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健康中國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系統而深刻地闡述了新時代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主要任務和現實路徑,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這些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容豐富、觀念新銳、內涵精深,包含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把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奮斗實踐與價值追求科學地統一起來,把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與美好愿景科學地融合起來,把建設健康中國與貫徹黨的執政理念科學地結合起來,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是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思想指南和實踐遵循。學習和運用好這些重要論述,必須把握好其中蘊含的思想精髓。
“優先發展”的戰略定位。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并明確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眱炏劝l展,就是要把發展衛生健康事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把健康優先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發展規劃中突出健康目標,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向健康傾斜,在財政投入上保障健康需求。提出優先發展戰略定位,明確了衛生健康事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健康基礎”的特殊地位,把衛生健康事業從“治病養生”的層面提升到了“富國強民”的高度,為形成“齊抓共管”格局和“跨越發展”態勢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這一戰略定位,彰顯了衛生健康事業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呼應了我們黨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健康”動力。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立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就是要努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生活需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以“全生命周期”為著眼點,切實保障人民健康權益,著力優化健康服務,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確保實現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這一理念的提出,明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由過去單純被視為衛生健康行業的“病人”轉變為了衛生健康領域的“主人”,把衛生健康事業的使命任務由過去單純的“救死扶傷”拓展到了“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彰顯了“人民至上”“健康為先”的價值取向,不僅為健康中國建設指明了方向,而且將極大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而凝聚起建設健康中國的強大力量。
健康中國的建設路徑。建設健康中國是一個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措并舉、統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五個重點,構成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科學“路線圖”。如果把健康中國比喻為一座“大廈”,在這五個方面中,普及健康生活是基礎,為健康中國建設奠定牢固基石;優化健康服務是重點,為健康中國建設立起穩定框架;完善健康保障是關鍵,為健康中國建設澆注堅實梁柱;建設健康環境是條件,為健康中國建設裝點亮麗形象;發展健康產業是支撐,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全面系統、統籌協調的發展思想,強調了在健康中國建設中要注重現實性與長遠性的統一、事業發展與產業發展的統一、科學治理與優化服務的統一、衛生健康部門主導性與人民群眾主體性的統一,形成了多管齊下的“組合拳”,是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廣闊前景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
“大衛生”“大健康”的創新思想。健康不僅包括人的身體健康,還包括精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道德的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出發,強調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按笮l生”“大健康”,就是強調要注重健康影響因素的廣泛性、社會性、整體性,努力跳出衛生看衛生,跳出健康抓健康,把健康中國建設放在全局思考,立足整體推進,放眼長遠建設。“大衛生”“大健康”的創新思想,是一種“新健康觀”,它強調要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強調健康不僅包括個人健康,更包括公共健康、環境健康;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強調堅持中西醫并舉,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強調建設健康中國涉及衛生健康、教育、環境、食品安全、社會保障、養老等諸多領域,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和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強調要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實現人民群眾共建共享;強調要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加強同“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衛生與健康領域的合作,等等。這種“新健康觀”與我們黨的新發展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我國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將極大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從勞動力要素驅動向人力資本驅動的轉變,釋放更多的“健康紅利”,增進人民福祉。
“均等化”“公益性”的發展原則。建設健康中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志和目標,也是一項造福人民群眾的社會事業和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著眼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堅持“均等化”“公益性”的發展原則?!熬然?,就是要堅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著力改變基本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狀況,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公益性”,就是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熬然薄肮嫘浴钡陌l展原則,為衛生健康事業的“定位”“定責”提供了依據,為衛生健康領域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提供了準繩,為解決人民群眾“看不起病、吃不起藥、住不起院”的問題提供了保障。這一重要原則,契合了我們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時代追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使人民群眾在衛生健康這個最現實的民生體驗中認識到自己的權益,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從而更加自覺地投身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潮。
“五大重點改革”的“設計書”。衛生健康領域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重要“分戰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靠深化改革提供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到了啃硬骨頭的攻堅期。”“要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努力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边@五大制度改革,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既著眼現代治理、又著眼優化服務,既著眼源頭管理、又著眼環境建設,既著眼現實難題、又著眼長遠發展,不僅為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了科學的“設計書”,而且將為探索醫改這一世界難題提供中國方案?!拔宕笾攸c改革”的戰略布局,貫穿了我們黨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構想,指引我們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進一步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瞄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發揚“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精神,“改”出衛生健康領域一片新氣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公正惠及全體人民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建設健康中國提供了科學的頂層設計,是推進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我們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實踐中,要深學、真用、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強化問題導向、實踐導向、需求導向,努力把準“方向盤”、牢記“任務書”、明確“路線圖”,發揚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精神,早日建成健康中國的壯美“大廈”。
(作者: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沙衛生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