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孌
(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因為佩戴口腔正畸固定矯治器會增加口腔清潔的難度,容易增加患者口中的細菌,增加患者發生牙垢現象的概率。同時,一些患者未能對口腔進行科學的清潔,長時間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菌斑聚集的問題,最終造成牙釉質脫礦現象[1]。本文選擇我院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收治的52例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借助回顧分析的方式對患者的牙釉質脫礦現象的進行分析,發現強化患者口腔清潔程度和保健能力,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
選擇我院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收治的52例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進行研究,有28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52例患者最低年齡為10歲,最高年齡為27歲,年齡平均值為(18.02±5.03)歲。所有患者同意開展本次醫學研究,排除牙體發育出現異常的患者,對患者情況進行調查。
對52例患者的臨床情況進行回顧分析,調查他們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分析其治療效果。醫務人員使用75%的醫用酒精對患者的牙齒進行清潔,然后思考患者出現脫礦牙齒的數量和脫礦程度。同時,醫務人員對患者開展口腔保健的指導,讓患者保持每日刷三次以上的牙。此外,指導患者在三餐之后半個小時運用正確的方式開展口腔清潔,確保患者口腔的清潔程度。
對患者牙齒牙釉質脫礦現象進行觀察,并根據臨床標準進行脫礦程度的劃分,思考牙齒的健康程度。根據患者牙齒的探測情況和染色斑點數量進行四個等級的評定[2]。0級,患者的牙齒未發生牙釉質的病損情況,同時牙釉質表面比較透明光滑。1級,患者牙齒出現斑塊現象,斑塊面積小于牙齒總面積的50%,同時牙釉質表面發生輕度的白堊色斑點。2級,患者牙齒出現斑塊現象,斑塊面積大于牙齒總面積的50%,同時牙釉質表面發生中度的白堊色斑點。3級,患者牙齒出現斑塊現象,斑塊面積幾乎占據牙齒總面積且一些患者發生齲壞現象,同時牙釉質表面發生重度的白堊色斑點。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均數比較。計量數據分別采用數(n)率(%)表示,t檢驗、x2,檢驗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
52例患者共檢查788顆牙齒,84顆牙齒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百分率為10.66%。同時,發現上中、上側切牙發生牙釉質脫礦現象的比例比較高。其中有204顆下頜牙,發病率為25.88%;584顆上頜牙,發病率為74.12%。
在84顆牙釉質脫礦患者中,12顆牙齒牙釉質脫礦情況為3級,百分比為12.29%;32顆牙齒脫礦情況為2級,百分比為38.10%;31顆牙齒脫礦情況為1級,百分比為36.90%;9顆牙齒脫礦情況為0級,百分比為10.71%。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患者牙釉質脫礦程度分析
指導患者進行口腔清潔,可以減少患者的脫礦指數,起到較強的臨床應用價值。同時,如果患者能夠保持每次三次以上的刷牙,牙釉質脫礦指數要明顯低于刷牙次數少于三次的患者牙釉質脫礦指數,體現出統計差異。
進行口腔畸形矯正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固定矯治器開展矯正。但是在進行矯正過程中會對牙齒造成損傷,從而讓患者出現牙釉質脫礦的現象,影響患者的牙齒健康程度。因為佩戴口腔正畸固定矯治器會增加口腔清潔的難度,容易增加患者口中的細菌,增加患者發生牙垢現象的概率。同時,一些患者未能對口腔進行科學的清潔,長時間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菌斑聚集的問題,最終造成牙釉質脫礦現象。本文選擇我院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收治的52例口腔正畸固定矯治患者,借助回顧分析的方式對患者的牙釉質脫礦現象的進行分析。
52例患者共檢查788顆牙齒,84顆牙齒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百分率為10.66%。其中有204顆下頜牙,發病率為25.88%;584顆上頜牙,發病率為74.12%。這說明在對患者進行口腔正畸固定矯治過程中容易發生牙釉質脫礦現象,而上部牙齒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要高于下牙齒。同時在84顆牙釉質脫礦患者中,12顆牙齒牙釉質脫礦情況為3級,百分比為12.29%;32顆牙齒脫礦情況為2級,百分比為38.10%;31顆牙齒脫礦情況為1級,百分比為36.90%;9顆牙齒脫礦情況為0級,百分比為10.71%。
臨床數據證實如果可以對患者進行空腔清潔的指導,如果患者能夠保持每次三次以上的刷牙,牙釉質脫礦指數要明顯低于刷牙次數少于三次的患者牙釉質脫礦指數。可以得知強化患者口腔清潔程度和保健能力,能有效避免患者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
這說明在口腔治療中運用口腔正畸固定矯治器可以收獲比較高的治療效果,但是容易出現牙釉質脫礦現象。但是如果患者能強化口腔清潔,可以防止牙齒出現菌斑現象,從而降低牙釉質脫礦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