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娟 胡暢和 徐勢軍
摘 要: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低年級的學生對于寫作存在不敢動筆、情感不真實、內容空洞等現象,教師應側重于教授寫作的技巧,通過設置相對合理的、科學的體驗式作文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作文教學
一、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內涵和特點
寫作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當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這一切都離不開體驗。所謂“體驗式作文”,就是把對閱讀的感悟和對生活的理解綜合起來,不斷消化、吸收、內化進而升華,并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一過程。而體驗式作文教學是指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讓學生觀察、思考和體驗,從中獲得寫作內容的啟示、寫作方法的把握、寫作動機的激發,以達到最佳的效果而所采取的教學方式。
二、體驗式作文教學的現狀及研究意義
體驗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對于“體驗式作文”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已經被廣泛報道。在筆者所在學校中,大部分教師都認同體驗式作文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但是也有部分教師認為體驗式作文教學存在設計難度較高,難以把控教學時間,以及體驗式作文教學對于改善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成效有限等缺陷。筆者發現,不少教師在“體驗式作文”教學過程中,對素材的引入過于簡單隨意,所創設的情境流于形式,遠離了學生的視角,忽視了學生的真實體驗,缺乏寫作指導和思維啟發,具體到學生的作文中,則表現為無從下筆、詞語匱乏,或牽強附會、胡編亂造、虛情假意等,由“寫作文”完全變成了“想作文”。
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開展體驗式教學策略研究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體驗式作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感受生活,同時還可以從情境、閱讀、思維等方面入手,鍛煉對周圍世界的理解能力,并把感受和感悟融入作文中去。
1.閱讀為體驗式作文蓄力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語言、心理、情感活動,同時它與作文可謂是“唇齒相依”,不可分割。沒有了閱讀,寫作就如無源之水,必將枯竭。對于低年級學生,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體驗閱讀的快樂,不斷鼓勵學生去閱讀、積累寫作的間接經驗,鼓勵學生養成做閱讀筆記的好習慣,注重班級良好閱讀氛圍的營造,從而激發學生愛上閱讀的內部動機。比如:每日早讀時間,教師帶著學生閱讀,做好重點人物、優美詞句以及精彩片段的講解工作,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享受閱讀的樂趣,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推薦合適的閱讀書本,每周設定一個閱讀日,讓學生在書海里暢游,充實自己。同時讓學生分享摘抄記錄本與閱讀經驗,建立班級“閱讀書庫”等。閱讀是一種吸收,寫作就是一種釋放?!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熏陶和培養語感?!备哔|量的知識儲備,能給學生寫作建立一個良好的素材庫,有了一定的寫作認知結構和寫作方法的把握才能讓學生進行更好的再創造。
2.情境感受為體驗式作文提質
岡察洛夫說:“我只能寫我體驗過的東西,我思考過和感覺過的東西,總而言之,我寫我自己的生活,和與之成長起來的東西。”寫作需要真實情感作為支撐,才能避免無從下筆、詞語匱乏,或牽強附會、胡編亂造、虛情假意等,而情感是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主觀體驗。寫作教學應當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這一切都離不開體驗。展開體驗式教學,能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寫作興趣。
體驗式作文走進生活情境,讓百態的生活觸動學生的筆尖。在整個小學時期,兒童對有關具體事實和經驗的知識比較有趣。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主觀體驗,切實參與整個體驗過程,并且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才會激起學習的興趣,在外部學習動機的刺激下,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會逐漸濃厚,不再是把“寫作文”變成“想作文”。例如,教師把生活情境搬進課堂,給學生最直觀的情境體驗。我曾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回憶泡茶的過程,并且要求他們當場動筆寫作,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寫出來的就是泡茶的整個流程,并沒有過多生動的內容,而且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卻一直不敢動筆。第二節課,我帶來一個漂亮的玻璃茶杯、一包茶葉、一壺開水。孩子們見狀立刻炸開了鍋,對這次泡茶充滿了期待,我小心翼翼把沸騰的水倒進茶杯中,茶葉在沸水中翻滾,孩子們便觀察其中茶葉的變化?!