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慶 孟云靈
摘要:在新課改理念的實施下,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的優化改進,為滿足當前社會主體形式的變化,以大數據技術為主的科技產物與傳統管理模式相融合,可有效提升學生工作的質量與管理效率。文章從積極影響、消極影響兩方面闡述大數據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并對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實際應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
引言:
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一般以傳統的教導形式為主,在長期的教導模式下,將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情緒,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下,高校輔導員可通過數據庫來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思想變動趨勢進行實時了解,并制定出相應的管理計劃,以此來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宏觀調控,進而提升整體管理質量。
一、大數據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在網絡信息平臺的發展下,大數據技術為信息資源的存儲與分類提供平臺,以保證數據信息在平臺下高效率運行。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應用時,工作人員可依據大數據技術來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思想行為等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并通過網絡資源的集成作用,將數據信息進行精準分類,以令輔導員可及時發現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此同時,大數據技術的涵蓋范圍包含視頻、音頻、圖像、郵件、網頁信息等,具有數據量大、種類多等特性,通過大數據對信息的采集,可為輔導員提供全方面的信息,以方便輔導員及時制定對應的教育方案,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層面的宏觀教導。大數據也為教育多元化的發展提供平臺,通過網頁信息的精準掃描,可及時對學生在網絡上的操作行為進行全過程監督,進而對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方向、興趣愛好、思想變動情況進行動態化了解,此等數據監督也為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提供優化路徑。
(二)消極影響
大數據是以互聯網為平臺來實現數據信息的分類處理、動態化監督等,其在思政教育中應用時,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并可依據學生的學特性來制定相應的管理模式,以此來達到理論知識、思想意識雙方面的教導。但部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傳統教育工作的影響,輔導員仍通過“填鴨式”的管理方法來對理論知識強行灌輸到學生的思維中,致使思政教育的活動性不足,部分教導對大數據技術的認知度不足,無法在實際管理中體現出大數據技術的實際價值,進而阻礙信息化管理的發展。此外,部分高職院校對于大數據平臺的建立、數據庫信息深度挖掘、數據精準分析等投入力度不足,造成數據信息未能依據當前管理任務來達到離散效果,致使部分信息在大數據技術范圍內出現采集漏洞、分類漏洞等,進而導致大數據技術無法發揮其最大使用價值。
二、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
(一)樹立大數據意識
在信息化技術與管理工作的融合下,令管理形式實現多元化發展,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來進行學習也成為主流趨勢。對于大數據技術來講,其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運用時,應將意識服務作為主體發展目標,提升職教人員的大數據意識,令其充分意識到數據信息在管理中重要性。與此同時,應培養輔導員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大數據技術來對管理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度挖掘、分析與總結,進而通過數據信息來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生活行為等進行研究,進而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
(二)建立大數據平臺
高職院校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其主體服務對象是學生,為最大限度的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功能效用,應將傳統的教育管理職能、教育服務職能與大數據技術相融合,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建立來實現數據信息資源庫的立體化建立。在大數據平臺建立時,第一,應對學校內部的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并將院部、系部、班級等明確分類,以此來作為大數據平臺建立的基礎。第二,信息資源數據庫應進行關聯領域的拓展,并將管理職能、服務職能與系統運行模式進行深度融合,為不同領域的資源融合提供對接平臺。
(三)組建工作隊伍
為保證大數據技術可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高效率運行,除數據庫資源信息的集成、分類等方面的技術拓展,還應建立專業化的工作團隊,通過技術與管理能力的融合,來推動信息化教育的變革。在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對職教人員進行專業能力方面的培訓,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在短期對輔導員進行高效率培養,并令輔導員在不斷的管理過程中,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與實際管理模式進行融合,以此來提升實際管理質量。與此同時,高職院校應引進大數據人才,令其在工作隊伍中起到帶頭作用,并為輔導員團隊樹立信息化管理觀念,以此來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效率。
(四)施行個性化教育
大數據技術是依靠網絡平臺來對數據信息進行集成,由于網絡平臺屬于開放性、實時性的交互模式,其信息多元化的傳播特性,為思政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模式提供平臺。為此,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開展時,應充分利用個性化原則,通過網絡平臺來搜集學生在各項網絡行為中產生的數據信息,輔導員將數據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以得出現階段學生的特征、愛好、情感變動方向等,然后在制定相應的管理內容,以與學生的成長規律、個性發展相貼合,進而實現個性化思政教育。
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對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層面進行分析,并對實際運用方案進行研究。通過大數據平臺的建立、師資隊伍的創建、個性化教育的實施可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建立完整的大數據體系,進而實現思政教育工作的縱向開展。
參考文獻:
[1]楊金輝.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探究[J].藝術科技,2019,32(10):234.
[2]孫達.“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平臺的創新構建[J].華夏輔導員,2018(21):4-5.
[3]董長貴.大數據視角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轉向與發展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