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永 張宇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在新時代,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新時代為何要如此強調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是什么樣的革命?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如何可能?相關話題仍值得深刻探討。
革命的建設性邏輯的彰顯。馬克思、恩格斯所強調的社會革命,是伴隨著生產力發展而必然出現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社會意識等層面的根本變革,其本質是社會的全方位變革,而暴力、武力、斗爭、對抗只是革命的一種方式而非全部,是特定歷史時代的方式而不是全部歷史階段都要采取的方式。革命所采取的方式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合法的”、“和平的”手段并非就不能算作革命。抓住否定性、對抗性、暴力性只是抓住了革命的表現形式,而沒有抓住革命的本質,以至于無法將革命與起義、造反甚至叛亂區分開來。
馬克思、恩格斯還把革命看作具有客觀必然性的過程,他們反對不顧歷史進程進行“革命的空談”、“制造革命”。講革命,必須尊重客觀歷史進程,不能理想化地設定,不能認為今天講革命理想,就要在制度設計上立刻實現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全部理想。對革命的過度的理想化追求、操之過急的設想其實就是空想、幻想,也并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
在新時代強調社會革命,有利于回應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本身的模糊觀念。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從事的事業一直是革命的事業,但這并不意味著革命的內容、手段、方式必須始終如一,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革命的重點任務是會發生變化的,革命的所指也是不同的。
革命革命,有“革”有“命”,只講革掉、革除、變革,不講建造、建構,只講“破”不講“立”,革命永遠只能停留在“破”的層次上;而沒有“立”起來,革命的理想也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我們可以把那種注重“破”的、以否定性、解構性為特性的革命明確稱為政治革命,它的落腳點是推翻舊制度、舊秩序、舊社會;把突出“立”的、以建設性、建構性為特性的革命明確稱為社會革命,它的落腳點是建設新制度、新秩序、新社會。
社會革命理論,不僅重申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而且又根據當代中國的實際情況、實踐經驗對其進行了豐富發展,突出了革命的“命”和“立”的方面,實現了革命從否定性邏輯、解構性邏輯到建設性邏輯、建構性邏輯的轉換。
自我革命的提出,同樣是對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豐富發展,而且還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豐富發展,經典作家更多思考的是共產黨人的革命事業,并沒有把自我革命與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屬性直接聯系起來論述。強調自我革命,有利于打破那種認為中國共產黨已經從革命黨轉化為執政黨而不再是革命黨的觀念,講清楚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成為執政黨,但其革命黨的本質并沒有變化,依然是抱有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執政黨,不能放棄革命的話語,必須將革命事業進行到底,將革命理想變成現實,只是現在要進行的革命是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以不斷自我革命推動中國的社會革命。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路。提出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理論,離不開對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歷史進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史進程的洞察。但凡有所觀察和思考的人都會認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我們需要清晰勾勒前景,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線和進路,以消除疑惑,凝聚共識。
社會革命理論實際上給改革開放進行了“定性分析”,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將會走向何方的問題。改革開放就是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全面深化改革本身就是社會革命的繼續,它所要帶來的是當代中國全方位的社會變革。社會革命的完成,實際上意味著中國從傳統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最終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這場漫長的社會革命是從推翻舊制度、舊秩序的政治革命開始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其組成部分。就此而言,我們不能割裂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政治革命也是社會革命的一部分,而且是社會革命的第一步。只是從狹義的社會革命的角度講,兩者有所區分,社會革命開始于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以及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以來的、包括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社會革命的繼續。
應該謹記的是,中國共產黨通過政治革命奪取政權,不是為了奪取政權而奪取政權,而是為了完成社會革命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推動社會革命并不容易,一定程度上要比奪取政權、推翻舊制度的政治革命更為艱難、更為漫長。現在需要努力的方向是繼續推動社會革命,不能以革命的名義否定改革開放,否定全面深化改革,將其與革命割裂開來。
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明確了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線和思路。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難題,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是突破口,具有導向性、引領性。我們應該理解,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覺醒和強大,必須源于這個國家領導力量的覺醒和強大。這個領導力量在中國無疑就是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的重要關頭,只有通過中國共產黨自身的覺醒和強大,勇于自我革命才能破除當前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矛盾,才能推動中國社會革命的完成。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既是社會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進行好社會革命的前提條件。沒有中國共產黨本身的自我革命,就不可能進行好社會革命,就不可能有社會革命的最終成功。
自我革命的可行性與現實性。自我革命就是自己對自己的革命,就是自上而下主動的自我革新。強調自我革命,彰顯的是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革命政黨的自覺性。一個革命黨,只革別人的命,不敢革自己的命,不是徹底的革命黨,也不可能領導好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如果沒有自我革命的擔當和勇氣,還停留在對以前輝煌的回憶中,還停留在改革開放后形成的新的條條框框、部門利益格局中,不追求思想解放,不克服利益掣肘,就可能會被歷史潮流與發展趨勢所吞沒。就此而言,自我革命不僅是主觀的追求,不僅是高度的自覺,還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必然之舉。人類社會在發展,中國社會在進步,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大黨,必然要自我革命。
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是自我從嚴與外在監督相結合的革命。自我革命要做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但并不只是靠自我、自覺、自主,也靠法律、制度、紀律、規矩、監督。很多人長期以來存在著這樣的誤解,認為中國共產黨人過于注重革命,對法治并不看重。實際上,社會革命與法治具有兼容性,民主與法治正是社會革命的題中之義。講自我革命,也強調法治,強調黨規嚴于國法,著力于完善黨內法規,完善監督制度。
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需要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如果覺得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是黨組織的事情,和黨員個體無關,和社會個體無關,那自我革命就會失去內在的驅動力,就注定不會成功。偉大社會革命、執政黨的自我革命,是考驗改革者和革命者是否擁有智慧、勇氣的大事,也是考驗一個國家所有社會成員參與熱情和行動能力的大事。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與每個黨員、甚至與每個中國人息息相關,黨員干部、人民群眾的個體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來推進這一自我革命,并借以推進社會革命。
最后要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以不斷的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是一個不斷推進、不斷深化的漫長歷史過程。不能把自我革命理解為采取運動方式很快就能夠實現的過程,那些認為革命可以一蹴而就的“速勝論”和“運動論”是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社會革命更具有目標性,當前的目標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更具有過程性,伴隨著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全過程。進行自我革命,無論是其中人還是觀察者,都不可操之過急,需要做到既有信心又要有耐心。
(作者: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李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