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馬冬 朗杰措姆
摘要: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無人駕駛汽車的蓬勃發展,雖然它會帶來一定的便利,能夠解決交通事故造成的一些問題,但是無人駕駛的發展并沒有像理想中發展的那么好,還存在一些技術、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既然如此,那么未來5G技術是否能夠推動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這將是我們乃至社會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5G;無人駕駛;關鍵要素
一、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在國內,雖然無人駕駛發現現狀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綜合來說發展趨勢還是可觀的。就目前而言,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到了方興未艾的發展態勢,并且百度等多家公司已經生產出一些無人汽車,企業強強聯合,計劃在2020年左右推出最安全、最具代表性的無人駕駛汽車。到那時,無人駕駛產業將逐漸成型,因此2020年成為無人駕駛汽車是否普遍成熟使用的關鍵所在。但毫無疑問隨著無人駕駛的發展,無人駕駛所存在的關鍵問題也在逐步暴露出來。例如:
(1)存在技術瓶頸。對于現在的傳感器類型來說,激光雷達一直是無人駕駛最理想的關鍵傳感器,它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點是其優勢所在,但是,它存在的一些小瑕疵,像造價高、技術難度大等,使得它大面積普及使用還需要時間。
(2)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在試運行無人駕駛以后,無人汽車致人死亡的現象讓人害怕,大多數人都擔憂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現在對于無人駕駛汽車完善的政策法規還沒有確立,無人駕駛的交通安全不能夠得到保障,所以建立完善無人駕駛汽車法規是必要之舉。
(3)較弱的適應能力。目前已有的無人駕駛汽車,大多選擇車少人少的路段行駛,這是因為無人駕駛汽車對人車混同等復雜路況是無法掌控的。由于4G網絡的低速性,無人駕駛汽車存在一定的延遲性,導致操作者的遠程控制不能及時,會造成一定的損失。
(4)存在安全隱患。無人駕駛在進行網絡連接時,會存在被別人竊取行車記錄,黑客破壞系統等等一系列危險,因此網絡會導致無人駕駛的安全行駛不能順利進行,這樣會激發安全隱患風險,會加大汽車可能受到攻擊的范圍。基于無人駕駛車輛對無線網絡的依賴,對于基站長時間正常工作、有足夠的覆蓋率,是解決無人駕駛安全隱患的一個關鍵點。
二、5G技術對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針對無人駕駛汽車出現的問題,5G技術能夠為其提供新的技術支持,可以提高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和適應性及商業化目標。
(一)提高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
5G所特有的高帶寬、低時延、大容量數據傳輸等優勢,可以解決無人駕駛的網絡速度問題。5G的負載能力遠遠高于4G,這對于疏散網絡的擁堵狀況,解決系統崩潰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5G技術會給予無人汽車用戶一定的優先權,保證其汽車信號的高速傳輸和快速響應,實現對車的無延遲通訊,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以較快的速度將路況信息發送到車輛。5G可以通過高速率的傳輸將有關的信息及時傳回遠程中心,便于遠程操作者實時監視車輛和援助乘客,在較快的時間內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的發生。5G技術是無人駕駛車輛實現互聯的要害,可以大大增強汽車有效溝通的水平,因為汽車內部的數字效力也必須依托于5G技術的實現才能施展其作用,所以5G能夠為無人駕駛的安全行駛提供安全保障,消除用戶的安全擔憂。
(二)提高無人駕駛汽車的適應性和商業化目標
未來5G技術的發展可以完美的解決基于5G技術建立的智能充電樁造成的問題,例如找不到充電樁、沒有統一規范等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5G技術下,像高速收費信息、車車通信等大量的內容數據都是每一個車輛必備的,可以充當用戶駕駛體驗的一部分,可以為企業實現其商業化目標做鋪墊。低延遲率、中心化的通信所帶來的新變化,使得道路上行駛的車輛可以隨時隨地實時建立連接成為現實,擴大了車與車的聯系。直接通過手機App就可以實現有關的定位與管理服務,以及相關的在線繳付等功能,可以大大避免不必要的時間耗費。企業通過使用智能充電樁實現設備位置管理等之前需要親自到現場處理的問題,節省人力物力,減少企業的成本。另外,隨著5G技術的成熟,用戶能夠在車上接觸更多的車載終端服務,提高用戶的滿意度,而同時開發商也會不斷的開發更多的應用,及時根據用戶的需求調整車的系統,強化車上豐富的行車生活,使得無人駕駛得到普及和整個行業的蓬勃發展成為可能。
三、5G技術下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的關鍵要素分析
