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清
摘 要:在小學低年段語文教學活動中,識字教學是較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作為后續語文學習的基礎,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也逐漸演變成相關研究領域的重點課題。就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識字返生率高的現象較為嚴重,整個識字教學的質量不容樂觀。基于此,就學生識字教學的方法與思路進行分析,以期為低年段的語文識字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返生率;教學方法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后續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重要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低年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出的具體要求,一線教師在關注學生識字量的同時,更應當重視其多元識字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低年段學生的識字量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其學習有效的識字方法,降低識字任務的難度,成為教學實踐的一大挑戰。
一、識字教學的目標與現狀
1.識字教學的目標
漢字是一種較為重要的語素文字,與拼音文字相比,漢字的教學存在諸多的困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教學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首要環節,而識字、寫字又是學生進行閱讀與寫作的重要基礎,其教學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現有的教學經驗,早識字,多識字,有利于學生極早進入漢字閱讀、寫作階段,進而為學生打開一個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從這一層面來講,低年段的語文識字教學,對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思維的發展等皆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基于上述分析,在識字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識字、用字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是整個教學實踐的重要目標。此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及《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還對小學各個階段的識字量進行了明確規定,面對如此艱巨的識字學習任務,如何讓學生在保持對識字的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是教學方法設計與教學方案制定過程中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2.識字教學現狀
在低年段語文教學中,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以部編版教材為例,教材中的課文大多篇幅短小、圖文并茂,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可謂是集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而教材編排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識字的連續性(即某一教學單元中,需要學生掌握的生字或者生詞將在課文中多次出現)。換言之,教材中的課文為識字教學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但在低年段學生的教學實踐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識字返生率高這一問題仍然較為嚴重。進一步分析發現,過于注重教學的目標,忽略了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的設計,或者過分依賴機械記憶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識字教學的質量。如在教學實踐中,有部分教師會如此安排:一個課時識字,一個課時講解課文。此種安排方式會孤立識字環節,進而使得識字環節脫離相應的語言環境。綜合相關的文獻資料與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現階段低年段語文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幾類:(1)教師缺乏必備的漢字學知識與識字教學方法、理念;(2)教師對學生的認知特點、認知規律認識不清。鑒于此,要降低學生的識字返生率,應當從上述問題入手考慮,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保證識字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針對學生識字返生率高的教學方法探討
在低年段學生的識字學習中,課堂學習是其認字、識字的主要渠道,而課堂教學方案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指導。基于此,教師應當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方案設計,于設計教學階段,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認知規律,進而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搭配,為學生多元識字能力的培養服務。以語言環境的創造為例,在學習某一個生字時,引導學生于課文中找出該生詞,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環境的存在,繼而發現任何一個生字、生詞都不是孤立的,與不同的字、詞進行合理的搭配,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意思。
1.明確教學目標與內容
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學內容的制定與目標的確立,對整個教學方案設計的合理性有著直接影響。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低年段學生的識字任務為“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根據教材的編排,低年段語文教學的教材有專題識字教學課型與閱讀教學課型。鑒于此,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前,應當仔細研讀教材的內容,認真區分,并根據教學目標與識字教學的具體任務,明確各個環節的教學任務。如閱讀教學課型的教學,應當將課文閱讀、生字與生詞的識別與記憶、語言的積累等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的識字學習能夠真正為后續的閱讀與寫作服務,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生字、生詞。
2.設計多元化教學策略與方式
