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醫藥信息學術委員會相關負責人10日告訴《環球時報》,國際醫藥信息學會(IMIA)在8月底舉行的第十七屆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上將中國醫藥信息學會(CMIA)除名,并提名臺灣學會會長擔任2021-2023年的國際醫藥信息學會主席。CMIA為此向大會進行交涉,但意見未被采納。據《環球時報》了解,此次除名是由一起“神秘人事件”引發,而此中情由至今未明。CMIA表示,將繼續調查真相,盡快恢復中國協會的合法席位。
國際醫藥信息學會(IMIA)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非政府組織,宗旨之一是跨越地理和職業界限,促進醫藥信息學的相互交流。IMIA擁有45個以上的國家級和相當于國家級的社團成員,隸屬于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的中國醫藥信息學會(CMIA)是在IM?IA代表中國的合法機構。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26日至30日,第十七屆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在法國里昂舉辦,在IMIA全體成員大會上,IMIA主席克里斯托夫·雷蒙提出“將中國協會在IMIA中除名”的提案,全體成員投票結果為28票贊成,10票棄權,1票反對,按照2/3以上投票數就視為通過的原則,CMIA被IMIA除名。
這是克里斯托夫·雷蒙任期內的最后一次會議,巧合的是,在將CMIA除名的同時,克里斯托夫·雷蒙提名臺灣醫學資訊學會會長擔任2021-2023年的國際醫藥信息學會主席。此前,IMIA從未將臺灣列為會員。事后,CMIA向大會提出交涉,但IMIA認為這些舉措皆符合大會章程,不采納CMIA的意見。
該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克里斯托夫·雷蒙除名CMIA是因為一個神秘人“邁克”。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兩年一屆,第十六屆大會于2017年8月在中國舉辦。據相關外國學會反映,一個自稱叫“邁克”的人,在2017年大會籌備期間,用CMIA及大會組織名義與IMIA多個成員學會聯系索要多份邀請函(已知有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后,多次組團前往學會所在國家和地區,并向這些成員學會作出多項承諾。出訪人員到當地后僅與所在地的學會接觸不到30分鐘時間就不知去向,后者也不清楚這些出訪人員的具體行程。
因為“邁克”的行為,IMIA及相關國家協會認為中國協會“對國際組織隱瞞實情,不兌現承諾”,要求中國協會在2019年7月底前說明“邁克”及其組織的出訪團組所到國家和地區的日程安排和活動內容。否則,將在2019年8月的國際醫藥信息學會全體成員大會上提交“將CMIA在國際醫藥信息學會(IMIA)中除名”的提案。
對此情況,聯合承辦2017年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的CMIA和廈門市政府經過調查,均表示查無此人。據介紹,相關外國學會反映了“邁克”事件,但并沒有向中方提供關于“邁克”的任何身份信息、電話等線索,導致中方根本無從查找“邁克”。
有關負責人表示,不管事實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現在,我們正在尋找這個神秘的‘邁克,希望能早一天找到這個‘邁克,查清事實真相,并向IMIA證明‘邁克不是我協會的人員,其行為不能代表我協會,爭取盡早恢復中國協會即CMIA在國際組織中的合法席位。”10日,《環球時報》記者就除名事件向IMIA發函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目前,在IMIA的官方網站上,中國醫藥信息學會沒有出現在會員之列,臺灣醫學資訊學會(TAMI)在會員之列。在TAMI的官網上,8月29日刊發的一條消息顯示,TAMI的常務理事,也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被推舉成為2021年至2023年的IMIA會長。該消息還稱,TAMI爭取到舉辦2023年國際醫學資訊協會大會的主辦權,顯示臺灣的醫療資訊獲得國際認可,且在國際舞臺發光。▲
環球時報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