(1)技術成熟。5G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得無人駕駛汽車智能識別得以實現。它具備能夠穿越固體障礙物和及時檢測出突然出現在車道上的行人的能力。其次,無人駕駛汽車對周邊的車輛也具有監測識別功能,能夠對周圍的路人、車道、交通燈等等一系列影響通行狀況的因素進行識別并做出反應。其具有的識別功能結合地圖定位,能夠更好地對路況進行分析并及時感應。因為5G技術的逐漸成熟會支持無人駕駛車輛的相互聯通,在5G條件下,與周圍的車輛以及環境形成巨大的網絡信息網,并且憑借超低延遲處理大數據的能力使得信息在車輛與車輛之間和車輛與外部環境網絡之間快速流通,使得車輛進行更快的反應,保證車輛的安全,給顧客帶來良好安全的體驗。
(2)即時預測和反應。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的智能識別和5G技術下提供的超高速、無延遲的網絡空間,精準識別路障和各類交通標志以及路況,對于是收集的信息及時反饋到駕駛控制系統,以判斷車輛下一步的行動,同時檢測人類行為活動,確定繼續出行的速度,轉彎時間和地點等等。在5G技術下,無人駕駛汽車利用人工智能能夠準確識別出相應的手勢信號,并對相應的信號做出反應。在既有程序的信息與實際識別反饋內容發生沖突時,啟動應急方案及相應措施以保證顧客的安全。
(3)成本問題。在智能汽車尚且存在安全及倫理問題的情況下,研發出來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是否能夠在市場上退出之后獲得積極反響仍然是個未定論。高度智能化必然是由高新科技技術所支撐起來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生產的高成本。各種關鍵核心零件外購,技術研發等所造成的成本占據較大。這就需要企業開發出更低廉的應用來代替現行的高成本技術。如何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是每個在無人智能駕駛領域的企業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4)法律法規。政府應該對有關無人駕駛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正和進一步去完善,比方要提供一些好的政策給無人駕駛汽車,這些好的政策應該體現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以及商業化等各方面。在技術方面也要也要有標準,這些標準要進一步去建立和完善,可以提供一些無人駕駛汽車的工作,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參與到無人駕駛。首先是市場準入標準;在政府方面來說,要制訂出一個客觀、可測試多種不一樣路況的無人駕駛車輛性能的標準,并且建立和完善車載電子系統的標準。無人駕駛汽車面臨了諸多問題,要有完成自動駕駛技術,還要去處理一些突發的情況,比如酒駕、行人不認真遵守交通規則、還有亂穿馬路等問題;其次是責任認定。政府應該對無人駕駛造成的事故進行界定,在已有的法律上去完善和補充,對事故的責任人進行明確的規定。
(5)安全問題。在5G技術下,無人駕駛汽車車輛網絡化、信息化程度將會極高。所以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要求也更高了,在遇到電腦程序紊亂、信息網絡被惡意入侵時,既要保證自身車倆的處在安全狀態,又要保證周圍車倆的安全。同時無人駕駛也應該具備極快的傳輸速度,能夠在發生事故的時候能快速把行車記錄分享出去,讓附近的車倆和行人能夠快速的躲避或者救濟。
四、展望
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變得非常熱潮了,我國也有像百度公司在研發,美國的代表是谷歌公司;但是目前無人駕駛汽車沒有很大的突破,還不能進行商用,處在一種實驗的階段,首先是因為現在的網絡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去很好地支撐無人駕駛。如果5G技術到來,能給無人駕駛帶來很多技術方面的支持,所以能大幅度地減少交通事故的產生,能給駕駛員帶來便利,其次在交通路況方面,汽車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各方面數據分析,智能選出目前最適合自己的路線,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不用害怕堵車去浪費寶貴的時間,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不用害怕堵車去浪費寶貴的時間,人們可以根據網絡分析迅速做出的合理方案,選擇合理的路線,很大程度解決了交通擁堵的問題,又而這些將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便利是21世紀最看重的,所以必定會吸引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其潛在的市場空間可想而知。5G技術和無人駕駛汽車一旦達到成熟階段,諸多企業勢必紛紛進入該行業,形成一個巨大的商業競爭環境,有利于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生活在一個智能交通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孟海華,江洪波,湯天波.全球自動駕駛發展現狀與趨勢(上)[J].華東科技,2014(09):66-68.
[2]陳誠.無人駕駛汽車市場應用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01):167-168.
[3]吳甘沙.智能駕駛的產業化探索——從未來挑戰賽啟程探索商業化的未來[J].自動化博覽,2017(01):86-88.
[4]周游,王曉偉,徐瑛.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J].試驗·研究,2017(0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