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厚偉
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三程處 江蘇 徐州 221140
井筒二期工程,由于井下永久排水系統尚未形成;因此,在巷道施工過程中,遇到地層含水層,必須采用工作面探水、預注漿的方法;本文以主、副井貫通的清理斜巷為例,著重介紹了打鉆、預注漿施工設計及實施的效果。
越南河林煤炭公司-河林煤礦-50水平以深開采投資建設工程位于越南廣寧省下龍市河林地區,設計生產能力240萬噸/年,根據礦井開拓部署和通風安全要求,設主井、副井和中央風井三個井筒。主井井筒凈直徑5.0m,井口標高+75m,井筒全深420m;副井井筒凈直徑6.5m,井口標高+75m,井筒全深405m。根據合同要求,本次主、副井貫通位于兩個井井底。
主、副井貫通巷斷面為單軌巷道:凈寬3m,凈高3.1m,采用錨網噴+混凝土聯合支護。施工長度110m,主井巷道起始軌面設計標高-344.78m(絕對標高),坡度16°下山;副井巷道起始軌面設計標高-329.78m(絕對標高)。
主、副井在井筒施工期間,分別進行了工作面探水、預注漿工作。
從目前施工情況分析,主井井底清理巷道已經施工至上山的起坡點,副井井底清理巷道也已經施工下山起坡點。主井井底清理巷道在距井中26m位置,巷道涌水量開始逐漸加大,2010年10月18日掘至距井中33m位置,炮后裂隙帶突然涌水,涌水量達18m3/h;之后施工止漿墻,并進行了注漿封堵;且隨著巷道延伸,涌水量將有增大的可能性;為確保貫通巷道安全順利施工,在主、副井貫通巷施工前必須進行探水、注漿工作。
根據井檢孔及地質報告情況推測:401.5~426m多為砂巖及砂礫巖。

表2 .1 預測地質柱狀
根據主井巷道掘進實際揭露情況來看,巷道目前位于砂礫巖層,縱向裂隙發育,裂隙開度在100~400mm,中間充填泥質物,巖石破碎,結構強度差;副井巷道掘進實際揭露情況來看,巷道目前位于砂巖層,巖石裂隙發育,巖石破碎,結構強度差。
根據主、副井井筒及相關硐室探水注漿、掘砌施工時揭露的涌水量情況,副井馬頭門水平及主井清撒硐室水平水量較大,副井水窩段及主井井底以上段水量較小。
由于該工程項目地質、水文地質資料較少,僅根據《河村煤礦-50m深開采報告》資料,利用“大井”法計算公式,預計巷道施工涌水量:

式中:
Q--井筒最大涌水量,m3/h
R--井筒影響半徑,m
r0--井筒掘進半徑,m; r0=η(a+b/4)
H--靜止水位至潛水層底板深度,m;(依據報告) H施工時的水位降深375×80%
S--井筒水位降深,m;a、b--為施工區巷道的長和寬
K--0.0577m/晝夜
S--井深384~425m,厚度41m
經計算貫通巷預計涌水量為59.62 m3/h。
由于前期進行了工作面注漿,位于井筒開口處巷道涌水量較小,但隨著巷道的延伸,涌水量不斷增加,目前巷道施工涌水主要集中在主井,涌水主要為裂隙水,出水點集中在幾條大的裂隙,目前裂隙最大涌水量為18m3/h。
在副井巷道工作面向主井方向進行下山超前探水、預注漿工作;利用地面注漿和水泥漿攪拌系統,通過井筒內敷設的一路φ50×6mm無縫鋼管作為輸漿管路,輸漿管路與注漿泵和孔口管之間用2″高壓膠管連接,將漿液壓入受注地層,從而封堵地層裂隙水。
工作面采用止漿巖柱作為注漿終壓的檔水墻。

式中:
B—止漿巖柱厚度,m
P0—注漿終壓,MPa,取16
S—巖柱斷面積,m2柱,取8.3
λ—過載系數,一般取1.1~1.2
L—巷道周邊長度,m,取10.9
[τ]—巖石允許抗剪強度,MPa,取2
經計算B=7.3m,考慮到地層裂隙等,B取15m。
故預埋孔口管的長度選取15m,然后在孔內鉆進至孔深20m,進行注漿加固,使巖柱的抗壓強度達到注漿終壓。
巷道斷面布置8個探水、注漿孔,孔深設計100m,鉆孔距井幫500mm,終孔位置距巷道輪廓線外3m。鉆孔布置斷面見圖3-1,探水鉆孔布置參數見表3.1。

