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上饒縣華壇山鎮中心小學)
教師在課前撰寫導學案,雖然是建立在全面了解本班學情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設計的,但我們教師所預設的問題與學情總會有出入。故此,導學案課前發給學生時,教師就務必要求學生做到獨立自主進行學習,力求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學會要求自己把對問題思考、解決方法、疑惑點、及時做好筆記,然后通過在學習小組上,對自我獨立思考過程中所發現的好方法、或所遇到的知識難點,學會用較為規范系統的數學語言向小組同學匯報。以求得到同學的借鑒和尋求問題的解決的辦法。
如筆者在執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的分數應用題時,在自主學習板塊里就有意識地安排了一道填空題。
找出下列各題的單位“1”,說出它們的數量關系式。
學生經歷了自主學習的內容后,教師趁熱打鐵,抓住第4小題為新授中解決問題的鋪墊。


二、注重在合作探究中挖掘學生說的能力
在合作探究中是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最佳時機,但是,膽怯、畏懼是目前農村小學生的普遍心理障礙,有許多小學生會想、會做。就是怕說、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表達能力差而不敢說。針對這二種情況,我主要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一是“以點到面”,二是“由扶到放”。“以點到面”,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伯樂之眼識駿馬。
如筆者在執教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期中試卷中的一道題時,如圖1。就采用了這種方法,已知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25厘米,陰影部分的面積是481平方厘米,空白長方形的寬是9厘米,長是多少厘米?

教師一邊充分利用題中圖1的已知條件,并結合直觀形象的圖形2,一邊用啟發性語言進行有效點撥:(1)空白長方形的面積怎么求?(2)如果空白長方形的面積知道了,寬也知道了,空白的長方形的長怎么求?通過教師簡短而精巧的有效點撥,就很好地挖掘了學生說的內在潛力,學生的說就會因“疑”受阻于說而求得釋放。
我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導學案中的“達標測評”板塊中的有關習題作為培養和提升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鍛煉平臺,針對該板塊中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問題,教師可放手讓我們的學生,或行政小組長、學科代表當回“小醫生”、當回“小老師”。
如筆者在執教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整十數除法商是一、二位數時,我就有意識地安排了這樣三道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訓練題,如下面三個豎式,讓學生上臺板演:甲生:所出現的錯誤是:豎式(1)商過小,乙生:豎式(2)商的位置錯了,丙生:豎式(3)商的末尾有0忘記添了。呈現學生面前的三種錯誤情況,老師放手讓學生指出錯在哪里?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學生之間嘰嘰喳喳、氣氛熱鬧非凡,面紅耳赤的爭論,既增加了知識印象,同時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說的能力,起到了“以說督思”、“以說促學”的作用,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結合本班學情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預設好科學合理的學生探究的問題,努力為學生搭建和創設一個有可爭論、可探討、有價值的問題平臺,這樣學生之間才有交流的機會和討論價值,學生才有展示說的機會,并且要讓說起到“以說督思”“以說促學”“以說求進”的作用,這種培養學生說的能力,才是正真行之有效的,才是邁向高效課堂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