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平
摘 要:知識源于生活,所以數學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校數學教師的職責不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學習書本知識進行指導,更重要的是利用生活化教學教會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有效培養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由此實現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當今社會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便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自新課程改革開始實施以來,小學數學的教材也隨之變得越發貼近生活,以改善過去教育與生活脫節的問題,使得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深刻貫徹了“知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由此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等。但是,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許多教師由于未能全面深刻地理解生活化教學的概念和意義,導致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對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無法構建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在教學過后仍然無法在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應對生活化教學擁有正確的認識,并注意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途徑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正確認識“生活化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生活化教學”具體是指教師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或是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感想,以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來開展教學,這是一種能讓教育充滿魅力的新形式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值得廣大教師廣泛運用的教學方式,目前已被運用于包括小學數學的諸多課堂中。當然,在具體的生活化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巧妙地將生活化情境引入課堂,通過真實情境與多種教學技巧將學生地問題意識激發出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適當引入生活化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生活化的模式,也能有效地解放學生的思想與雙手,讓學生深切感受現實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對處于數學基礎學習階段的小學生有很好的啟蒙作用。除此之外,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生活化創建時一定要注重其生活性。具體說來就是課堂教學中注重貼近生活,這樣比較有利于學生通過現實生活感悟學習的數學知識,從而深刻理解知識本身的重要價值,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探索知識的能力,為將來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二、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前文已經提到,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時,需要適當地引入相關的生活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時便可以通過情景教學來引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得學生自覺投入課堂教學中。至于情景教學的具體實施,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某一主題章節或知識點時構建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然后指引學生對該情景進行思考,以引導學生進入狀態,幫助其更好地接納該知識點。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測量”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問同學們:“大家想不想知道我們的課本有多長多寬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請學生拿出尺子來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和寬,使得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認識毫米和分米,真正實現“在做中學”。之后在此基礎上便可以教會學生輕松認識千米和噸的概念,以此幫助教師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帶領學生對測量單位擁有深刻的理解,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有效性。
三、導入生活實例,讓知識回歸生活實踐
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重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即“將知識用于生活”,所以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通過將生活實例導入課堂中,使得原本對學生來說高深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同時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深切理解問題,并思考解決方法,由此在鍛煉學生擴展思維能力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樂趣性。簡單來說就是“讓數學知識回歸生活”,不再以題海戰術作為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方法,讓學生學會聯系生活實際來解決數學問題,深入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習題,引導學生有效進行知識遷移,并在課后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環境及年齡的習題,幫助其鞏固所學知識,使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公式定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平均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老師明天要請同學們吃糖,所以從超市買回來八十顆糖果,咱們班一共有四十個人對不對,如果要公平的給大家分發糖果,那請同學們想想,你們每個人能夠分到多少課糖果?通過這樣貼近實際的問題設置鼓勵學生運用一切所學去解答,從而學會靈活思考問題,有效提升思維能力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模式因為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已經成為廣大師生所普遍接受的新型教學模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由此認識到數學的魅力,提升其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這樣豐富的體驗性教學,能夠最大程度地在樂趣中接收知識,并使得知識與實踐綜合發展,從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與綜合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終為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做奠基。
參考文獻:
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4):144-14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