表3 -1 探水鉆孔布置參數表

圖3 -1 鉆孔布置斷面圖
注漿壓力是驅動漿液在裂隙中流動、擴散、充塞、壓實的能量,是控制漿液擴散距離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施工經驗取值靜水壓的2~4倍,工作面注漿終壓取16Mpa。
注漿選用單液水泥;單液水泥漿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另摻入0.5%食鹽和0.05%三乙醇胺作為外加劑,外加劑起速凝早強作用。
漿液的注入量:

式中:
Q0—注漿段總注入量,m3
Q—每個鉆孔注入量,m3/孔
R—漿液擴散半徑,m,取4
H1—注漿段長度,m,取100
η—巖層裂(孔)隙率,取3%,
β—漿液在裂隙內的有效充填系數,取0.85
m—結石率,%,取0.85
λ—漿液消耗系數,取1.2
N—注漿孔數目,個,取8
經計算漿液注入總量為Q0=1447m3;
根據鉆孔的布置,在工作面搭設鉆機工作平臺;鉆機按設計的方位、孔徑、傾角調整好角度固定,并進行造孔;鉆機采用ZDY-1900S型液壓鉆機配50mm鉆桿及Φ133mm球齒鉆頭造孔,用壓風吹凈孔內巖粉,緊接著下入長度15m孔口管,孔口管需露出止漿巖柱0.5m;孔口管下到設定深度并距鉆孔底部留有0.2m空間,調整角度找正,并在巖面采用錨桿焊接固定;孔口管由Ф108×6mm無縫鋼管加工而成,孔口管下部車成倒竹節狀;安裝完成后,采用HBTD30-6-45FB型混凝土泵,從孔內壓入C40混凝土砂漿,從鉆孔與孔口管的環形空間流出,即埋孔口固管完成;待24小時后,掃孔至進入巖石0.2m,進行孔口管耐壓試驗;采用注漿終壓(16Mpa)進行耐壓抗滲試驗,壓水20min不漏即為合格,合格后正常鉆進,否則注漿加固孔口管直到合格為止;孔口管埋設合格后,通過埋設的孔口管對20m范圍內的巖帽進行加固,直至達到注漿終壓。
注漿孔鉆進采用ZDY-1900S型液壓鉆機配50mm鉆桿及Φ75mm球齒鉆頭造孔;注漿采用,地面注漿站和水泥攪拌系統,將地面攪拌好的漿液,通過注漿泵和井筒內敷設的管路、孔口管、鉆孔,壓入受注地層,從而封堵地層裂隙水
注漿站布置在井口附近,站內安裝XPB-90E型液壓注漿泵(最大泵壓260kg/cm2最大泵量190L/min),并設置清水池、水泥漿攪拌系統。一級攪拌池利用井口攪拌機,在井口附近砌筑二級攪拌池,采用普通Φ108彈簧管將一級攪拌池內漿液放入二級攪拌池,上料利用現有散裝水泥罐直接上料。地面注水泥漿利用一路φ50×6mm無縫鋼管作輸漿管路,輸漿管路與注漿泵和孔口管之間用2″高壓膠管連接。
單液水泥漿常用的水灰比為2:1,1.5:1,1.25:1,1:1,0.75:1,0.6:1,0.5:1,單液水泥漿配制表見表3.6.1。

表3 .6.1 單液水泥漿配制表
3.6.2 掃孔和復注
每次注漿結束后,需停止工作面造孔等工作時間不少于8小時,以便注入的水泥漿保壓凝固,之后進行掃孔復注。
3.6.3 注漿結束標準
①各注漿孔的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值,注入量小于30~40 L/min,穩定20分鐘以上。②注漿結束時,漿液的水灰比低于1:1(即1:1漿液或更?。?。③漿液的注入量基本達到設計要求。
通過40天的打鉆、注漿作業,造孔進尺2400m(掃孔進尺4800m),最大鉆孔涌水量48m3/h,共注入單液水泥漿1526m3,各項注漿標準均達到結束標準。在貫通巷施工過程結束時,巷道總涌量為1.2m3/h,堵水效率達到97.5%。