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吳瓊

摘要:電池工業是我國發展迅速的產業之一,本文從FT分類號的簡介和特點出發,說明FT分類體系是比IPC分類體系更詳細和更全面的多重分類體系,并根據電池領域的特點,結合具體案例探討了FT分類號在電池領域專利檢索中的實際應用,對提高電池領域中的專利檢索效率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關鍵詞:FT分類號;電池領域;檢索
中圖分類號:TM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9)27-0062-03
Analysis of the FT Classification Numb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attery Field
LI Xiaoyan WU Qiong
(Patent ExaminationCooperation Hena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CNIPA,Zhengzhou Henan? 450018)
Abstract: The batte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fast-growing industries in China. Starting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T classification number,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FT classification system is a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multi-classification system than the IPC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ttery fiel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FT classification number in patent search is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specific patent, which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patent search efficiency in battery field.
Key words: FT classification number; battery field; search
1 引言
電池工業是我國發展迅速的產業之一,近年來的專利申請量也隨之增大,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專利檢索對專利申請文件的新穎性和創造性進行快速有效的判斷和評價就顯得非常重要。然而在電池領域,由于日本的電池企業(如索尼、松下、日立、三菱、東芝等)起步較早,規模較大,產業發展相對完善,電池技術相對成熟,研發實力也相對領先,相應的專利文獻量也很大,這也促使日本專利局針對這一領域制定了細分程度非常高的FT分類號,因此,對于電池領域的日本專利文獻檢索而言,了解FT分類體系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就顯得十分必要。接下來,本文從FT分類系統的簡介和特點出發,根據電池領域的特點,結合具體案例探討其在電池領域專利檢索中的具體應用和檢索優勢。
2 FT分類系統介紹
F-term (File Forming Terms,以下簡稱FT)是1984年日本專利局為適應專利文獻的計算機檢索而建立的分類體系[1]。它是不同于國際專利分類(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以下簡稱IPC)的一種全新的分類系統,IPC側重于對單一的技術主題進行分類,而FT則彌補了IPC分類不夠詳細的不足,從各種不同的細節或技術角度出發,例如目的、效果、應用、結構、材料、制作過程、加工和操作方法等,進行更加詳細的重分,從而構成對一個技術主題的“立體分類”[2-3];FT分類的標引主要基于對權利要求的拆解,或者根據說明書以及附圖的內容進行分類。由此可見,FT分類體系是比IPC分類體系更詳細和更全面的多重分類體系。
2.1 FT分類號的構成
與IPC分類號類似,FT分類號也具有嚴格的編碼規則,這便于對其進行理解和查詢。一個FT分類號的構成一般為:主題碼+視點符+位符,其中:主題碼由5位字符組成,表示技術主題,例如5H050表示“電池電極和活性物質”;視點符由2位字母組成,表示結構、應用等,例如AA表示目的和效果;位符則由2位數字組成,表示進一步細化,例如01表示“電池性能”,02表示“充電和充電特性”;完整的分類號“5H050/AA01”即表示“電池材料的性能”,“5H050/AA02”即表示“電池材料的充放電性能”。因此,與IPC分類號相比,一篇專利文獻通常會從盡可能多的技術角度出發給出多個甚至幾十個FT分類號,從而大大提高了檢出該文獻的可能性。
2.2 FT分類號的查找方法
為了查詢到與技術主題最接近、且適于在專利文獻庫中檢索的FT分類號,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通過IPC與FI/FT分類對照表進行查找;(2)參考其日本同族專利所列出的FT分類號;(3)通過統計分析大量具有相似技術主題專利文獻的FT分類號獲得;(4)通過直接查閱FT分類表的方式獲取。
綜上所述,FT分類號是為日本專利文獻量身定做的分類系統,不僅信息量豐富,而且有一定的動態調整,有利于提高專利實質審查過程中的檢索效率,尤其是提高日文專利文獻的檢索效率,對于日本研究較多、技術相對成熟的電池領域專利文獻檢索,尤其是對于發明點比較細微的專利申請檢索來說,需要優先考慮,以提高檢索效率。接下來我們以一個具體案例為例,來詳細探討FT分類號在電池領域專利檢索中的實際應用。
3 實際檢索案例
3.1 案例基本信息
申請人:大日本網屏制造株式會社。
