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峰
摘 要:語文作為一種溝通方式的基礎,是整個學科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它關系到所有學科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閱讀能力等等。可以說,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所有的學科成績,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F階段,提高語文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很大部分在于與教師的溝通方式、溝通效果的不協調。所以,現階段很大部分需要提高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就話語溝通對學習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從學習、教學等方面闡述了話語溝通是很重要的,從而提出一些方案和辦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老師的教學成績。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話語溝通
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自說自話,而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這是活躍課堂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對于構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既能拉近師生關系,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所需所求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又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話語溝通對于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1.激發學生積極性
小學階段是一個成長的初級階段,無論是學生的思想,還是學生的學習習慣都還未成型,缺少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與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相比,會更加依賴老師的觀點和看法,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將深深地影響學生。小學是引進門、打基礎的一個時段,只有在小學時候做好基礎工作,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成長。然而,話語溝通是從語言、外在上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從最直觀上感受教學內容的有趣性,能夠從根本上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和積極性。
2.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傳統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嚴肅比較高大的形象,學生會感到很強的壓迫感和距離感。但在教育中加入話語溝通,就會使學生放下警惕感,拉近師生關系,變上下級關系為平級關系,使學生在一個非常友好和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
與傳統意義上的教育不同,應當轉變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合作,避免老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話語溝通是從根本上避免了這樣的情況發生,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成果,使學習模式更加多樣化,讓學生更能接受和理解。
二、如何提高語文教學中的話語溝通能力
1.創設科學和合理的話語溝通情景
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應當摒除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擺脫束縛和框架,以先進的教學方式為現階段的教學方法,重視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合理的溝通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要合理利用,主動為學生的課堂設置得更加有趣、有調動性。對學生來說,可以利用這樣的環節和情景,抓緊時間與老師溝通,了解老師對于課堂的預計和對學生的期望,主動提高自己素質和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師生討論環節
在課堂上,教師應加強對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感培訓的學習。另外,在生活和教育中,我用自己最真實的反應和感情來熏染學生、影響學生。在語言課上,我以更靠近學生的方式進行教授,而不是照本宣科和高高在上。傳授者應增強與學生的互相交流,接受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并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從長遠來看,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將變得積極樂觀,將會主動參與到討論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學習生活更好地進行理解和運用。
3.通過課堂提問實現師生話語溝通
課堂提問是現實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交流方式,也是傳統教育理念上用得最多的溝通方式。雖然老師在運用這個方面已然特別流暢,但如何提問、怎么提問、提問什么變得至關重要。這個課題值得老師們進行探究。老師在課堂設計的時候,對于在什么時候提問、提問什么都應該進行一定的設想和構思,要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也要起到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目的。在課堂上,老師要按照課程進度進行一定的變更和改變,以便課程完好地結束。在課后,老師可以進行一定的反思和總結,對于課上有哪些地方可以再提問、有哪些地方可以再更改,通過總結讓課程更加完善,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4.運用溝通技巧提高話語溝通質量
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話語溝通實施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溝通技巧,教師在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應該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應該充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避免溝通的不合理性。同時教師也應該在話語溝通中將對學生的引導工作落到實處,啟發學生去思考,并在溝通結束之后對相關的內容和結論進行總結,讓學生完善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想法和認識,進而提高話語溝通的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屬于課堂藝術,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及豐富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均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增加師生討論環節、課堂提問和運用溝通技巧等方式,實現話語溝通,進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王秋蓮.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新課程,2014(28):384-385.
[2]向大娟.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新課程,2016(28):173-174.
[3]朱艷峰,劉長菊.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426-428.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