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沁斌 石東平 潘葦騰
摘 ?要:對于5G時代而言,實現數字市場的轉型與發展,首先需要依賴的便是技術,而人是主要核心目標,5G數字技術的生產力主要依靠于人的掌握。在5G時代下數字市場的社會生產力建設之中,應該將改革開放進行深化,從而將動能通過我國的數字生產力進行全面釋放,打破傳統的束縛,為當今數字市場的發展提供制度性保證,從而將其轉型發展進行推動。
關鍵詞:5G;數字市場;轉型發展
前言:
5G當前隸屬于數字技術標準,自“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組織”負責進行制定以來,目前已經作出了時代的標明。5G時代將生活方式、生產方式進行變革,同時也將經濟新動能進行孕育,將網絡化、數字化以及智能化發展的生產活動進行加快,將數字市場轉型發展進行推動。
一、5G的概念
5G具體指的是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信號強、網速快是其主要優勢特征,實現2C向2B以及2B2C的轉變。通常,4G的網速平均為63Mb/S,而實驗證明,5G的網速平均可以達到10000Mb/S[1]。人們在4G時代下,利用移動終端來看視頻、玩游戲、瀏覽網頁時,經常會出現網絡傳輸慢、延遲的現象。而5G時代的到來,可以將延遲降低至千分之一秒,幾乎可以達到無延遲。另外,4G網絡在多人共同進行使用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卡頓、無法連接網絡的現象,而5G時代,即使數萬人共同使用網絡,依然不會出現卡頓、無法連接網絡的狀況。
二、新技術引領是5G時代數字市場轉型發展的核心
5G時代主要是依靠技術來得以驅動的時代,5G時代的核心便是技術標準。5G時代數字市場的轉型發展首先便依賴于技術。而從5G時代所面臨的技術問題層面來看,信息傳輸系統是其主要面臨的問題,因為想要將超高速率的移動網絡得以實現,關鍵依靠于信息傳輸系統。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5G時代的互聯網建設屬于一個系統。除了信息傳輸系統面臨問題以外,信息承載網同樣也在面臨著較嚴峻的問題。5G時代承載網將會繼續朝著扁平化趨勢發展,無線空口承載基礎也需要巨大的發展。
5G芯片的研發與制造,同樣也是一項挑戰。在此條件下,我國面臨著產業配套需要完善、核心技術匱乏、產業生態亟需營造以及制造水平較為停滯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同樣也是一種機會。只有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G芯片進行研發,才能夠促使我國的數字市場超越其他國家的發展。
三、人的全面發展是5G時代數字市場轉型發展的目的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群眾的生活正在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主要包含智能辦公、智能物聯、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以及智能家居等,從此,智能+將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在5G時代下,技術驅動以及技術引領是主要標志。盡管如此,5G時代數字市場轉型發展的關鍵目的還是以人為主,5G技術的生產力依然來自于人的掌握。
在媒介的理論研究當中,擁有技術決定理論,5G時代如今被稱作技術之王的時代。其實不然,人的技術才能夠促進5G時代的技術,技術的基礎是需要依靠人的創造力提升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無可厚非,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從最初的報刊時代至廣播時代,從電子時代至網絡時代,將社會發展進行推進的核心力量便是技術。但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是需要建立在人的技術生產與發展水平之上的,5G時代數字市場的轉型發展同樣也不例外。
技術的升級主要來源于生產力的升級。技術發展的普及,首先是人思想、社會生產力的解放。5G時代的到來,無法離開社會生產力的推動與發展。在5G時代,對于研發人才的隊伍建設應該予以重視,這是我國邁向5G時代的關鍵保證。因此,5G時代數字市場的轉型發展,便需要依靠于科研人才隊伍的大力建設。
其次是對產生生產力隊伍的培育,將我國制造隊伍的數字智能素養進行全面的提升。我國國務院所頒發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明確強調:“國民經濟的主體便是制造業[2]。”這是當前我國所頒布的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的綱領,綱領中指出,要堅持“綠色發展、質量優先、人才為本、創新驅動、結構優化”的基礎方針,為我國5G時代的人才隊伍培育予以了制度保障。
最后是對受眾消費市場進行培育。我國目前絕大多數人口還是在鄉村。因此,應該將5G時代數字市場的培育重點放置在鄉村,將鄉村人口的數字素養進行提升,是促進5G時代數字市場建設的關鍵。與城鎮人口不同,鄉村智能生產力的培育,主要放置于數字消費市場的培育方面。我國在2018年頒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期望將鄉村文明再度振興,從而實現鄉村文明與工業化文明的共同發展。
四、市場需求是5G時代數字市場轉型發展的根本
5G時代的到來,將會為醫療、金融、傳媒、教育、通訊、交通以及物流等行業帶來全新的變革。而受眾需求便是變革的關鍵核心,無論技術發展的如何超前、先進,都需要擁有市場的支撐,如果缺少市場,技術將無法發揮出真正作用。因此,信息生產技術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市場需求。5G時代數字市場的轉型與發展,市場是其必須要依靠的重要途徑。5G時代發展的最終動能便是市場需求。因此,將5G時代的市場進行拓寬,促使其在市場中發揮主體作用,是將數字市場的轉型與發展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
顯而易見,在5G時代中,重要的發展方向便是人工智能。必須要將市場進行依賴,并將市場經濟規律進行遵循,將5G應用的市場需求進行培育,并將市場需求進行釋放,將5G消費群體進行擴大。不僅要在國內市場中拔得頭籌,同樣也包含國際市場。近些年,我國的高科技企業的技術發展在國際上受到了一席打壓,將市場空間進行了壓縮,致使新技術供給空間不足。因此,將新型數字市場進行培育,迎接具有前瞻性的挑戰,是幫助我國快速邁向5G時代的主要措施,這不僅包含企業消費市場的培育,同樣也包含群眾消費市場的培育。
根據我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網民已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手機網民規模為7.88億,通過手機連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手機網民中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達71.9%,這便意味著我國擁有將近8億的消費者市場。由此可見,我國群眾對于網絡的需求量十分巨大,這同樣也是5G時代數字市場轉型發展的主要根本,只有將市場需求進行滿足,才能夠真正實現5G時代數字市場得到穩健、長遠的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5G時代的帶來,不僅需要市場、生產力以及技術為其提供保證,同樣需要國內、國際的環境始終保持良好,特別是在政策、體制以及制度方面的必要保證。也可以說,政策、體制以及制度是推進5G時代下數字市場能夠轉型發展的制度保證。因為我國政府是數字市場的監督者、指導者,也是5G時代數字市場的技術創新、生產力增強、數字市場培育、制度保障主體的指導者、監督者。
參考文獻
[1] ?王慶揚,謝沛榮,熊尚坤,魏垚,劉昱,李文苡,吳錦蓮.5G關鍵技術與標準綜述[J].電信科學,2017,33(11):112-122.
[3] ?陳山枝.發展5G的分析與建議[J].電信科學,2016,32(07):1-10.
作者簡介:莫沁斌,男,出生年月:1999.11.29,廣西桂林,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本科,無,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
石東平,男,出生年月:2000.08.21,湖南新邵,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本科,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
潘葦騰,男,出生年月:1999.01.15,福建福州,漢,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警官學院,本科,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