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雪
摘 要: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育過程中,還需要讓學生學會做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也要結合具體的教材教學目標等各方面內容,有效滲透一些德育,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提高學生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探究小學數學課堂中德育滲透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德育滲透;策略
德育是進行素質教育培養的靈魂,那進行數學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學會一些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還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加強學生的智力發展。教師要具體結合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特點,將德育有效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
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內容,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而使數學知識逐漸生活化,使學生可以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內容時,可以為學生介紹服裝“均碼”的意思,使學生能夠理解均碼中涉及到的平均數與眾數之間的內涵。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為學生普及一些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數學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探索欲,不斷豐富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數學教材中也涉及了我國歷史上的一些文化以及科學成就,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可以多為學生講解一些數學家的生平,數學家所作出的貢獻,在為學生普及相關內容時,也可以使學生受到影響,逐漸培養自身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精神。不然教師也要對學生做好針對性的鼓勵,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踏踏實實學習,對我國的文化有一定的自信心,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進而使學生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
二、結合教材滲透德育
數學知識大多都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僅要使學生能夠解答試卷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靈活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最重要的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應用各種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使數學知識能夠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起來。例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新年歷,同時用不同的顏色圖案將重大的日子表現出來,如國慶節、教師節、勞動節等。可以將優秀的新年歷粘貼在教室的墻上,供大家欣賞使用,在此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要結合實際內容,為學生滲透一些有關的德育,比如在學折線統計圖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羅列出我國金牌獲得的數據,從而讓學生繪制折線圖,使學生明白我國已經成為了一個體育強國,另外教師也要教育學生要正確對待體育,要熱愛體育,要不斷進行身體鍛煉,要全面發展,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
三、加強課內實踐活動與課外相結合
因為數學知識相對來說理論化較強,為了能夠加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可以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那么就應該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動手技能。例如可以組織一些折一折、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動,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應該多組織一些數學競賽、數據統計收集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才能以及創造力。教師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提高自己的思想品格,要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要熱愛學生,使自己能夠成為道德的標桿,能夠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使學生能夠向老師學習,更加熱愛生活,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堅持不懈的態度。
教師的所作所為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教師首先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這樣才能夠做到良好的榜樣作用,才能夠時時刻刻影響學生,使學生向自己學習。另外教師也應該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與其他優秀的教師進行探究與交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保證數學知識能夠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將來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秋華.讓德育之“苗”在數學課堂“開花結果”: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9):65.
[2]權坤麗.小學數學課堂德育滲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
[3]卞麗軍.數學課堂也能立德樹人: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德育滲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1):105.
[4]何梁燕.淺談德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以蘇教版小數教材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43.
[5]王小平.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對策[J].數碼設計,2017,6(10):21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