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蘭
摘要:媽祖信仰文化肇于宋,興于明,盛于清,繁榮于現代,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本文從廣東普寧流沙北街道西隴村的媽祖傳奇談起,對媽祖信仰文化的當代價值作一初探。
關鍵詞:媽祖 ?信仰 ?文化 ?當代價值
一、西隴媽祖傳奇故事
廣東普寧流沙北街道西隴村的天后古廟與眾不同,別的地方的天后宮廟,奉祀的只有一尊莊嚴的天后神像,而西隴村的天后古廟,奉祀的神像卻有三尊。一位女神,為什么要敬立三尊神像呢?這其中是有傳奇故事的。
據傳,明朝時,西隴村有位人稱廣西公的祖先,他年輕時喜歡做生意,長期在外經商。據老輩人代代口傳,廣西公十分信奉媽祖,每次出門身上必攜帶媽祖護身靈符。原因是廣西公的先祖竹軒公(字均莆)也來自福建莆田湄洲島,跟媽祖可以說是同鄉。有西隴村世傳祝文為證:
……興化莆田,湄洲島上,木蘭溪邊,半耕半漁,足食足裳,親鄰睦里,和氣致祥。攝爾海盜,嘯聚披猖,威脅生存,無法戡殲,兄弟同意,搬家流遷……
有一次廣西公出外經商回鄉途中,迷失路徑,夜宿一座古廟中,遂取出媽祖護身靈符,祈禱媽祖指點迷津,保佑他平安回到家鄉。當晚媽祖托夢于他,白天趕路跟隨麻雀,晚上趕路跟隨熒火蟲,可安全無恙回家。于是,廣西公便按照媽祖夢中所托日夜趕路,最終平安回到家鄉。
已四代單傳的廣西公把親身經歷的神奇故事告知家人和宗族中人,大家感恩媽祖的神恩,決心為媽祖建廟立像奉祀。西隴村老寨母建筑格局狀如“螃蟹朝天”,又引來附近山脈清澈泉水環繞老寨,最終“三龍入首”般的匯聚于老寨母前名叫西面池的池塘,在風水布局上稱為“螃蟹沐浴”。媽祖廟就座落在村老寨母的西北方向、村出水口后河溝旁。該位置是村河流出口及村主要道路交匯點,這樣選址方便村民和過往行人朝拜,風水上又與老寨母互為映襯,成為庇佑一方平安的守護神。廟建成后,是一座小巧玲瓏的神廟,廟中所立媽祖神像只是一尊小神像,但媽祖神恩浩蕩,顯靈威赫,不論是西隴村民還是鄰村百姓,有求必應,興家立業,消災造福,令人敬仰崇拜,香火日旺。廣西公后來喜得貴子,也是單傳獨苗,他給兒子取名履繩,出自成語“足履繩墨”,希望將來兒子為人處事循規蹈矩、正道直行,這也是廣西公信奉崇拜媽祖,把媽祖的賢德文化內化為做人做生意的信條和價值觀,希望能代代傳承下去。
有一天,西隴天后廟中媽祖神像“不翼而飛”。可能是做生意的人偷偷“迎請”神像到自己家中私自奉祀,希望沐浴媽祖神恩助其生意興旺生財有道。廟里只好另行雕塑一尊神像,重新安立廟中奉祀。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神像又再次“不翼而飛”。廟里沒辦法追究,只能再一次雕塑一尊神像。后來,前兩尊被“請”走的神像又被悄悄安放回來了。從此,神殿上的神像便由一變三了。
因為三尊神像,是三個不同時期雕塑安立的,人們便依時間先后順序尊稱為大媽、二媽、三媽。對著三尊神像“共奉一炷香,同祀一神明”,每當人們談起其中緣由,便增添了西隴村媽祖廟獨特的傳奇色彩和魅力。
據傳,林默娘是在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出生的,所以每年的這一天,便成為天后圣母的廟會日子。西隴村在媽祖生日這一天,村民們都備辦豐盛的祭品到廟中供奉禮拜。從媽祖生日開始的幾天里,村里會請潮劇團演戲,或者請“皮猴班”表演“皮猴戲”,晚上還放映露天電影。常常接連演出幾天幾夜,演唱聲鑼鼓聲日夜不絕,喜氣洋洋。各家各戶出嫁在外的女兒,也紛紛準備豐盛的拜神禮品,回娘家參加豐富多彩的廟會活動。因而,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這一天,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西隴村熱鬧非凡的“走仔會”(即女兒會)。
西隴天后古廟經歷朝歷代不斷重新修繕,規模雖不大,只有一殿一天井一拜亭,但里面木雕石雕彩繪等各種裝飾藝術巧奪天工,精美絕倫,至今香火鼎盛。由于媽祖在西隴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村里其他神仙的廟宇規模絕不能超過媽祖廟的規模,因而在西隴村,伯公廟、木坑王爺廟、三山國王廟等神仙廟宇都是特別小巧玲瓏的格局,這是西隴村有趣獨特的地方。
二、媽祖信仰文化的當代價值
從西隴媽祖傳奇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承媽祖文化,弘揚媽祖精神,對于弘揚傳統美德、傳承民間藝術、增添群眾文化生活、開發旅游資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媽祖信仰在當代仍然具有積極的文化與社會價值,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有利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媽祖信仰文化是潮汕歷史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保護好媽祖信仰文化是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媽祖信仰文化承載了豐富的潮汕歷史傳統文化遺產。保護好潮汕媽祖信仰文化,是推動潮汕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必要舉措。媽祖身上的眾多美德,如孝道、關愛、助人、包容等豐富文化內涵是永不過時,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傳承和創新。
二是有利于形成多元化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媽祖信仰作為民間社會的海神信仰文化之一,在新時期構建多元化基層社會治理格局過程中仍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媽祖作為一個地區共同信仰的海上神靈,是民間社會較為普遍認同和崇拜的精神偶像。其次,在媽祖信仰文化中,包括了仁愛、包容、鋤強扶弱等文化因素,這些因素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積極的作用。以媽祖信仰為精神紐帶,可以減少民間社會、特別是農村基層社會的摩擦,有利于推動農村基層形成自治、法治、德治多元化社會治理格局。最后,作為精神上的信仰促進社會個體的身心和諧。在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海神信仰文化在許多民眾心中根深蒂固,海神信仰成為他們化解世間苦惱和獲得心靈寧靜的重要途徑。
三是有利于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潮汕媽祖信仰文化作為具有較為鮮明的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旅游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而潮汕特色文化,包括海洋信仰文化,正是推進旅游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潮汕旅游發展,必須要挖掘和利用包括潮汕媽祖信仰文化在內的海神信仰文化,樹立海神信仰文化品牌,開發宗教文化旅游線路。
四是有利于增強海內外潮汕人的凝聚力。切實保護潮汕媽祖信仰文化,也是以媽祖信仰文化為精神紐帶,促進海外華僑文化認同、增強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同時,還可以通過華人華僑,以媽祖信仰文化為載體,更為廣泛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辟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