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
摘要:自主閱讀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能提升我們的文學素養和內涵,而培養小學生“愛”上閱讀,讓學生自主、樂意地去遨游書海,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實踐證明,讓學生找“對的書”, 讓學生“愛”其所愛,樂其所讀。學生喜歡閱讀自己“愛”的書,再去培養其閱讀方法。這比任務式的、指令式的或傳授式的培養閱讀更加有效。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書,充滿渴望,在渴望學會閱讀方法;把感悟與同學的分享,協作研究,在喜悅中懂得情感的交流。
關鍵詞:愛;喜歡;自主;閱讀
愛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建立在渴望之上。每個人都渴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對的人”,然后愛上了,然后沐浴在愛河中,然后會為了愛上而愿意做任何事情。對于閱讀,也不是每個人一見到書就有“一見鐘情”的感覺,一開始就喜歡閱讀。大部分人還是因為心動一本書而從此對書“日久生情”才愛上了閱讀的。在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探索中,讓學生“愛”上自己喜歡的類型是書:小說、卡通漫畫、童話故事、動物世界、軍事、汽車雜志等等,不拘一格。因為喜歡了,自然會樂意去閱讀,從閱讀中得到自己想獲取的知識,從閱讀中產生感悟,從閱讀中總結閱讀的方法和想法。
一、那么,如何去找到自己“對的書”呢?
第一,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吧。很多學生平時接觸的只有課本、作文選那幾本書,或者偶爾在老師的布置下傳閱圖書角的那幾本書,這種帶著任務閱讀的方式,極大的所扼制了學生學習熱情。這樣如何能讓學生去“愛”閱讀呢?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是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1、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開展薦書活動,制作好書推薦卡、詩歌朗誦、故事會、讀書交流會、讓學生交流讀書感受等活動,學生為了在活動中有所表現,所以就會主動去找自己喜歡的書,多讀多看,讓學生樂于讀書,樂天分享。2、寫讀書筆記。引導學生把書本上喜歡的詞、句、段摘錄下來,讓學生在積累的同時又豐富了自己的語言和寫作素材。還有,用一兩句話寫出書的主要內容,制成讀書卡、讀書心意卡等。3、辦手抄報活動。結合喜歡書的類型辦手抄報,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的時候,將自己感興趣的書中喜歡的文段摘抄下來,并進行裝飾,插入圖片,設計成整潔、美觀、有創意的手抄報,從學生的手抄報中,還可以發現很會繪畫的學生,發現學生喜歡的書中人物等。
第二,擁有自我,擁有目標。啟發學生思考,你需要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需要知道自己尋找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在無邊的書海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書。你所需要做的,是找到一本和你最有感覺的書,然后因為喜歡的類型的書而培養對書籍的感情。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學生的讀書量大了。在自主閱讀和同學分享的書籍中,每位學生都會慢慢發現自己比較有喜歡的書。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遨游在書海中,大量的積累一定會找到自己喜歡的,所謂“對的書”。在博覽群書中開闊了眼界,從而會去“愛”上某種類型的書,而愿意去讀、樂于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更強了。
二、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從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誦讀;慢慢產生質疑;學著去探究;跟老師、同學們一起討論,從而學著自己走著“閱讀”這條路。
曾經看過這么一句話:如果給學生一方草地,學生就只能像拉磨的驢子在原地踱步;如果給學生一片草原,那么,他們將成為一匹匹縱橫馳騁的駿馬。作為教師,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掌舵閱讀的方向,并加以引導,引著學生去創新閱讀的方法。
(一)用情誦讀,體味閱讀的喜悅。
興趣是兒童積極主動閱讀的基礎,它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和學習的興趣,是發展智力必要的條件。在課內閱讀中,要設計形式新穎、生動活潑的賞析性訓練,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豐富對課文思想感情的體會。
有感情的誦讀,學生們就會自然地成為文中的“角色”,是賞析、是表演、是“自言自語”地誦讀。
1、反復誦讀。“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篇文章時,本文是一首詞,我在學生預習文章之后,先幫他們標出重音和節奏: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然后讓學生們自己試讀,大聲誦讀,在反復誦讀中逐漸掌握節奏,并讓學生模仿古人的神態來吟誦,學生們個個熱情洋溢地投入到表演中,讀得不亦樂乎。這時,我特別為學生強調重讀字詞的意思和讀法,讓學生領悟北國冰雪覆蓋下的壯麗河山以及偉人的浪漫主義情懷。使學生把這首詞成誦于嘴邊,結合詞義,聯系生活,擴展想象,慢慢悟出深刻的含義。
2、用情朗讀。當學到《慈母情深》一課的時候,我注重感情熏陶,以“情”入手,滲入品質教育,引導學生聯系自己,做到課內與生活相貫通。我先讓學生們自己想想在家里是怎樣孝敬自己的母親的,為母親做過哪些事,并且先布置學生們回家親手做一樣小禮物送給自己的母親,然后仔細觀察母親收到禮物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因為課前師生都做了充足的準備,上課時大家都有備而來,學生踴躍發表自己的“所作所為”。最后再讓學生齊聲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脈絡,透徹地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當學生讀到: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這一段時,學生送小禮物給自己的母親時所見的細節與文中母親為了給我買書,努力工作的情形產生共鳴,并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意志。讀文章也是在讀自己的生活,從而產生了親切的情感,讀出了喜悅,更愛去閱讀。
