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爐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這首先就是人學。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興趣、思維、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要有良好的教育,離不開良好的班集體和優秀的教師,尤其班主任的工作是關鍵。作為老師要用心塑造學生,用心喚醒學生,用心教育學生,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
關鍵詞:教育;愛心;真心
教育是心與心的共鳴,是心與心的交流。記得冰心曾經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如果我們真情地投入,那么學生必以真誠回報,就會很自然地打開閘門,主動、愉快地接受教育。用心的教育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是通向學生心靈的主要渠道。所以,我認為在教育學生中,老師的“心”十分重要。
一、老師要有愛心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只有像父母一樣關心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實踐證明,“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只有用愛去關心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關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關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懂得教學生的老師,一定會真心實意地愛學生,不時釋放出迷人的師德之魂——師愛。正如李鎮西在他的素質教育探索手記——《愛心與教育》一書中提到“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有許多教學個案也證實了這一點。
二、老師對學生要真心
教育家李鎮西老師說過:“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馬超教授曾說道:“我們老師要用人格魅力征服學生。”也就是說,老師的品格、知識、能力、情感等個人的綜合素質和人格力量吸引著學生。我們老師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感化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我校有位從外地來的張老師,她視學生為子女,是我們的榜樣、楷模。記得在一個寒冷的傍晚,天已黑,張老師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電話聲,原來是一位家長因孩子還沒回家而打來了焦急的電話。這時,張老師正為上晚自修夜歸的女兒準備晚飯。她一聽急了,馬上放下手里的活,連忙跑回學校,看看學校的孩子都走了沒有。回到學校見校門緊閉,她連忙拿起通訊本,一個挨一個地接著打,問孩子是否在其他同學家玩。最后,電話全打完了,就剩下幾個外來借讀的學生沒安裝家庭電話了,都是父母在外工作的,電話聯系不上。于是她又根據地址一家接一家去找。在漆黑的路上,她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冒著寒風,頂著牛毛細雨,最終在學校附近的小商店找到了還沒歸家的小風。他因為貪玩,和幾個高年級的同學打卡片而樂得忘了時間。張老師把孩子送回家,并教育他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把握好時間,如果要晚歸,一定要打電話通知家長,免得家長擔心。張老師真心的付出感動了孩子,孩子也答應老師會改正。此后,孩子不但準時回家,還認真完成好作業。一位老師的真心喚醒的是孩子的守紀之心,這不是現代班主任夢寐以求的效果嗎?
三、老師要有寬容心
現在的學生的自尊心都是極強的,犯了錯誤,還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他犯錯了,就認定他是一個壞學生,對其批評。我們要充分尊重和關愛他們,循循善誘,以寬容之心進行教育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使其親其師,信其道,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有一天早上,我一走進校門,就看見小民的媽媽在那等著了。通過交談,我才知道原來小民在家里偷了兩百塊。他的爸爸問了以后沒有結果。所以到學校請老師幫忙。下課,我把他帶到心理咨詢室,單獨跟他聊。我先是倒了一杯水給他喝,并請他坐下,接著對他一直以來在班里的表現給予肯定和表揚。然后跟他聊“誠實孩子”這一敏感話題時,他的臉一下子變紅了。我知道已經觸到他的痛處,于是,我趁熱打鐵,“你今天的事老師已經知道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問自取為偷也,哪怕是自己家的,只要沒經過家長同意都是不對的。不要以為這是小事,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見他不出聲,我又語重心長地說:“優秀的學生是知錯能改的!”小民深深地低下了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堅定地說:“老師,我知道該怎樣做了,回家一定向媽媽承認錯誤,今后做一個文明誠實的好學生!”之后他媽媽打來電話告訴我,小民回到家已經主動承認了錯誤,也講明了緣由。了解了真相后,我對小民的媽媽說,孩子看到新奇的東西想買是很正常的。一定要多留心,巧妙引導,把孩子不良的行為消滅在萌芽中,我們要用寬容心來換取孩子的信任。只有在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的情況下,才能與他們交流,才能避免他們誤入歧途。
四、老師要有賞識之心
曾有一名叫文×的學生,他的學習成績不理想,上課不但經常違反紀律,平常還經常在班上欺負他人,很多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他。但是他的活動能力很強,春節村里的醒獅隊他是能手。于是我就讓他來擔任班里的體育委員,但是他不肯。我找他談話后才知道其認為自己成績差并且紀律不好,老師和同學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他就沒有信心擔任。聽后,我給他講了一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故事,分析了原因和他的能力。他聽后思考了片刻便不好意思地答應了。開始時,同學們對他仍有保留,甚至議論紛紛,所以他認為自己做得不好,準備向我“辭職”。針對這一情況,我先做他的思想工作,之后一旦集隊、傳領操都讓他組織,對他做得好的地方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不足的地方,親自指導,結果得到驚人的效果。同學們現在都很聽他的指揮,隊伍總是整整齊齊的,他高興極了。終于肯定自己的能力,也充滿了信心,學習成績也大大提高。
因此,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應該善于發現和賞識學生各方面的才能,使學生發揮潛能,從而增強他的自信心,給后進生一個展示才能的天地。
教育工作細小而繁重。要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那就要求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心”,用心去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銀,只要你的心。”所以我們教師要學會“用心”,讓他們在彼此碰撞中產生火花,在心心相印中產生共鳴,在共鳴中進步。
參考文獻:
[1]吳增強.學校心理輔導研究[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2]李湘蓉,李晶.班主任工作新探:《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薛忠英,馬凌濤.小學班主任工作[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6.
[4]李鎮西.愛心與教育:素質教育探索手記[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