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群
摘要:在小學語文中閱讀占據著重要地位,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信息,初步了解認識世界。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該重視閱讀訓練,并且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教師需要不斷研究新的教學措施,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教師要采取措施帶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而學生需要主動參與閱讀學習中。教師依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點選取合適的文章,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訓練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
引言:
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生獲得信息的快捷方式,也對學生的思想形成有一定的好處。教師通過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行創新。進行閱讀教學時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更多應該關注學生的閱讀體會以及理解程度,應用新的教學方式,從本質上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
一、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對閱讀缺乏主動意識,在閱讀學習時沒有規劃目標,導致學習沒有方向,只是根據教師的指導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式學習對學生的發展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并沒有起到監管作用[1]。雖然有部分學生制定了學習目標,但是往往不能按照目標學習,所以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
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老舊,還是教師一言堂的形式,學生被動學習知識,對知識的理解不全面。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教師負責引導學生學習,而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學習優秀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改善后運用到課堂教學。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了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是最重要的,有一定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閱讀,教師需要運用合適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并在其閱讀過程中適當的進行夸獎、肯定,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進行課程內容教學時先為學生放一段依據課程內容制作的動畫短片,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課文內容,也能加深印象,更是促進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課文中的內容不再只是單憑學生的想象,通過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興趣,愿意主動學習。
教師可以舉辦一些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分享自己閱讀過的文章,在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教師讓學生把自己閱讀過的優美文章以手抄報的形式進行展示,并評選出優秀者,并且對其進行獎勵,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三、指導學生學會閱讀
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方法也極為重要,閱讀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即略讀法、默讀法、摘抄法、評價法[2]。教師根據閱讀內容的特點指導學生運用合適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略讀法對文章選擇性閱讀,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協作學習。精度文章是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有效果的方法,教師要選擇一些文字優美、情節生動的文章,指導學生對文章仔細閱讀。默讀法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快速消化所看到的內容,學生可以在有效時間內獲得大量信息。摘抄評價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摘抄優美詞句,對疑難點進行標注。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時對文章中描寫景色的句子詞匯進行摘錄,學習作者景物描寫的寫作方式,為之后的寫作練習打好基礎。
四、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有效措施
教師應該使教學方式多元化發展,吸取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優點,配合新型教學模式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全新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課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學,比如在學習《頤和園》時教師從網絡上找一些有關頤和園的影片或者紀錄片,讓學生不單單只是從課本上生硬的理解內容,而是讓學生跟著鏡頭全方位的了解,讓學生置身于情景中,對文章內容更加深刻理解。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需要為學生指導閱讀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對閱讀內容進行講解,教師帶領學生體會語言的內涵及美妙。朗讀文章也是對閱讀能力的一種訓練,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文章內容,能感受到文章的意境,使學生更能體會閱讀帶來的美好體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基礎知識,以及對文章詞句的賞析,還需要幫助學生體會到文章更深層次的意義,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
教師還應拓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生進行閱讀不能拘泥于課本,課外也不乏有眾多優秀的作品,學生廣泛閱讀有助于幫助其增長見識,增加其文學修養。而且課外閱讀作品風格種類多有不同,學生閱讀這些風格迥異的文章可以提升他們對不同類型文章的領悟能力,增強對閱讀的興趣。比如《饑餓的石頭》是首套為小學生量身定制的諾貝爾獎讀物,分為萌芽卷、成長卷、啟迪卷三個部分,適合各個階段的學生閱讀。階梯式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從閱讀中得到快樂的感受,從而真正喜歡上閱讀。
鼓勵學生與同學積極交流,分享閱讀的心得體會,互相共享閱讀技巧及經驗,為學生劃分小組。進行閱讀教學時讓學生在小組內分段朗讀或者根據角色朗讀,深入理解文章內容,也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保證教學高效有序的進行。
五、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閱讀作為學生寫作的基礎需要教師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應該不斷改進閱讀教學方法,創新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愿意積極主動進行課內和課外閱讀。閱讀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收獲語文知識,還可以培養自身的情感感知能力,還有對世界的認知能力。閱讀正能量的文章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需要重視閱讀教學,對教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總結,不斷吸取經驗,不斷創新改進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凌寒.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分析[J]. 小學生(下旬刊), 2017(1).
[2]于洪利. 關于強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思考[J]. 才智, 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