(二)鼓勵質疑,讓閱讀走向對話。
“學貴有疑”,一個學生能在閱讀的時候不斷提出疑問,這是學生的大腦在思考、分析的過程。學生能積極思維,對課文的理解就會不斷加深。教師善于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就能不斷有所提高。教師對學生的質疑給予鼓勵和表揚,就會有較多的學生敢于提出更多的質疑,甚至變得更大膽的提出問題,從而把文章學得更深、更徹。疑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使閱讀的目的性更強。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對文章形成一種強烈的內心需求。如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我是這樣提問的:你去過圓明園嗎?你知道它那引人入勝的美景是從哪里來的嗎?現在這些美景還存在嗎?它們都變成了什么樣呢?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充滿了問題,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就會更加全面、透徹。同時,回答問題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了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
這樣的質疑討論,鼓勵了學生的獨立思考,使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當然,提倡學生質疑,提倡學生通過自己的討論深究去體味、領悟,并不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方法、思維方法上加以引導,體現在教師選擇恰當的點撥時機,使用恰當的點撥方法。就我的體會而言,一是在學生質疑遇到困難時,需要點撥;二是在學生難于發現問題時,教師要用設疑引疑的方法加以點撥,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三)提倡探究,讓閱讀成了習慣。
引導學生喜愛閱讀,并把閱讀養成習慣。在語文課上,我常常讓學生根據一定的題目,圍繞一定的題目搜集資料,學習資料,分析資料,綜合資料,進行判斷,最后得出研究的結果的實踐活動。經訓練,學生基本能根據一定的問題及一些邏輯系統的材料,進行周密的思考,獨立進行分析、綜合、判斷,得出自己的結論。當然,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露拳腳,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結果,同時也獲得了一種能力。學生的思維得到自由的發揮,這里談的自由不是隨意的亂想,而是一種靠學生獨立實踐的行為,是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要從教師把著手教的“束縛”下逐步解放出來。當然,教育不是放手不管,教師要幫助考慮題目、提供有趣的材料、設備、工具等,以使學生能維持其獨立的實踐活動。
三、注重自讀感悟,倡導合作探究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依靠自己的思考方式去感知、感悟及感受。同時,積極倡導學生把自己對文章的感悟與老師和同學分享,分享是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喜歡和別人分享從書籍中獲得的知識后的喜悅。這種充滿愛的閱讀,總會在過程中得到快樂,而分享快樂是繼續去制造快樂的動力。當你將你所擁有的快樂分一點給你身邊的人,共同分享,共同品味。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快樂!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他們對書籍的體會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個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他喜歡看《汽車雜志》,世界上什么車的標志都會認,能說出不同類型的車的產地、動力及各種汽車的指標。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掘這種不同,激發學生的感悟力,并引導、鼓勵他發展優勢,讓他跟同學合作探究,分享看《汽車雜志》的喜悅和方法,在分享中得到別人的支持和贊揚。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將學生當作學習和發展的主人,弘揚其自主意識和能動作用,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組織并指導學生主動投入、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從而發揮其智慧潛能,實現其自我發展,讓學生“愛”其所愛,樂其所讀。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讓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書,在書海中發現“愛”,與書培養出“情”。當一個人“愛”上了書,自會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精妙。國學大師梁啟超說:一個人學生時期能否養成讀書興趣和讀書習慣是件人生大事,將影響其一生的幸福和發展。我們一直讓學生在我們的要求下閱讀,何不嘗試讓他們讀上自己喜歡的書,我們再去引導他們去掌握閱讀方法和情感的感悟,從而再拓展到閱讀各種書籍中去。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研究[A]. 連成成.《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 2018.
[2]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實施研究[A]. 黃琴,朱凌.《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 2018.
[3]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要素厘定與實踐探析[A]. 黃阿梅,黃桂瑩,黃麗珍.《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C]. 2018.
[4]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J]. 高克強.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6(04).
[5]如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J]. 李光.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