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惠
摘要:初中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希望帶給學生們的是基礎的教育,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我國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模式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戰,在初中的課堂當中,更是肩負著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的重要使命,學會做事之前先學做人是我國保持的優良傳統,所以只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貫徹到實際的生活和教學當中,才能讓同學們在心底對此形成一個良好的印象,從而在日后的學習和發展當中成長為祖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所以需要根據現在法治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合理的調整教學課程的內容,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上,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教育教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引言:
教育教學是連接教師和同學們情感的橋梁,但現在多媒體和信息化逐漸發展的時代不僅僅是新課改對于初中法治遇到的課堂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同樣黨在十八大會議當中也明確地指出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中學的教學當中去,切實的培養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規范。如果想讓同學們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那么就應該從小就為他們奠定良好的基礎,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在現在改革階段當中將中學的傳統模式打破,創新現在的上課模式,才能夠真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讓同學們能在日常的學習當中回歸社會,更加的規范自身的行為,日后成長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一、關于如何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
當下,無論學習還是教育教學都并非一日之功,對于教師來說,她不僅需要將課堂上豐富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同學們,同樣也應該在同學們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為同學們灌輸更加正確的思想,所以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初中課堂顯得非常必要。同樣也會對學生和老師都產生許多的好處,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同學們的法律意識,同樣也能夠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整體的提高整個中學生的整體素質,然后同學們能夠在提升理論學習成績的同時提升實際應用能力,在自己的大腦當中就能夠構建出屬于自身的完整體系,而在讓同學們學習的過程當中,老師和學校都應該起到一個充分引導的作用,發揮其主導地位而幫助同學們更好的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學校建立更加規范的校風校紀。
在對于同學們日常的實踐的過程當中,也可以根據不同的事件向同學們潛移默化的完善道德上的修養,而學校也可以根據這一目的定期的開展某些社會實踐活動或者與家庭之間的互動活動,這樣可以讓同學們對于社會上的實踐問題產生自己的思考,并且能夠將實際與理論進行有機的結合,因為對于初一的同學們來說,可能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不是非常了解,因為他們年齡的束縛使得他們對于很多的社會經驗和學習知識都沒有良好的理解和深入的掌握,所以利用實踐的方法就可以幫助初一的同學們提升他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能力,同樣,學校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同學們設置不同的課程,幫助同學們進行階段性的學習從而產生更加良好的效果。
對于初中生來說,這時正是他們發展的黃金年齡,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記憶力會達到一個峰值,所以在這時不僅僅要對同學們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同樣也要讓同學們在這時就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即使生活能力和生活經驗各方面還不夠全面,但是這也不影響他們對于社會上的問題有著自己的見解,而之所以在初中就設立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就是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在建立思維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引導和教育,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與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那么就可以更好提升同學們的綜合道德素養。所以在這門課程當中,如果想要打破傳統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老師也可以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只有將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落實到生活當中,回歸社會,才能夠讓同學們體會到生活當中處處都存在著法律與道德的影子,在體驗過程中進行學習,會讓同學們對于課本產生更多的興趣,真正的做到寓教于樂。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融入方式
(一)立足于實際情況讓課本回歸社會與生活
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在上課之前就對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豐富的掌握,并且對于教材中涉及的內容有著非常豐富的了解,因為這樣才能夠提升本節課的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但是畢竟教材只是一個教師教學的參考,雖然說需要立足于教材,但是老師也可以根據自己多年以來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去調整本節課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老師在生活當中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夠將道德與法治課堂與生活結合起來。知識都是人總結出來的,所以課本也都是來源于生活,無論學習哪一門課程,都需要進行實際的應用,而老師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地取材,結合生活當中所存在的案例對同學們進行教學,讓同學們對于社會也可以有更多的認知,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本當中存在的問題。
(二)利用科學教學的方法,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生活化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方法當中,都是教師一味地向同學們傳輸知識,而沒有尊重同學們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這樣會使同學們產生厭學的情緒,進而就會影響同學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應該以生活作為切入點,在每一節課的教育教學當中都加入生活化的因素,讓同學們感受到所有的教育都是立足于生活,因為初中階段的同學們沒有辦法形成完整的思維模式和思維體系,所以他們也很難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時就需要老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充分的引導同學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也能夠讓同學們化被動為主動,久而久之也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他們意識到生活當中處處都有法律的影子時,就會更加的熱愛生活,實現個性化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的融入到初中的法律道德教學課堂當中,就需要讓同學們的學習變得更加的貼近生活,因為只有從社會和生活出發,才能夠引導同學們自主的學習知識,觀察社會,體驗生活,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成長為祖國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春燕.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知識結構優化策略研究[D].伊犁師范學院,2018.
[2]劉海霞.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新媒體應用研究[D].伊犁師范學院,2018.
[3]胡麗蘋.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法治意識素養培養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