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姬萍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單純的預算會計核算體系已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不能客觀全面地核算政府運行成本;為了更精確地對政府資產及負債進行科學的管理,能客觀完整地評價政府的運行績效,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應運而生。
政府會計制度是采用權責發生制方式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的,而原單純的預算會計則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這種會計核算方式的改變對財務管理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變革,從最初的管理理念上就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再到新會計科目的應用、財務報告的編制、政府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平行記賬等,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來說也是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質上是以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為主線的內部管理制度的匯總與融合。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是單位整體內部控制的核心。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規范了統一的核算內容和方式,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之間的會計信息可比性,對政府摸清家底、實施績效評價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與意義。同時這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也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只有加強其內部控制制度,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把控好各項經濟活動過程及結果,才能在年終向政府提交一份滿意的政府財務報告答卷。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本身起步較晚,從2012年期開始相繼發布了一些規章制度。包括財政部2012年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目前為止這些制度對單位內部控制的要求到了全面建立、有效實施的階段,其范圍涉及到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全部,包括內部權力運行決策、執行以及監督的整個過程,把單位所有人員納入了管理范圍;并對其內部控制的報告及報告信息質量的監督檢查進行了規范和明確,強化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要求。
制度的建立與健全標志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在實際運行運用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要想把制度落實到位,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在多年的制度強化及報告政策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這個概念幾乎人人皆知,但是真正地理解內部控制的內涵與精髓的少之又少,尤其作為單位的一把手,能夠明白內部控制的意義及重要性非常關鍵。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絕大多數領導的內部控制意識還處在薄弱環節,普通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可想而知。
(二)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溝通時效性薄弱
當今社會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化的進程更是把經濟發展推上了“高速”。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政府管理與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其信息傳遞的時效性與溝通的及時性直接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時效性還有待提升,而內部控制則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體系不健全
任何一項制度能夠順利推行并有效實施,都離不開約束機制的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體系是其制度順利推行的必要裝載體。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尚處在初期階段,對其監督體系的建設更是較為薄弱,從而導致管理上也不利于內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已經從2019年開始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應該是一個新的契機。行政事業單位應該抓住這一機遇,乘著會計制度改革的東風把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增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識
強化單位領導的會計責任和內控責任,尤其是單位“一把手”要充分認識到內控建設是優化組織架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升組織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內部控制能夠有效阻止會計信息的虛假性,內部控制能夠有效地防御腐敗現象的發生,內部控制對單位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二)合理選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實施的基本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應該是涵蓋單位經濟和業務的全方位且強調全員參與的管理活動。在建設階段應該考慮到單位內部事項的全方位,每項工作的流程節點、風險點、管控點都要明確做到:(1)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2)內部授權審批控制;(3)實行歸口管理;(4)全過程參與預算管理;(5)確保財產的安全性與可控性;(6)加強財務會計管控;(7)細化經濟業務單據控制;(8)內部信息公開透明。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
行政事業單位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強化信息溝通的時效性,將各項經濟事項和業務事項都要責任到人,嚴格按照程序實行歸口管理,使信息化滲透到日常辦公、財務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檔案管理等各個領域,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促進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合理有效地運行。
(四)健全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管理體系
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效地執行到位,必須要有監督體系的存在且作用非常重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監督管理體系適當運用評估、獎懲措施,實時監督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實施,及時糾偏糾錯,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能夠順利地運行。內部控制監督要明確責任部門,明確權限要求,保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肩負著國家管理與社會服務的重任,內部控制制度及其監督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實施直接關系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運行與發展前景,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的安寧穩定,只有強化內部管理,加強監督力度,才能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向著更好更繁榮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
[2]胡佳.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6,Z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