八駛€調皮的孩子,在杯子里翻轉著?!薄翱炜矗枞~在水中像開花一樣在慢慢地散開?!薄拔矣X得更像一個穿裙子的小姑娘。”真實的情境體驗,讓學生筆尖的文字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成功的情境體驗讓他們不再畏懼寫作,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教師要鼓勵他們用心體驗、觀察這百態的生活,把自己的感受帶入作文中。有了真實情感作為支撐,學生的寫作才會得以提高。不僅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能讓學生積累各種寫作素材,同時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真、善、美,寫作就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例如,調皮可愛的小動物、拿到糖果的小朋友臉上幸福的笑容、辛勤勞作回家后仍然忙碌的父母、同學之間小秘密等。
體驗式作文走進大自然,讓天然的美麗裝飾學生的筆尖。在小學階段,二年級語文景色的看圖寫話,三年級《秋天的雨》《美麗的小興安嶺》等課文的安排,習作內容涉及自己喜愛的植物、家鄉的美麗景色。課程的編排提示教師,大自然是美的源泉,蘊藏著無數的寫作素材,它千姿百態、絢麗多彩、和諧統一。無比壯觀的宇宙、藍天白云、皓月繁星、翠竹秀木、叮咚泉水只有與它親密的接觸才能讓學生的筆尖生輝。作為農村的學生,必然占有著最大的教學資源,教師只需帶上學生,走出教室,投入大自然,讓學生盡情與大自然對話,作文就會自然生動有趣。春光普照時,帶上學生踏青。油菜花間的蜂飛蝶舞,引得孩子們興奮不已,“陽光撒在油菜花上,一陣微風吹來,金黃的油菜花與蝴蝶姑娘在跳舞,蜜蜂在花間嗡嗡嗡地輕聲歌唱。”滿樹的桃花在學生筆尖也各不相同,“圓圓的花骨朵,害羞地包得緊緊的,只露出一點點紅色的小嘴唇?!薄坝袃啥溟_得正旺的桃花,聽春姑娘講了個笑話,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牙齒——花蕊?!碑斏讲璩槟垩繒r,讓學生挎籃前往,嬌嫩的茶葉在孩子們指間留下的清香,揮灑著的汗水,也讓學生明白看似不起眼的茶葉,竟也來之不易。好奇的學生,還會在作文中追問:“人們是怎么樣把嫩綠的茶尖變成黑色的干茶呢?”神奇的大自然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有了足夠的情境體驗,無需教師教授過多的寫作技巧,學生在寫作時自然地注入自己獨特的感受,再也不會出現千篇一律空洞的作文,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個小小新奇世界的映射。體驗式作文讓學生嘗到了寫作的樂趣,他們便會在稻谷成熟時,落葉飛舞時,電閃雷鳴時用心觀察體會,大自然是一本最優秀的讀物,有了直觀經驗的積累,激發寫作靈感,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寫作的畫面感變得更強,筆尖才會很自然地流淌出沁人心脾的佳作。
體驗式作文走進校園,讓多彩的課外活動打開學生的激情。校園是學生生活和成長的地方。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施行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涉及范圍有社會實踐活動、文學藝術活動、體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獲得知識,培養高尚的情操。學生參與的每一個高質量的課外活動,都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例如讓人緊張而又興奮的演講比賽;懷著崇敬心情去給烈士們掃墓的活動;能讓學生團結一致的,增強集體榮譽感的拔河比賽、課間操比賽;給父母洗腳的感恩活動等,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受到教育,遠超于課堂內的教學。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揮灑自己的汗水,寫作的源泉被激活,教師稍加指點,哪怕寫作根底再薄的學生也能洋洋灑灑地寫出自己在活動中的那種高興、激動、緊張、沮喪的人生百味。
3.在批注總結中強化體驗式寫作
當寫作教學乘上“體驗式”這艘帆船,再加上閱讀積累這股東風,學生的寫作欲望被徹底激發,他們把所聞、所見、所感很自然地流露于筆尖。習作完成后,教師應該注重賞識教育,這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而且較高的教學評價能夠給學生心理上的滿足與鼓舞,可以激發他們向更高努力的積極性,推動和鼓舞學生進一步向前發展。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處,哪怕是一字、一詞只要用得恰到好處,都要給予激勵與表揚。懂得尊重個體差異性,容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對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還要給予切實的幫助。除了師評,還可采取生生互評。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習作評價中,把自己覺得寫得好的內容讀給學生聽,培養學生之間的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
總之,體驗式作文的教學策略,通過以學生為主體,深化和加強學生的參與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效地破解了小學低年級學生習作“言之無物”的窘境,從而讓學生寫出比較完美的、富有真情實感的、能反映生活的生動文章。
參考文獻:
[1]劉龍婷.小學生體驗式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6(15).
[2]楊會敏.體驗式作文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袁娟(1987.10—),女,湖南桃江人,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