從合理設計課堂教學方案的角度考慮,認清各種識字策略的優勢,繼而合理應用,對整個教學方案的設計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在現有的教學活動中,隨文識字、對比識字、同類識字、字謎識字、游戲識字、圖解識字等是較為常用的識字策略。以對比識字為例,在進行某一生字的教學時,采取增加、減少或者變換偏旁部首的方式,組合成新的文字,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并為學生的思維發展以及文字的積累等創造有利條件。如在進行“申”字的學習時,可與“神”“審”“嬸”等字進行對比學習,并通過組詞搭配等加深印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字謎識字與游戲識字應當是最能激發其學習興趣的識字方法,如設計“兩人擠過獨木橋(叢)”“過去一寸來一尺(遲)”等字謎,或者組織相應的識字游戲,可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但此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識字的效率不高等,且過分依賴此種方式,會使整個教學課堂過于“單一”,繼而影響到字謎識字、游戲識字的應用效果。此外,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多媒體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思路得到了發展與實踐,隨后,互聯網技術與移動終端的支持以及微課等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為教學領域帶來了新的教學思路。一線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設計時,可考慮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引入微課教學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識字課堂教學的多元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增強學生對生字、生詞的理解與記憶,降低識字返生率。
3.創設語言情境
在識字教學領域,看圖學文是最原始也是最直觀的教學方式之一,即便是當下的教學實踐中,圖文結合的識字策略仍然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低年段語文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圖與閱讀材料,為學生的圖文結合識字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此外,看圖識別蔬菜、兒歌中識字等活動,也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重要憑借,得到了一線教師的青睞。從既往的教學實踐來看,于圖文結合中學習生字、生詞,以圖文并重的形式開展識字教學,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左右腦,進而使其投入聯想思辨的、形象的、有趣味的學習氛圍之中。但歸根結底,圖文結合式教學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語言情境教學,圍繞語言情境的創設,建立多條教學思路,可有效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降低學生的識字返生率。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的要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教學任務要求的生字、生詞,還需要讓學生真正喜歡漢語學習,進而有主動進行生字、生詞學習的意愿。從這一層面來講,在創設語言情境時,應當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語言發展需求等內容,以豐富、恰當、有效等為原則,盡可能通過各種游戲、教學素材以及活動等載體,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以部編版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為例,在進行教學時,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并向學生提問:同學們,這些圖片上描繪的東西是什么呀?由提出疑問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隨后,對“井”的概念做一簡單的補充,并繼續進行相關生字的教學。從現階段的教學實踐來看,創設語言情境的思路較多,以字謎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促進其思維發展;以字理讓學生發現漢字的演變,繼而通過聯想的形式,將形象的圖畫與抽象的漢字符號進行聯系,增強漢字學習的趣味性;以圖文增強識字的直觀性與生動性,順勢引導學生對字意進行理解與記憶,可為今后的閱讀與寫作教學奠定重要基礎;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識字背景,亦可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識字方法的教授創造條件,繼而實現識字與用字的結合;創設游戲情境或問題情況,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又可增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一言以蔽之,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與之相符合的學習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識字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所學字詞的記憶。
4.引導學生及時鞏固
在教學實踐中,考慮到新教材對低年段學生的識字要求大幅提升,很容易出現“生字回生”的現象,教師除注重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以及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外,還應當制定有效的鞏固策略。結合低年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既往教學經驗來看,識字教學的及時鞏固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1)叮囑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讓學生意識到短文對識字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文本資源,鞏固生字;
(2)鼓勵學生多留意身邊的文字,如路邊的路牌與廣告牌、超市里的物品名稱、零食包裝袋上的文字、電影或動畫下方的字幕等,促使學生通過此種方式鞏固已學文字;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識字教學的進度,設置針對已經學習過的文字的問題或者在情境設計、游戲設計中適當滲入已學內容,進而通過字、詞的再現,對所學內容進行回顧;
(4)鼓勵學生于課下進行廣泛閱讀,并嘗試運用已學的文字,如聯系實際生活進行造句,或者組織一些較為簡單的語段,進而加深文字的理解與記憶;
(5)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學到的字、詞或者識字過程中的趣事、體會等進行分享,提高學生對識字的興趣,培養學生將識字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能力,并鞏固所學文字。
三、結語
在現階段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活動中,學生“生字回生”的現象較為普遍。各個教學單位以及一線教師應當高度重視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在掌握識字教學現狀的基礎之上,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心理特點等,通過創設識字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及時鞏固、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策略等途徑,提高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以及參與度,繼而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記憶,降低其識字返生率。
參考文獻:
[1]甘伯清.兒歌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7(6):63.
[2]王慧琦.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7(6):100.
[3]宋雅文.盤活識字路:淺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華夏教師,2017(1):73.
[4]李月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課外語文,2017(2):81.
[5]張學璽,劉士香.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如何以德育讓學生識漢字、學做人[J].中國校外教育,2017(17):1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