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重要的階段。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網絡技術和媒體技術的快速普及,使得學生能夠很方便地了解這個世界,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和風氣,對小學生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實施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培養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適當滲透德育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也是簡單有效、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教學
小學語文是重要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學到基礎的漢語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等。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較豐富,教師可以利用學科優勢,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地滲透德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高尚思想品德素質,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以后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有益無害的。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重要作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生的德育被放到了優先發展的位置,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施德育滲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加強小學生德育的效果,使得學生能夠早日建立正確的“三觀”,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綜合素質,并在日常生活中發揮積極影響。其二,能夠幫助語文教師深層次地對語文教材進行充分挖掘和理解,將蘊含其中的德育思想及時運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和效果[1]。
二、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現狀分析
1.忽視了德育的滲透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只關注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教學中只是讀書、識字、寫作,而忽視了相關的德育,即使有德育,也只是口頭的幾句叮囑而已,缺乏深層的內涵教育。
2.德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在小學語文中實施德育滲透教育,由于深受傳統德育思想的影響較重,對學生的德育往往只側重政治功能,例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民族的自豪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等,而對學生個性方面的培養則不夠重視,例如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挫折教育及吃苦耐勞等方面的教育還遠遠不夠或者是缺失。
三、小學語文教育中實施德育滲透教育的優化措施分析
1.結合語文教材內容實施德育滲透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主要依靠語文教材的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要結合語文教材內容[2]。其一,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使學生能夠完成基本語文知識的學習,在此基礎之上,教師深挖德育教學的內容,并對學生恰當實施德育滲透教育。其二,語文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教學中,還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引申,結合教材中的優秀人物和事件,綜合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心理特點,對他們開展德育,通過對德育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和解讀,使得學生心靈受到深刻感染和觸動,并潛移默化地發揮榜樣的作用,在心里給自己暗示,向這些模范人物學習,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2.結合寫作教學實施德育滲透教育
寫作能力是語言學習需要重點培養的一種能力。在語文教育中,寫作占有很大的分量。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由于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有限,表達上也比較直接,有什么想法都會直接說出來。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育中,可以適當滲透德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正確地分辨是非善惡,并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品質,在寫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還有助于正確把握寫作的方向。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這樣的意識,就是文章表達的思想代表著作者的思想覺悟,一個人品德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在文章的思想內容上。只有樹立高尚的品德,才能寫出高品質的文章[3]。
3.結合課外教學實施德育滲透教育
在課外教學中實施滲透教育也是很好的方法,課外教學主要包括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兩種方式。其一,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多閱讀課外書籍,并適當地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課外閱讀書目,通過閱讀一些積極向上的書籍,讓學生在閱讀中接受德育。其二,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教師要提前對活動的主題和內容進行設計和安排,讓他們多參與一些積極的、正能量的課外活動,在玩耍中也能接受到德育。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中開展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要積極實施德育滲透教育,利用語文學科優勢,在開展語文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也適當地將德育融合進去,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參考文獻:
[1]張萍.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北方音樂,2018,38(23):210,212.
[2]王德娟.論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7.
[3]王明葉.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學周刊,2018(29):143-144.
作者簡介:王成嫻(1989.12—),女,漢族,甘肅蘭州人,蘭州新區中川鎮華家井小學,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