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英
【摘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在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中來實踐,閱讀和寫作考查的都是學生的綜合語文功底,從培養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學生通過閱讀和寫作,可以增強語感,提高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可以將零散的語文知識整合在一起,變成實際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溝通交流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核心素養 閱讀與寫作
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要重點培養學生熟練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對學生閱讀習慣培養和寫作能力訓練方面來加強核心素養的教育。閱讀和寫作都對學生的語文綜合功底要求較高,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而寫作是一種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更高的方面。因此,在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中,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重點實踐的教學思路。因此從閱讀和寫作的實踐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重點開展。
一、教師要善于使用教材,依托教材做好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訓練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材是語文教師首先要處理的重要資源,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按照教學的思路,教材是一個重要的線索。教師只有首先研究教材,把教材的內容、重點、難點等抽離出來,并且按照一定的次序進行重新整合,才能更好的適應學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和需求。尤其每一篇課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藍本,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首先可以從引導他們閱讀課文開始,從閱讀課文中,教師通過點評和引導,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因為每篇課文都是精心選出來的,里面可全可點的學習之處是非常多的。
語文課程資源無處不在。正如教育家呂叔湘所說,“語文課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除了在課文中進行學習,教師在授課中也要充分的,把課文內容向外延展,將教材的內容進一步擴展,不管是涉及到歷史方面的資料,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文軼事,都可以充分的結合現實生活,進一步的讓學生理解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和價值。
二、從閱讀和寫作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之下,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地提高,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們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思維靈活性和思維的發散性,另一方面也要特別重視加強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訓練。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就是創新創造的基本素材,這些基本的素材不具備,學生發散思維再強也是毫無依托,也無法變成真正的創新作品。因此,要用科學的思維開展創新教育,要從對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中,有計劃有步驟的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1.從閱讀和寫作中打好基本功
說到學生的閱讀水平,很多的初中學生閱讀水平是偏低的,沒有達到現有初中階段應該具備的水平,之所以閱讀水平較低,很多還在于學生所具備的語言文字的功底較弱。學生基礎沒有打牢,該認識的字不認識,該學習的表達方式沒有學習,所以在閱讀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阻礙,從而半途而廢。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基礎功底不可忽視。當然,相對于小學階段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在大量地閱讀中,反復地閱讀中去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底,這是可以做到的。另外從寫作訓練中,閱讀本身就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寫作中經常出現的一些低端錯誤,例如,錯別字、病句等,都可以從閱讀的過程中獲益,從而得到改善。因此,創新創造的基礎,也就是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底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逐漸地提高。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創造的另一個重要培養方面,就是引導學生形成發散創新思維。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現代教育需要提倡的,也是廣大語文教師近些年來一直在堅持鼓勵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時候,既要向學生傳授常規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掌握一般的篇章結構的設計方式和語言文字基本的語法。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不落俗套,不墨守成規,創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獲得了提升。而創新思維的訓練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這是一種思考方式的訓練。而人類在來到這個世界之處,思維就是發散性的,就是非常靈活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要讓他們變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產生創新的想法和作品。
參考文獻:
[1]趙瑩瑩.語文核心素養與初中語文教學改進[D].青海師范大學,2017.
[2]石堅.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內容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