發明名稱:電池用電極的制造方法。
IPC分類號:H01M 4/139。
3.2 案情介紹
3.2.1 背景技術:現有技術中,為了獲得具有平坦結構活性物質層的二次電池電極,通常是在鋁箔或銅箔等集流體上涂布膏狀活性物質材料并干燥,最后再進行沖壓加工來制成。沖壓加工的目的是使活性物質層更加致密,進而提高電極內導電劑、活性物質層與集流體之間的黏結性;然而為了獲得具有圖案的活性物質層時,進行沖壓加工時會存在圖案倒塌破碎的問題。為此,不得不舍棄沖壓加工步驟,最終卻得不到致密的活性物質層。這正是本案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其提供了一種具有活性物質層的電池用電極的制造方法,即使不對活性物質層或活性物質圖案進行沖壓加工,也能夠形成致密的活性物質層。
3.2.2 權利要求解析。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用電極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工序,其將活性物質材料和導電助劑進行干式混合;沖壓工序,其對所述混合工序中得到的混合物施加壓力而進行沖壓;配制工序,其將溶劑混合于所述沖壓工序后的所述混合物而配制漿狀活性物質材料;以及涂布工序,其將所述漿狀活性物質材料涂布在集電體上而形成活性物質層。
權利要求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用電極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沖壓工序中,對所述混合物施加5MPa以上且300MPa以下的壓力而進行沖壓。
本申請一共包含2個權利要求,經分析,發現本申請權利要求1的發明點比較細微,主要在于操作順序的微調(即與現有技術中的沖壓工序一般在涂布工序之后不同,本申請中是將沖壓工序前置,從而解決其聲稱的技術問題),具體方法為:先混料,然后沖壓,再添加溶劑制成漿料,最后涂布;權利要求2則對沖壓加工的壓力數值進行了具體的數值限定。
3.3 檢索過程
本申請為日本申請,具有多國同族,然而通過查詢同族的審查過程可知,申請人并不認同同族給出的對比文件和創造性評述過程,因此認為應該重新檢索,從而對其新穎性或創造性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首先,對比與本申請相關的不同分類體系的分類號,查找合適的分類號。
對比IPC、FT中與本申請相關的分類號可以得出:IPC分類比較上位,未有電極制造方法具體工藝的分類,而FT對于電池電極的制造十分詳細,其不僅對制造的具體工藝進行了詳細的細分,例如GA02熱處理(加熱,冷卻,干燥,煅燒,燒結),GA04剪切,開槽,鉆孔,研磨,拋光,同時還對制造過程中涉及的特定數值限定、大小、范圍或比率做了進一步的細分,例如HA14溫度,溫度吸水,或膨脹系數,HA20時間或速度,因此,對比上述兩個不同的分類體系,FT分類體系為最精準的分類體系,且相應地分類號下的文獻量較少,又由于本申請的申請人為日本公司,且在電池領域,日本相關的技術研究較多,大多數日本專利的發明點偏重技術細節,可以初步判斷出優先采用查找到的FT分類號進行檢索可以更為準確、快速。
考慮到本申請共兩個權利要求,權利要求2進一步對壓力數值進行了限定,而FT分類號中又有包含關于壓力數值的具體分類號,因此,優先考慮采用涉及工藝以及數值的如下三個分類號在VEN數據庫中進行檢索,很快檢索到了合適的對比文件。
1 VEN? ? ? ?5763? ? ? ? 5H050/GA03/FT (體現了沖壓過程)
2 VEN? ? ? ?13420? ? ? ?5H050/GA10/FT (體現了制漿過程)
3 VEN? ? ? ?1606? ? ? ? 5H050/HA15/FT (體現了壓力數值)
4 VEN? ? ? ?195? ? ? ? ?1 and 2 and 3
5 VEN? ? ? ?61505813? ? pd<20120913
6 VEN? ? ? ?122? ? ? ? ?4 and 5? ? ?得到對比文件JPH08339796A
該日本專利文獻公開了活性物質可以在制備漿料混合物之前進行沖壓,與本申請的技術主題很相關,經仔細比對后,能夠作為X類文件評述本申請權利要求1-2的創造性。
本案在檢索過程中,考慮到申請人國別以及電池領域特色、不同分類號分類體系的特點,找到了精準的FT分類號,并在檢索過程中,直接采用精準的分類號代替關鍵詞,避免了關鍵詞噪聲較大、不好擴展的不足,不僅減少了漏檢的可能,還能夠快速篩選出了對比文件,取得了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結語
本案例為國外申請,具有多國同族,在申請人不認可同族給出的對比文件情況下,審查員重新進行了檢索,考慮到本案的技術方案比較簡單,發明點偏重細節,根據電池領域的特點和FT分類號的特點,直接采用分類號在VEN中檢索到了合適的日文對比文件,進行了創造性評判,做到了證據優先,也得到了申請人的認可,本案最終在二通后視撤。回顧整個檢索過程,可以發現,相對于采用IPC分類號,采用FT分類號后使得專利檢索的效率得到明顯提高,對同類案件具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盡管FT分類號的細分程度和檢索效率都很高,采用FT分類號檢索時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FT分類號僅僅是為日本文獻量身定做的,其他國家的專利文獻并沒有給出FT分類號,因此,目前采用FT分類號只能檢索日本專利文獻和具有日本同族的專利文獻,而對于日本研究較少的領域則應首先考慮采用其他合適的分類體系進行檢索。
參考文獻:
[1] 王斯朕.FT分類號在圖像領域專利檢索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7:287.
[2] 王玥,萬濟萍,賈揚,等.日本專利分類及其在音頻專利檢索中的應用[J].電聲技術,2017,37(9):42-44,47.
[3] 李胤,馮剛,裴少平,等.淺談F-term分類系統及其在日本專利檢索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3(1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