的動作、身體、和感想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在參與戲劇教育活動過程中,也是幼兒進行自主創造的過程,在假定性下、以不同于現實的身份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想法。這種“戲劇創作”體現了想法與行動的對話,[3]幼兒作為戲劇創作的主體,在參與戲劇創造中,一直發散思維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在虛構的情境中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創造為真實表現的行為。此時的幼兒既是參與者又是主導者。這一過程就是豐富幼兒想象力和提升創造力的有效活動。
(三)對兒童的情緒調節能力和人格塑造的作用
戲劇離不開模仿,幼兒在進行戲劇活動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去認同和模仿戲劇中存在的角色特質,教育家班杜拉的經典實驗:“甲乙兩組兒童面對不同情況的解決欺凌方式做出不同的反應”。[4]這也是一種戲劇教育,戲劇活動對幼兒的思想價值觀念的塑造起著重要作用。幼兒會在戲劇的情境中去模仿,延伸到自身的情緒和情感抒發,通過參與戲劇中角色的情緒控制能夠增強自身的情緒控制能力,在面對負面情緒侵襲的時候,幼兒能通過戲劇教育中學到的技能減輕心理壓力,適當的釋放負面情緒,提升幼兒情緒調節的能力。
三、幼兒戲劇的發展規劃
(一)提高教師戲劇教育專業和素養
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在幼兒階段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戲劇素養和專業技能,保證能實現幼兒相關能力的發展。幼兒園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戲劇活動,例如邀請一些兒童戲劇的上演,讓教師和孩子們都能親身感受正規舞臺劇的編排過程和舞臺呈現;還可以邀請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提升教師戲劇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技巧,加強幼兒園教師之間的業務交流,能夠讓每位教師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不斷的提高自我、提高教學能力;鼓勵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戲劇教育相關書籍,結合劇場,組織教師親身參與戲劇活動,提高教師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加強教育質量。
(二)擴大戲劇教育主體
幼兒戲劇教育的主體在幼兒園,但是由于幼兒階段的特殊性,只靠學校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家長的態度和做法對孩子的影響相當大。因此家長的想法就要進行轉變,戲劇教育先吸引家長的認同和參與。幼兒園可以利用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形式讓家長了解戲劇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目標和影響,進而獲得家長們的支持,同時教師要和家長保持交流和反饋,促進家園聯動,加強參與感,提升效果,總之發展戲劇教育就要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和系統的保障制度,吸引家長的力量來擴大戲劇教育主體。
(二)開展豐富多樣的戲劇活動
當前幼兒戲劇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舞臺劇欣賞、戲劇應用教學、戲劇主題活動。后兩種形式可以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開展,例如:戲劇應用教學可以讓學生模仿繪本或者圖畫中的人物進行表演,通過教師的引導,在玩中學,引領故事發展,體會其中道理,從而達到對知識的體驗和感悟。對于戲劇主題活動來說,有更加廣闊的渠道進行豐富和應用,親子互動表演、參觀博物館、社區行為表演等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戲劇教育,讓幼兒能夠真正地獲得相應的戲劇經驗,提高他們的創造表現能力,同時能夠保證幼兒戲劇經驗在時間上的連續性和動態變化性。[5]
(四)創設戲劇教育環境
將戲劇教育盡早的匯入我國的幼兒教育體系中也是重中之重,教育主管部門加大幼兒戲劇教育的宣傳、指導的強度,組織優秀的學者統一指導,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才能更快的取得實效,這比單個幼兒園或者單個地區的自行摸索要有更好的效果,也是推動我國教育可持續發展和推動我國戲劇藝術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
四、結語
戲劇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效果強的教育方式,是喚醒孩子的靈感、生命感和自我存在價值感的教育,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想象創造力和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教育模式,在當今的教育背景下,我們應當正視并重視這個問題,并制定積極有效的發展規劃,號召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參與其中,關注和支持學齡前兒童戲劇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教育氛圍,利用創新的戲劇教育手段,提高幼兒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楊靜.從后現代課程觀角度看兒童戲劇教育中的教師角色[A].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14,5.
[2]葉欣.創造性戲劇在幼兒園大班中的運用[J].幼兒教育研究,2016,5.
[3] 李涵 . 中國兒童戲劇史 [M].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4] 許卓婭 . 從怎么看到怎么辦——對創意戲劇教育實踐問題的思考 [J]. 幼兒教育,2011 (34).
[5]黃婉圣.教育戲劇中幼兒的“具身”存在及教師支持[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